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番外四】皇后(1 / 1)

前世,蒋娴!

蒋娴一直都知道家人想把她送进宫,可是皇帝没选她进宫。既然没进宫,那就安心等着父母给她找人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是她没想到父亲要的不是女儿的幸福,而是权势。父亲想把她嫁给十七王爷,因为皇上亲政压制父亲,父亲不肯放权,于是父亲就想扶持十七王爷。

“父亲。”蒋娴是偷听到那些话的,她不愿意父亲做出不忠的叛变行为,“女儿不是您称霸朝堂的棋子。”

蒋娴想要劝她父亲,可她知道她劝不了,父亲是什么人啊,那是当朝首辅,不少文臣都站在父亲这边。

“谁说的。”蒋首辅冷下脸,“这话怎么能随便说。”

“您别做表面功夫了,女儿都知道。”蒋娴不想顶撞父亲,她一直都认为父亲是一个贤臣忠臣。偶然听到父亲的计划时,她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父亲是没想要皇位,可是他想让皇帝当傀儡。

当今皇帝不肯,父亲就想换十七王爷,想要劝十七王爷谋反。什么半推半就,十七王爷被皇帝怀疑了,自然就得顺着他们的路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他的事情都无需你操心。”蒋首辅没考虑蒋娴的想法,“你就安心待嫁吧。”

“十七王爷不可能同意的。”蒋娴大声地道。

“有皇上赐婚,便可。”蒋首辅不在乎十七王爷如何想的,十七王爷还年轻,忽悠几下,只要十七王爷跟蒋娴成亲,那就由不得十七王爷了。

“女儿不愿,就是你把女儿绑过去都无用。”蒋娴反抗。

后来,皇帝询问十七王爷,十七王爷果断拒绝,还在皇帝面前说蒋首辅自视甚高,连皇族的婚姻说插手就插手。

十七王爷没想过要皇位,也防止别人推他上去。他见多了,特别是当今陛下还小的时候,就有人想让他去做那些事情,小时候胆小不敢,长大后,他越发不敢了,好好的日子不过,何必去自作自受。

蒋娴没有嫁给十七王爷,被蒋家用一定小轿子送去了庄子。

对于蒋家而言,蒋娴就是一颗不听话的废弃的棋子,要不是女儿是亲生的,蒋夫人又求情,蒋首辅早就直接弄死蒋娴了。

今生,蒋娴!

蒋娴确实想过她会进宫,也想过她会当皇后,当但选秀落选后,她就没有想法了。可是后来,她父亲逼迫皇帝,皇帝妥协了,让她当了皇后。

可是蒋娴知道这样的皇后之位到底是坐不稳的,她父亲有别的心思。身为一个臣子,天天想着让皇帝听他的,把皇帝当成傀儡,这算怎么回事,嫌弃命长了吗?

没进宫之前,不管父亲如何说,蒋娴就微笑,看上去就是应了。她知道她不能那么做,却也劝说不了父亲,父亲让她快点生下嫡子,她的嫡子就是太子。

蒋娴心想,她的儿子会是太子,但绝对不是因为父亲,而是因为她儿子是皇帝的儿子,是皇帝认可的儿子。

入宫后,蒋娴一开始不能跟皇帝说那些话,因为皇上不可能那么容易就相信她的。

贵妃江芷深得皇上信任,蒋娴明白自己这个皇后没有那么好当,太后想让她站在她那边,不可能的,她是皇后,自然得尊重皇帝的意思,太后的思维似乎有点问题。

太后总喜欢针对清和郡主,未来的摄政王妃。

蒋娴不大明白,太后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摄政王有谋反意图,几乎全后宫的人都知道太后认定摄政王功高震主,明明皇上那么信任摄政王。

在皇上亲政后,摄政王就放权,皇上能被培养得那么好,还有摄政王的功劳在里面。要是摄政王有谋反的意图,早就把皇帝弄成废物了,而不是一个懂得那么多的人。

蒋娴不认为摄政王会谋反,摄政王确实没有把全部的权力都交出来,那是因为摄政王还是朝臣,就算是普通的官员,手里都有一点权力,不可能全部都交出来的。她不懂得朝政,却相信皇帝那么聪明,会随意相信一个权力那么大的人。

她没有参与朝政,却能感觉到摄政王一点点的放权,让皇帝能稳得住。一些大事,都让皇帝在前面处理,有助于皇帝增加威信。这样的摄政王,多么好,默默地做了那么多,却还被人认为他谋反。

蒋娴反抗太后,直接对上,哪怕蒋首辅跟太后说过一些话,她都不可能站在太后那边。她没进宫之前是蒋家的人,是蒋首辅的女儿,可是入宫后,她是皇后,不可能只想着蒋家。

她有夫君,未来还有孩子,自然得顾虑她的这个家,而不是蒋家。蒋家当她是棋子,她不能当自己是棋子,而是得把自己当皇帝的妻子。

令蒋娴没想到的一点是贵妃没有跟她做对,没想着做皇后,贵妃表现得很明显,甚至还跟她交好。后来,贵妃的母族为她讨了一份圣旨,贵妃所生之子不封太子,不登帝位。

哪里有后宫的女人要这样的圣旨,更没有妃嫔的父亲要这样的圣旨,而贵妃江芷的父亲要了,贵妃还非常高兴,没有半分不乐意。

慢慢地,皇后跟皇帝说一些蒋家的事情,说她不可能站在蒋家那边,会成为一名好皇后,好妻子。再后来,她明白贵妃不仅仅是贵妃,贵妃还像是皇帝的下属,要是她这个皇后没有做好,贵妃就会管理后宫,当然,贵妃所生的孩子依旧不会成为太子,不会成为皇帝。

皇后想贵妃是一个奇女子,一个女子,没有想着丈夫的宠爱,没想着跟其他女子争夺,明明贵妃看上去大大咧咧的,贵妃还会武。然而,贵妃也有心思细腻的时候,贵妃的态度很明确,贵妃不掌管六宫,儿子也不参与那些争斗。

蒋娴没有那个魄力,她已经失去母族,母族不可能再帮衬她,她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必须想着儿子成为太子。要是她的儿子没有成为太子,日后,就算她成为太后,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哪里去。

还有一点,蒋娴以前就想着嫁给皇帝,想着生一个优秀的儿子。如今,她既然当了皇后,自然会想。

皇后是后宫之主,本就处于浪尖,她不斗,别人也会盯着她。要是皇帝不重视她这个皇帝,要是她站在蒋家那边,她迎来的只有被废,她不站在蒋家那边,不是怕被废,而是蒋家不忠。

等蒋娴怀孕,皇帝把要立她的孩子为太子的想法跟她说了,还说了蒋家的事情,一次,两次她知道,皇帝是在乎她的,否则不可能一次又一次问,那是朝政啊,后宫不得干政,皇帝没有必要跟她说这些。

她没有因此不高兴,没有觉得皇上不应该试探她。皇上统治天下,整天都有那么多麻烦事情,还得跟朝臣斗智斗勇,思考的自然得多,何况她是蒋首辅的女儿。

其实皇帝可以不相信她的,毕竟她这样的,可以假装站在皇上这边,让皇上信任她,再跟蒋家说那些事情,那样,她就是站在蒋家那边。

可是皇上没有多怀疑她,要是对她没有一点信任,就不可能让她怀孕。

皇后知道后宫其他妃嫔的女子没有这么好过,有的妃嫔侍寝后就得服用避子汤,贵妃是这样,淑妃也是这样。却没有让她喝避子汤,这本身就是对她这个皇后的尊重,皇上对她如此好,要她再有那些想法,实在是要不得。

贵妃跟她亲近,也是有皇上的意思在其中,否则她一个不得太后认可的皇后,不得娘家重视的女儿,又怎么可能稳住皇后的位置。

她怀孕了,皇帝让贵妃协理六宫,那也是为了让她好生安胎。

当母亲跟她说要小心贵妃,她没有当真,娘家的人早已经不可信,她得相信皇上。贵妃的孩子又不能成为太子,不能成为皇帝,贵妃又是皇帝的人,蒋娴不怕,要真是出事了,就当买一个教训。

事实证明,娘家确实不可信,她带进宫的人出了问题,好在发现得及时,否则等以后再后悔都来不及。

再后来,皇上处置了吴家,把淑妃变为庶人送出宫,而蒋家在两年后也倒下了。

蒋娴没有求情,哪怕蒋家人求到她的面前,她都没有松口。她不单是蒋家的女儿,还是皇后,是太子的亲娘,她不可能随意听他们的话,那是他们罪有应得,她不会像淑妃那样跪在御书房前。

她不怕别人说她冰冷无情,不怕别人说她不孝,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他们要如何说便如何说,要是皇上不信她,她怎么做都是错的,要是皇上信她,便不会认为她冰冷无情。

蒋家倒下后,她的皇后位置没有受到影响,太子的位置也没有受到影响。

直到太子长大,年过十岁时,皇帝就让太子上朝,哪怕听不明白,就站在那边听,等太子十五岁左右,皇上就开始渐渐放权给太子。

太子十八岁那年,皇帝还年轻,却禅位给太子了。

她成了太后,皇帝成了太上皇。当然,摄政王依旧没有谋反,摄政王跟摄政王妃过得很幸福。

成了太后的蒋娴也过得很幸福,她知道,道听途说没用,得亲自感受,她的夫君不是个坏的,虽然没有只宠着她一个人,但对她已经极好的了,人得知足,她不可能把日子过得像原先的太后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