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
第一节五胡概况
“汉”,承载着华夏辉煌历史并令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一个字,蕴意无穷。
星汉灿烂,汉者,银河也。古文典籍中的汉,一般就是指的银河。那么,汉,又是如何成为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汉族的族名的呢?是因为我们都是来自星星中的你吗?
显然不是。汉族中的汉,来源不是银河,而是地球上的一条河。
自秦岭南麓的陕西宁强县境内,流出一条河,东部的某一段称为汉水。汉水岸边有一个城市,因汉水而得名,称为汉中。公元前206年10月,一个老汉自一场凶险的宴会上逃脱后,被请客做东的那个人封到这里,封号为汉中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4年后,这个老汉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一跃成为一个王朝的皇帝,国号就为汉。又过了61年后,老汉的曾孙继位,开疆扩土,东征西讨,北方匈奴、南方百越、西域诸国,都称这支打来的军队为汉人。自此,汉人之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看到这儿,大家想必都知道了,那场凶险的宴会发生在咸阳郊外的鸿门,那个逃脱的老汉就是刘邦,他的以武著称的曾孙,自然就是汉武帝刘彻。汉水-汉中-汉中王-汉朝-汉军-汉人,可以说,汉族这个名字,是保家卫国、开疆扩土生生打出来的。后来,汉人又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的同袍同胞,成了现如今的汉人,成为我们伟大的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与“汉”相对应的,是“胡”。
《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匈奴单于派使者给汉朝递交国书时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看样子,这个单于对于自己被称为胡人,还挺自豪的。那么,关于“胡”字,你了解多少?我们一起来看。
“胡”字,由“古”和“月”构成。此处的“月”,实际上是“肉”字的变形,故与动物肢体、内脏等有关的字,都以月字为偏旁部首,如,腿、脚、臂、膊、腰、肾、脾、肺、肝、肠、胸、腑、胆、腔、刖等,直接以“肉”作为偏旁部首的反而很少,仅有脔、肏等几个。
值得注意的是,以“肉(月)”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月”字基本是在左或下,“月”字在右的,除了“胡”字,你还能找出其他的吗?
“胡”字的原始意思,是指成年的牛脖子上那块下垂的肉。越是年老的牛,脖子上下垂的肉越多、越明显,所以,可以从肉下垂的程度来判断牛的年龄,故在“月”字旁边加上个“古”字,“胡”字也可以引申为古老和长寿。而其他动物,如人类、猫咪等,则可以以“须”来体现年岁,也就有了“胡须”这个词。
“胡”字,后来又引申为所有野兽脖子上的肉,如,《中山狼传》中有“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这里的“胡”就是指狼嘴巴下的肉。再后来又引申为喉咙,《促织》中有“视成所畜,掩口胡卢而笑”,此处的“胡”即指喉咙。现在我们山东潍坊一代的方言,还称喉咙为“胡伦”。你要是跟这里没上过学的老年人讲“囫囵吞枣”这个成语,他们八成会跟“胡伦吞枣”混了,音完一样。
总之,“胡”字,与野兽脖子附近的肉和毛发有关。而生活在地球纬度越高地区的男人,雄性激素分泌水平越高,故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男性又大多数有大胡子。因此,汉人称少数民族为“胡”,带有蔑称的意味,胡来、胡说、胡作非为等词也应运而生。
一个人若被冠以蔑称,一般开始时会感觉到愤怒或羞辱,但慢慢的会逐渐接受,久而久之自己也就逐渐习惯了,因为,这个称呼久而久之就仅仅是个符号而已了。譬如,前面提到的自称“胡者,天之骄子也”的单于,另外还有“包黑子”、“马大脚”、“司马夹头”等。老王大学同级有个同学,绰号是“大便”,久而久之,他自己也习以为常了。
中国古代胡人的起源及分支,一直有诸多种说法,争议也颇大,主流观点:
1、匈奴(hu
)
历史上与中国农耕文明碰撞最激烈的游牧民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匈奴,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代称。
匈奴先祖是夏朝的遗民,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临近的一些白种人。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一部分内附中原,一部分后来西逃欧洲,与当地马扎尔人(Magya
)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内附中原这帮人,最终编入了曹魏政权。
匈奴人离开了,另一个民族乘虚接管了匈奴人的旧地,它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的鲜卑人。
2、东胡(乌桓、鲜卑)
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被称东胡。
还有一种说法,东胡应该是一个古阿尔泰语词(蒙古-通古斯语)Tou
g-gu(s)的音译,实际上是“通古斯”一词的异写。
秦末汉初,东胡强盛,其首领比较膨胀,不断向匈奴索要名马、美女、土地。匈奴冒顿(音“毛肚儿”)单于怒而击之,东胡人被打散,残余分为两支,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乌桓后被曹魏消灭,曹孟德的名篇《观沧海》,即是灭乌桓后豪情大发所做。自此,乌桓山便从史籍中消失了。
鲜卑山在哪里?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兴安岭北部的嘎仙洞发现了北魏祭祖时所刻的祝文,根据其文字研究,这个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因此,鲜卑山的方位,大体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南麓。
鲜卑的崛起,比较偶然。
历史上,谁活得更长,谁就更有话语权。238年,魏明帝曹叡眼见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两代人,熬死了对手诸葛亮,连跟曹操一起打天下的那群同僚都快死绝了,还精神抖擞,内心十分不是滋味儿。正好,这年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摆在曹魏政府面前。
辽东的公孙渊叛乱了。有叛乱就需要有人率军去镇压,曹叡就选定了司马懿。辽东,距离洛阳3000多里,气候又干燥寒冷,就是年轻人去个来回也得丢半条命,何况年近花甲的司马懿。曹叡的意图不可谓不阴险:最好是司马老儿平定辽东,然后,再因舟车劳顿死在班师的路上,嘿嘿……
就这样,时年59岁高龄的司马懿挂帅远征3000多里,擒斩“东北王”公孙渊,尽杀公孙一族,取得辉煌战果、统一辽东。司马懿安然班师回京,出乎曹叡的意料,然而,此战还产生了一个后果,更是出乎了曹叡、司马懿和所有人的意料。
那就是,没了汉人“东北王”公孙渊的压制,鲜卑人开始崛起、扩张,最终深刻影响了北中国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
我们在谈到东汉末年历史时,总是说魏、蜀、吴三国鼎立,其实,当时应该是四足鼎立,因为,除魏蜀吴外,还有个国家。
辽东半岛上的燕国。
燕国第一代掌门人,不是后世的慕容鲜卑,而是公孙度。公孙度,原董卓手下大将,被董卓派到辽东半岛镇守,在群雄中原逐鹿打得热闹时,辽东却俨然一片世外桃源。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创造出的世外桃源绝情谷谷主公孙止这一角色,不知是不是受了辽东公孙家族的启发。
第二代掌门人,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砍掉前来避难的袁绍儿子袁尚和袁熙的脑袋献给曹操那位狠人。三代、四代掌门人分别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恭和孙子公孙渊。
公孙氏,一家冷血分子,统治辽东期间手段强硬,当地士族、少数民族首领说杀就杀。公孙度大杀辽东世家大族,夷灭百余家;公孙康则攻占了高句丽都城、俘获了高句丽国王,迫使其迁都至丸都(今吉林集安市);公孙渊更是自封燕王(孙权最先封过其为燕王,但其不屑,还杀了吴国使者),设置百官,为鲜卑族、扶余族等少数民族首领封爵,郡内民众皆畏服不已。
公孙氏的冷血上不了热搜,却受到当时中原王朝的热烈欢迎。因为,辽东公孙氏政权虽然仅存在了50多年,但其对于三国时期中国东北边境的稳定与拓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使战国汉代以来中原政权在东北的统治得以延续,更遏制了周边少数民族力量的侵扰。如今,公孙氏被司马懿所除,直接后果就是,鲜卑人开始崛起、做大。
鲜卑,在西晋时期分为东鲜卑(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北鲜卑(有拓跋部、柔然)、西鲜卑(吐谷浑)。
(1)东鲜卑--段部、慕容部、宇文部。
段部鲜卑后被羯族人的后赵击溃,后融入中原,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一定关系。
慕容部的慕容皝创立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被氐族人苻坚的前秦消灭,皇族慕容垂投降前秦,后复国建立后燕。后来,后燕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溃。后燕慕容德成立南燕。南燕被汉人刘裕所灭。
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成为契丹族的一部分。
(2)北鲜卑--拓跋部、柔然。
鲜卑拓跋部,是成就最大的鲜卑人。代国后代拓跋珪建立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后再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长期与南朝的汉人政权对峙。
另外,还有与拓跋部同源的鲜卑秃发氏。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从塞北迁到河西,被称为河西鲜卑。秃发氏曾建立南凉,属地大约相当于今甘肃西部和宁夏的一部分。
南凉被乞伏人的西秦所灭,剩余秃发部人投奔老家人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因与拓跋氏同根同源,被赐姓“源”。
源姓渊源单一,因此,当今如果在国内碰到个姓源的人,那么你就告诉他他是鲜卑秃发氏的后裔,一般准没错。
柔然,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后与北魏拓跋氏多年对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时代背景就取于此。柔然后被突厥击败,分为南北两支,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辽)。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成为室韦人(蒙古)。
(3)西鲜卑
前燕皇帝慕容皝的哥哥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在鼎盛时期疆域辽阔,横跨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吐谷浑唐朝时期被吐蕃所灭。
现在中国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都属东胡的演化版。
3、回鹘
主体是丁零人,最先游牧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苏武牧羊的地方),后内迁。因其生活用车车轮高大,又被称为高车人。漠北人也称他们为敕勒、铁勒。
现在中国的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大部都属这一支的演化版。
4、匈奴的亲戚和奴隶们
(1)突厥,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和汉人所灭,剩余的西逃,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2)羯族,来源比较杂,有的来源于小月支、羌族,有的来源于西域、中亚等地,有白色人种的体貌特征,深目、高鼻、多须,是匈奴的一个别支或者说是匈奴的附属民族、奴隶,最终命运?比较曲折复杂,见后文。
5、肃慎
先秦称肃慎,商、周时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在汉魏时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为靺鞨(曾役属于高句丽),其后称女真、满族。今天的满族人即属这一支。
6、羌氐藏
(1)羌族,形成于现青藏高原地区,最早载于甲骨文卜辞,意指西方牧羊人(羌字本身像不像羊字?),周武王伐商纣时曾加入周武王的联军(《后汉书?西羌传》: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羌族一直生存到今天,是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2)氐族,商朝和西周时,氐族还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春秋战国时,氐族才开始以氐作为族称,但仍多以氐羌并提。后独立成族,曾经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国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氐族不是游牧民族,而是农耕民族,姓氏也皆为汉姓,汉化程度极深,所以能出现大秦天王苻坚这样的仁者之君。
(3)吐蕃,即藏族,也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4)党项,西羌族的一支,曾建立西夏,后被蒙古人灭亡。
7、杂胡
(1)铁弗,鲜卑与匈奴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
(2)乞伏,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混血后代,曾依附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前秦在淝水之战败于汉人的东晋后,乞伏背叛前秦在现在的甘肃榆中成立西秦。西秦被铁弗人赫连氏的夏国所灭。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首先对西晋挥动上帝之鞭的,是匈奴人。
第二节不想当单于的匈奴人不是个好外孙
秦汉时,匈奴与秦、汉王朝常年战争,到东汉时,匈奴内部分裂为南北两部。
北匈奴从漠北西迁,西迁的过程中战斗力极为骠悍,横扫欧洲,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这部分匈奴人最终与欧洲人融合为当今的匈牙利人。匈奴的英文名是hu
,发音“杭”,欧洲匈牙利"hu
ga
y"的英语发音“杭盖瑞”,足可证明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南匈奴则进入中原内附。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
汉化的南匈奴,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即在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
如果对河套这个地理概念没有深的印象,那么教个简单的记忆方法:小学学过地理的都知道黄河呈“几”字形,这个“几”字形的顶端是怎么形成的呢?
具体是:黄河先沿着贺兰山向北流,由于阴山阻挡再向东流,后沿着吕梁山向南流,这样,北—东—南,就形成了个“几”字形的顶端,活像个套子,故附近地区被称为“河套”。
再说南匈奴。如何对内附的南匈奴进行管理,是令汉族统治者非常头疼的问题,毕竟,这么一大帮外来人口成群的迁到中原找饭吃,得提供给方舱隔离房不说,还得给地给补助,处理不好将是个极大的社会隐患。
幸好当时的管理者,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他深思熟虑后,祭出了笼匈四字管理方针。
分而治之。
道理很简单,把他们分开,不就好管了嘛。
216年,曹孟德对南匈奴这部分外来人口进行了分化,把他们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为他们办理了中原“暂住证”,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这样,也就终结了匈奴的单于王朝。
曹操将匈奴五部各部贵族封为帅,后改称都尉,并亲切的为他们派来了汉人政治委员(司马),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匈奴人办理了中原暂住证后,逐渐改变了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转而与汉人一样,向定居的农耕文明发展。
定居,从此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犁田而食,晴耕雨读、心灯不夜。从此,这帮曾经苍凉大漠上除了放羊就是撵狼的流动逐食者,接触到了磅礴浩瀚的汉文化。
汉文化,多种哲学思想完美的融合,道家的自然、儒家的仁爱、墨家的无私、法家的严谨、佛家的奉献,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蓬勃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这对匈奴人,特别是匈奴中的贵族子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匈奴五部帅中有个叫刘豹的,被封为匈奴左部帅,居于新兴,即今山西忻州市北一带。刘豹自称是匈奴冒顿之后,因“汉高祖”刘邦曾将汉朝的宗室公主嫁给冒顿,其子孙遂姓刘。
《晋书》记载,刘豹有个儿子叫刘渊,字元海。比起老子刘豹,刘渊已是匈奴中原第二代,暂住证也变成了绿卡。当然,不同史料之间抬杠是家常便饭,《匈奴史》就认为,刘渊不是刘豹的儿子,因为他出生那年,刘豹已经七十多了。
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抬杠,史载刘渊“姿仪魁梧,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可见他们家都是祖传的大胡子,大胡子的男人往往能老蚌生珠,譬如,当今的张大胡子。
无论刘渊是不是刘豹的儿子,但刘渊这个名字,你若翻遍史料,很难找到。原因?
《晋书》的作者是唐名相房玄龄,“名犯高祖(李渊)庙讳,故称其字焉”,所以史料中见到的一般是刘元海这名字。一人成皇帝,八辈祖宗的名字都是驰名商标,不容得半点侵犯,哪怕仅是重个字。李渊的祖父叫李虎,因此,虎牢关成了武牢关,后赵皇帝石虎也成了石季龙,当然,这都是后话。
不管是叫刘渊还是刘元海,事实是,由于长期居于中原,且是在跟上层汉人们混,匈奴娃刘渊受汉文化影响极深,已基本被汉化。史载他既喜欢研究《周易》这样晦涩的哲学课本,也喜欢博览《史记》、《汉书》这样的历史课本,学习累了也喜欢翻翻《诗经》这样的诗歌课外读物,积累了丰富的汉文化知识。
匈奴娃刘渊不仅自己喜欢学习汉语课本,还经常教育其他匈奴人多读汉书: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
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文化知识,刘渊还给自己找了个好老师。此人叫崔游,上党人,即现在的山西长治市人,大名士,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丧服图,据说就是此君所撰。
刘渊继承了游牧民族人特有的彪悍身体,体貌伟岸,又受汉文化熏陶,汉胡结合,使他显得姿仪不凡、气场强大。再加上膂力过人、弓马娴熟,真是德、智、体、美、劳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深得太原诸名流的推崇。
公元265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时,匈奴小王子刘渊正作为匈奴人质的身份留在都城洛阳。后来,有个叫树几能的秃发氏鲜卑人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叛乱,起兵反晋。
有叛乱就得镇压,派谁去平叛呢?
刘渊的山西老乡、上党人李熹给司马炎出了个主意:任命刘渊为大将军,率五部匈奴西征凉州,让匈奴人与鲜卑人火拼,即可避免汉军损失,又可削弱异族势力。
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错,其实,却是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
曹孟德好不容易把匈奴人给分化成五部,你再把他们集合起来归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管,再让他们一起去打仗结成血的战斗友谊,这简直是,别人编马鞭你送牛皮—找抽。
大臣孔恂看出了其中的隐患,赶紧制止司马炎:树几能凉州造反并不可怕,可刘渊这小子若能平了凉州,干掉树几能,才是凉州真有难。他这一去,如蛟龙得云雨,绝非池中之物了。
就凭这点见识,孔恂就没白瞎他老孔家的姓。司马炎信了老孔,没让刘渊去,而是改派了三国单挑第一人文鸯去镇压。
孔恂只是坏了刘渊单独带兵的好事,接着,又出来个更狠的。
司马炎的弟弟,兼司马炎儿子司马衷的连襟,贾充的女婿、齐王司马攸,他直接劝司马炎:不除掉刘渊,咱们以后定不得安宁。
司马攸之所以如此忌惮刘渊,是因为,他无意中遇到一件令他坐立难安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