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1 / 1)

吴襄告诉勋贵们,在海上龙武水师一枝独秀,出海贸易、捕鱼只要缴纳保险费都受到保护,包赚不赔。

如果遭遇海盗抢劫完全可以利用捕鲸船的速度优势逃之夭夭,如果胆子足够大敢跟踪海盗发现他们的母港就赚翻了。

只要把海盗巢穴的具体位置报告,龙武水师肯定出兵围剿。

海盗老巢中积攒的金银财宝该有多少?海盗船的价值也不便宜!

龙武水师出手得到的缴获,提供海盗准确位置并且带路的船长可以分四分之一。

几艘捕鲸船一同出海,期间发现落单的商船,只要不是悬挂龙武水师核准放行专用旗号的完全可以进行抢夺。

出手一次获得成功,一般情况下连船带货的收入不下于三万块银币。

吴襄还告诉勋贵们,如果不敢冒险也不要紧,千万别傻兮兮地把银子藏在家中地窖里长毛,一定要存入“四方钱庄”,每年铁定能够到手百分之六的利息。

其实这些消息不全部是新闻,勋贵们最起码对“四方钱庄”的大额存款就有耳闻。

民间放印子钱的利息很高,但是借贷数额实在有限,勋贵之家能够做到的数额太有限,根本占不到家中现银的半成。

况且放高利贷的风险大着呢,一般情况下肯借高利贷的都是饮鸩止渴的主,绝对是被逼无赖,太多人家还不上选择上吊一死了之。

放贷的勋贵们不仅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落下个为富不仁逼得借贷人家破人亡的恶名。

如果保持权势在手,这些恶事都是小事,万一哪一天失宠了丢了权势,这些事情都会被仇家翻出来大做文章。

运气不好,被翻脸不认人的皇帝抄家流放都大有可能。

不少勋贵其实真生出了在“四方钱庄”存银子的心思,现在听吴襄主动提起都细问章程。

吴襄酒多喝了一点点话有些多,他笑着打趣英国公张之极道:

“本官知道公爷家的现银多着呢,建议您拿出五十万两进行投资,送一百万两存入四方钱庄得利息,保守估计以后每年会多出二十万两以上的进账。”

在座的都是传承了几代、十几代的勋贵,他们会算账,他们几乎每一家都能够拿得出百万两银子,即便不投资光吃利息也有六万两银子一年,大多数人心动了。

张之极道:“吴总兵把‘红旗军’那一边说得那么好,把龙武水师吹上了天。

咱们不是不信你的话,而是想跟着你跑一趟辽海亲眼看看,也顺便看看‘汉江省’有什么生意好做。”

招商引资是黄汉大力提倡的,吴襄最是留意,在京师上蹿下跳的目的就是为了多拉投资人前往“汉江省”。

他大包大揽道:“诸位爷怕不是好久没有离开京师出去耍子吧?也难怪,京师不夜城太迷人了,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现在出门可不比三五年前,京师有直通天津卫的大马路,诸位爵爷每家每户都有舒适快捷的四轮马车,要是愿意起早带晚,当天就能够到达天津卫。

天津港口有硕大的客轮跑虎穴城、山海关、旅顺口、青泥洼口、皮岛,现在又增加了许多班次跑汉江港。

诸位上路了就会切身体会到如今出门再也不是风尘仆仆,而是一种享受。

跑长途的大客船上应有尽有,说书的、唱曲的、甚至于还有戏班子,一等舱跟不夜城的客房差不离,也有自来水和卫生间,同样可以随时有热水洗澡。”

成国公朱纯臣疑惑道:“吴总兵莫不是吹牛吧?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又是坐车又是乘船,岂能不辛苦?”

也难怪勋贵们不相信,以前跑客运是为了方便实用,船上的条件一般般。

自从打山西土豪发了财,黄汉手中的资本太多了。

因此拨付预算四十万块银元装修了排水量超过一千五百吨的客船七八艘,每艘豪华客船上都有头等舱,价格虽然贵,但是服务到位,保证物有所值。

吴襄道:“征虏大将军总是说时代在发展,赶不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淘汰,今日本官深有体会。诸位爷,你们再不离开京师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就会落伍了。

本官说话你们不信,这样吧,你们去隔壁房间问问正在跟一帮文官喝酒的张大人、梁大人,问问他们是不是乘坐了舒适得如同不夜城房间的大客船。”

还真有几个勋贵端着酒杯去隔壁敬酒,顺便聊了几句,张凤翼如同背诵散文般描绘了一路上的风光,引得众人咂舌不已。

好逸恶劳喜欢享受的大明勋贵被吸引了,有实缺的纷纷告假,逍遥爵爷当然是说走就走。

他们如同观光旅游般上路了,吴襄发挥了特长,担任了旅游团团长兼职导游,坐上了豪华客轮后勋贵们都服气了。

都认为吴襄把舒适度形容得不够,在不夜城房间住着哪有机会看海景、哪有机会钓鱼、哪能吃到鲜美的海产品?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朝夕相处,吴襄跟成国公、英国公等等混成了好朋友,也商议好了购买几十艘捕鲸船赚大钱。

几十个勋贵来“汉江省”实地考察,加上他们的随从总共有一千余人。

战事已经结束了两个多月,汉城附近的春耕早就结束,稻田里一片绿油油显得生机盎然,城里的居民和城外的农民都在忙忙碌碌,都在为过上好日子努力多赚钱。

黄汉其他本事没有,就是擅长提供老百姓就业机会,鼓励劳动致富,在劳动力过剩之时还会发动政府大工程修建海堤、江堤、水库、大马路。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勋贵们看过了旅顺口、瞧过了青泥洼口,如今又看到了汉城周边欣欣向荣的光景,都相信了吴襄的介绍,不少人准备投资。

他们用不着随身携带金银,早就在京师内的“四方钱庄”办理了汇票,百年以上的勋贵之家都有支柱产业,做的行当简直是应有尽有。

勋贵们在一地完成投资比较简单,只要从其他省份调一些掌柜、伙计、大工匠就能够搭建“汉江省”分号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