第154章奇葩习俗(1 / 1)

第二天早上,钟巧儿是在一阵吵闹中醒过来,起身出了房门,就看到杨婶和李秋瑶两姐妹,正跟她娘说话,几人脸上的表情都不好。钟巧儿走过去问过情况,才知道几人心情不愉快的缘由。

原来这里过中秋节,有到别人家菜园子里偷葱偷菜的习俗。昨晚李家和她家里的辣椒,被偷掉不少,这才引得杨氏不痛快。

钟巧儿第一次听说,这种奇葩的习俗,实在搞不懂,这样的风俗有什么意思。

见她一脸不懂的样子,李氏跟她说,如果在中秋之夜偷得别家菜园子中的葱或者其它的蔬菜,就表示她将来会嫁给一个如意郎君。俗话“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说的就是这个传统习俗。

“这么说,这天晚上,看中谁家菜园子里的好东西,就可以肆无忌惮去偷了?”

“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兴做这事。”所以他们昨晚才没想到去看着那辣椒,结果被人给钻了空子,“那些人大概是眼红,咱们家的辣椒,才借着机会,做这事。”

“被偷得厉害吗?”

“长得好的苗子,全部被偷了。”

辣椒能挣钱的事,在村里已经不是秘密,早该想到大家都眼红这些能生钱的玩意儿,可她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多人趁着过节,偷摘辣椒,真真是气死人。

“咱们家更是被偷得,几乎不剩了。”昨晚心情不错,又喝了点桂花酒,睡得沉,一点不知道外面的动静,是杨氏过来说辣椒被偷,她去后院看了一下,原本绿油油的一片,几乎秃了。

大概是她家被欺负习惯了,虽然心里气恼,却没到杨氏那般地步。

钟巧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但看到杨氏这般气恼的样子,还是宽慰道,“反正这辣椒原本只有咱们三家有,往后哪家有辣椒,那定是从咱们这里偷走的。咱们记下他们的名字,等明年中秋节的时候,换咱们去恶心他们。”

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李秋瑶也喜欢,“没错,明年咱们去这些人家菜园子里,把她家的菜全部偷走。”

听到两人有如过家家的言论,杨氏的心情总算好些了,嘴上犹愤恨不平,“日子是过出来的,不是偷一棵菜就能嫁个好夫婿,幸福过日子。那些抱着这种侥幸心思的人,这辈子一定没好日子过。”

“就是就是,偷鸡摸狗的,还想有好日子过,简直天理难容。”钟巧儿附和了一句,又问除了这个偷菜的奇葩习俗,还有没有其他习俗。

她想着在这种地方生活,还是搞清楚各种习俗的好,免得无端吃亏。

然后钟巧儿又听了,中秋求子的习俗,求子习俗表现在“照月得子”和“偷瓜得子”。中秋之夜,久婚不孕的少妇可在月照中天之际,独自坐在庭院中,让月光照耀自己。人们相信,不久,不孕的妇女就会怀孕。偷瓜得子的方法是,中秋之夜,无子的妇女可到别人的菜园中偷一个南瓜,并在南瓜上插一个红辣椒。这样无子的妇女便可喜得贵子。

这是为孕妇女自己主动求子,还有邻居送子的。,邻居偷来南瓜送给婚后不孕的女邻居的习俗。看到女邻居婚后就不怀孕,这个邻居就秘密地为她送上偷来的南瓜,这叫做送子。

这样送子的女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她们从别人家的菜园中偷来一个大南瓜,并要在南瓜上画上一个娃娃的笑脸,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南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的人将南瓜藏在女邻居的被窝中,等女邻居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南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

而被偷了南瓜的人家一早起来看到南瓜不见了便会破口大骂,如果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女人为“干妈”。

听完这奇葩习俗,钟巧儿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送子有这种说法,偷菜盼如意郎,怎么就没破口大骂的说法?”

“咱们连对象都不知道,骂了别人也不痛不痒,还浪费唇舌,有什么用?”

钟巧儿一听也是,见自己这么一打岔,杨氏的气也消了,就没继续这个话题。

杨氏还要准备,今天去城里的事,没在钟家耽搁多久,就带着两个闺女回家了。

杨氏三母女回去后,钟巧儿这才绕到屋后看辣椒,的确如李氏说的那般,被偷得几乎不剩了。种这些辣椒,本来就是为了让空间里的辣椒,过了明路而已,偷没被偷,钟巧儿倒是没多大想法。

原先碍于这么点东西,李氏不愿意这个当口,跟他们进城,如今没了这些辣椒的牵绊,她想着可以叫李氏一起去城里。

说干就干,钟巧儿当即返回厨房,跟李氏提去城里的事儿,“这次我跟大哥去江宁府,估计得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回来。三哥这边如今杨伯给他布置的学业也越发繁重,二哥那边习武的事也定下来,往后我们几个都没什么时间回来。放你一个人在家里,我们始终不大放心。跟着去城里,你还能帮着照看一下农庄里的事情,如此我在江宁府也比较放心。”

李氏不想去城里,一方面是放不下家里的东西,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去城里,会带累几个孩子。如今她最放不下心的辣椒,几乎被偷光了,又有钟巧儿这番话,觉得去城里也不错,“娘很希望能帮你做点什么,可娘会的东西少,可能帮不上忙。”

“沐姐姐会留在农庄,娘可以先跟着她学一段时间,很快就能上手的。”今后她这边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用自家人总比请的人来得放心。

最后李氏答应跟着一起进城,之前养得鸡鸭打算一并带去农庄养,至于建了一半的房子,则直接托付给李方义,让他帮着张罗。李方义自然是满口应承,叫他们不用担心,他会把房子建得好好的。安排好家里的事,又吃过午餐,一行人才赶着马车回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