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户条约》(1 / 1)

倭国炮的口径太小,武装朱印船的火力还不如大明的赶缯船和二号福船,更加吃不消“红旗军”战船的重炮打击。

九鬼嘉隆时代倭国人引以为荣的铁甲大战船在此次海战中就是个笑话,由于船速慢炮火射程不够,完全成为了海上标靶。

大明水师没有刻意全歼倭国水师,也没有夺取倭国铁甲战船的意图,因为那东西根本无法航行几千里到达虎穴港,抢来最后的结果还是扔了。

而且以倭人正规军的坚韧程度,我方为了夺取根本无用的战利品贸然跳帮作战一定会无端增加太多伤亡。

因此黄汉下达命令用炮火说话,发射实心弹以最快速度击沉一部分倭国水师的战船震慑敌人,把倭人敢战的勇气打垮。

不到一个时辰而已,在明军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倭国五艘铁甲船、六艘朱印船被击沉,其余倭国战船疯狂逃窜之时明军根本不追击。

果不其然,一向欺软怕硬的倭人见到了这支庞大武力值爆棚的船队很是合作,派遣重臣出海来谈判。

黄勇、沈宪宜、何守歆带着林明海和施大瑄以及四个精通倭国话的帐房被诚恳邀请了,他们昂首挺胸进入征夷大将军官邸直接跟德川家光商谈合作共赢的十年大计。

介于大明上国的一百几十艘战船、商船组建的商队在江户湾招摇太令人心惊胆寒,德川幕府强烈要求以后的贸易地点安排在长崎,贸易额度和价格都好商量,唯有这一条德川幕府最是坚持。

有可能是德川家光担心大明船队会忽然攻击江户港,这里失守了,明军直接能够登陆夺取江户城。

德川幕府的心脏就在江户城,当然要排除这个隐患,如果每年都因为大明船队的到来,导致德川幕府需要调动大名的军队往江户集中,被动增加守卫江户城的兵力谁受得了?

最后的谈判结果是双赢,大明答应了以后不来江户直接交易,德川家光每年四月份备货,确保五月初会派遣特使去长崎接待大明商贸代表,交易的品种和价钱按照这一次双方签订的《江户条约》执行。

德川家光本来发现船坚炮猛的大明船队进入江户湾并且轻轻松松打败了本国水师,以为将要面对强敌入侵,谁知结果好得出奇,德川家居然获得了直接跟大明贸易的机会。

以前的对外贸易各外藩、大名占比远高于德川家,这一次德川家光因祸得福获得了大量明国货源,而且价格公道。

明国船队带来的瓷器、棉布、丝绸、铁器等等货物都容易卖出,获得翻倍的利润不在话下。

铜锭被大明压价为一两银子十七斤的事实被德川家光忽略了,因为禁运十几年,德川幕府控制的铜太多,他们已经在考虑脱手一部分,一下子被大明买走三十万两银子的铜锭,较好的解决了库存过大的问题。

德川家光百思不解的就是大明出一石六钱银子的高价收购精米,并且签订合同每年不少于从本国买走三十万石精米。

也难怪德川家光糊涂了,在万历年的太平光景江南精米一直低于一石五钱银子,倭国目前总体上是安定的,跟大明的万历年相差无几。

倭人的勤劳程度不亚于汉民族,他们的农耕发展得不错,而且因为属于欠发达国家农产品价格低廉,这几年的精米价钱还要低于大明万历年。

唉!大明哪里是毁于小冰河时期的恶劣天气,而是毁于“不纳粮”专一“抢粮”的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反骨仔。

老百姓被流寇裹挟,迫不得已离乡背井去祸害他们经过的所有地方,比蝗虫过境还更加具备破坏力。

本来遭受天灾后可以恢复生产自救使得大多数人得到活路,但是流寇祸害过后截然不同。

变成了只有少量如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等凶徒带着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活下来,形成了恶性循环。

李自成等等带着这些暴民等着再次祸害有人烟的地方,更多良民死于非命,更多凶徒铤而走险。

因此乱起来的大明内地失去了自我愈合的能力,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唯有杀光参加造反的流寇才能够断臂求生。

迫不得已,黄汉才出高价收购倭国粮食,使得倭人种田能够提高三成以上利润,相信有了订购合同,有利可图,明年倭国的春耕面积会扩大许多。

倭国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等等贼骨头,还少有蝗灾,在外销大米能够获利丰厚的情况下种田的积极性毋庸置疑。

老百姓辛苦种田卖出稻米得到银子就会有了购买丝绸、棉布、铁器的能力,渐渐的形成良性循环成为可能。

倭国极度重视农耕,德川家光很乐意以这个价钱卖出精米,只可惜不知道大明会有这个需求,江户城没有准备,短时间内只能凑足二十五万石。

稻米可以通过劳动获得,属于可再生资源,出口粮食给外国对国家有利,因为要保证出口,粮食产量就会拥有超过供应本国需求的能力,一旦出现严重灾情,国家的抗灾能力会得到加强。

那时只要停止出口粮食就能够解决灾民的生计。

这些黄汉都懂,只不过大明太缺粮食,即便自己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增加粮食产量也赶不上流寇破坏的速度。

以后把山陕、河南的老百姓接出来不知要耗费多少粮食,要稳住局势手头上没有足够的粮食也是枉然。

德川幕府很爽快地签订每年最少卖出三十万石精米的合同,他们还表态这是个比较保守的数量,让沈宪宜做好明年来长崎运走五十万石粮食的心理准备。

黄勇、沈宪宜根据黄汉的指示给谈判代表留下了五万两银子的定金,当场签订了明年五月份在长崎港口交付五十万石精米的补充协议。

虽然倭人很乐意做成这桩好买卖,但是所有参加谈判的大名都奇怪,因为这个时代的长途海运成本太高,从来没有谁在相隔大海的国与国之间做粮食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