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一念之间
午后的天气突然转晴,一缕缕阳光透过乌云的间隙撒了下来,仿佛沉睡已久的天神终于意识到人间正经历一场可怕的磨难,故而用圣光抚慰人们受损的心灵。
大多数军官都选择了饭后小憩,仍旧飘荡着食物香味的车厢显得格外安静。罗根静静矗立在车厢过道的一角,神情复杂地看着窗外的景象。秋天的东北欧格外潮湿,黄褐色的土地就像吸满了水的海绵,看似平整,但不要说重型车辆,就是人踩马踏也能让它变成烂泥塘。沿途一座又一座的村镇虽然给人以死气沉沉之感,但还是能够看到一些活动的身影,而在那些以沙土碎石为主要成分的道路,自是不缺乏艰难行进的车辆和队伍:前线的胜势也意味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在明斯克战役结束后,德军的供应线实际上就已经超过了在西线作战期间的最远距离!
伴随着轻微的嗡鸣声,一群黑点的出现悄然打破了这相对安详的景象。罗根略昂起头,昔日归于自己统帅的战鹰正气势磅礴地飞向前线,上百架飞机组成的大机群阵型颇为密集,看来苏俄航空兵依然是对抗德军轰炸的主要力量,而那些性能乏善可陈的高射炮,相当一部分都损失在了从波兰到俄国腹地的撤退途中。
须臾,托比亚斯快步走到罗根身旁,非常谨慎地说:“头,大约二十分钟之后我们会在一座名为乌克斯的军用车站短暂停留!”
车窗玻璃映出的人像没有任何的表情变化,但在肉眼无法观察的内心深处,被小石子溅起的涟漪却在一圈一圈地回荡着。
冯.勃劳希奇绝非明主,这一点在罗根心中已经有了定论,但民主体制是否真的不适合战时的德国,换一位英明果断的民选总统是否会有极大的改善,独裁体制的复辟将为这幅波澜壮阔的战场画卷渲染更加艳丽的色彩,让这个强大的军事帝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还是会让它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迅速腐化堕落,亦或是因为争权夺利而出现最为糟糕的内战局面,这些问题久久缠绕在脑海中,以至于接连几天都是噩梦连连。
“头?怎么了?”兴许是见罗根的神色颇为奇怪,托比亚斯关切地小声询问。
“没什么!”罗根说这话的时候,车窗玻璃映出的人像只是嘴巴动了动,面部表情还是铁板一块,目光在这倒影与外部真实景象之间切换,竟有种坠入梦境的眩晕――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种亦幻亦真的错觉又回到了自己身上,而历史的发展早已远远偏离了早先的意识,新的陌生格局完全找不到借鉴!
过了一会儿,列车果然开始减速,冯.勒布和冯.赖歇瑙的副官出现在走廊另一边并且小声交谈着什么,他们只穿了普通的长袖制服,而车厢里虽然开了一点暖气,罗根却还是觉得有些凉意,便让托比亚斯给自己取来风衣。突然间,一名个子不高的陆军上尉神色匆匆地从通讯车厢走来,罗根虽然说不出他的名字,但几次见过他直接向勃劳希奇的副官呈送电报,心中一动,侧转过身拦住他:“上尉,什么事这么紧张?”
大概三十出头的上尉虽然停住脚步,但手里的文件夹却护得很紧,他一脸为难地回答道:
“呃……元帅,这有一份紧急密电是必须立即呈送给总统的,很抱歉……它属于最高机密!”
虽然满怀好奇并且参杂有一些忐忑成分,罗根却无法强迫对方做些什么,何况另一边的两名军官也已经注意到了这边,他只好不动声色地让出过道,看着上尉急促地朝勃劳希奇休息的包间走去。
往窗外看的托比亚斯突然低声说:“头!看啊!”
原来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列车就已经驶入了站台区,显眼处坐着一个佩戴黄色袖标的中年人,穿了一件旧款的灰色军衣,戴着短沿的旧式军帽,看上去只是一名曾在军队服役的辅助人员,整个人内敛而低落的气质也非常符合这种角色。
虽然黄色袖标并不具备唯一性,但罗根显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他对托比亚斯说:“我一会儿去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你趁机下车去,告诉他们这趟车傍晚的时候将抵达斯摩棱斯克!”
托比亚斯自然没有丝毫的犹豫――看着他离开的身影,罗根心中却又是一阵纠结。
“怎么变得跟女人一样满腹哀怨了?”一边走向勃劳希奇的休息包厢,罗根一边自嘲式地在心里问自己。
“元帅!”
或许是没有得到明确的指令,加上罗根此前一直表现得非常本分,站在包厢门口的卫兵并不阻拦,但等到罗根推门进入包厢的刹那,里面的声音一下子消失了,刚刚还在激烈讨论的元帅们连同他们的心腹助手都将目光集中到了罗根身上,那种诧异的神色可以让罗根瞬间确定自己并非他们中的“一份子”。
当然,这一点并没有让罗根感到意外,他在意的是自己所听到的只言片语,关于“海军”、“舰队”和“冲突”。
“呃……抱歉,是我太唐突了?”嘴上虽然这么说,但罗根并没有自动推出去的意思。
“咳咳,既然来了,就一起讨论吧!”勃劳希奇脸上虽然有些不悦,但终究还是没有对这位立下过特殊功勋的空军元帅表现得太过“绝情”。
在众人怪异的目光中,罗根心安理得地坐在一个相对低调的角落里,但这包厢的气氛却不再像之前那样自然。
“我认为,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陷入两线作战!毕竟如今美国对苏俄的支援还遮遮掩掩,一旦我们与美国之间进入战争状态,那么白令海峡的海上运输会更加繁忙的!”冯.克卢格元帅率先打破沉默,此言一出,罗根便也确定了主题是与远航西大西洋的德国舰队有关――孤立主义虽然长期统治美国,可一旦国家的利益受到了直接威胁,那么这个自信心和自尊心非同小可的国家会做出非常强烈的反应!
“以目前的战场形势以及苏俄东部的运输条件,我倒不觉得美国的物资供应有什么可担心的,到头来,许多战略资源反而会成为我们的战利品吧!”冯.勒布元帅不以为然的姿态,自是处于胜势的德军中非常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思想立场:一支丧失了大部分精锐的军队便如同一只折断了尖牙利爪的老虎,空有架势而无多大的威胁。至于总是在战争未分胜负之前置身事外倒买军火的美国人,相当一部分德国军人在心里还是暗自憋了一口气的,在争夺世界霸权的路途中顺便雪了上一场战争的失败之耻,何乐而不为?
元帅们轮番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有立场鲜明的,也有含糊其辞、谋求平衡的,倒是勃劳希奇的一番话让罗根颇有些意外:
“从当今的世界格局来看,拥有强大海空军实力的日本军队正在太平洋积极扩张势力,他们的举动本可以牵制美国海军的相当一部分兵力,迫使美国在东西两个方向都采取收缩防御的战略,这对我们巩固欧洲、地中海以及非洲的战略是非常理想的。我个人始终认为,对美国政府炫耀武力固然可取,但不宜过于强硬,更不能与美国海军发生直接冲突。否则的话,我们在大西洋和美军展开一场意义并不明显的战争,白白给了日本军队大幅扩张势力的空间,这是得不偿失的!”
这时候,罗根心中很是纳闷:既然你总统都觉得现在不该把美国佬给逼急了,为什么还要组织一支相当强悍的舰队远赴西大西洋炫耀武力?不论站在国际战略还是军事技术的角度来看,被美国政府扣留的英国舰艇都不值得新的大西洋之战过早爆发!
“如果大家没有新的什么想法,我建议还是向海军司令部发报,请雷德尔元帅尽力约束舰队官兵,从战略高度保持相应克制!”勃劳希奇在众人身上扫了一圈,唯独跳过了罗根。
持各种观点的元帅们均以沉默做出回应,如此局面不免让罗根大为感慨:这些精于陆战的将领们不仅自认缺乏海军常识,对于雷德尔在海军的绝对统治地位也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以至于对海军的战略决策和具体行动失去了直接指挥权――若是自己能够耐住性子在空军总司令的位置上多呆上几年,逐步建立起效忠自己的指挥体系,想必也能够赢得相当的地位。与此同时,他也对勃劳希奇和陆军元帅们构成的国家最高权力层有了更为深入的看法:这群在纯军事方面颇有才干的将领们治理国家却是相当平庸的,他们虽不至于迅速毁掉一个空前强大的军事强国,但对它的长远发展却并没有太多的益处。站在历史的客观角度,一个铁腕治国的明君,仍然要比一群仅仅是尽职尽责的所谓民主人士强得多。
重新回到过道的时候,列车已经重新启动。罗根很快得到了托比亚斯的报告: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