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卷土重来(1 / 1)

黄汉在“虎穴城”军事学院忙着培训底层官员之时,以憨子、王志诚等等大将为首为期九个月的扫北行动正在进行中。

计划任务是按部就班推进,在追击建奴的同时征服蒙古人,做不到斩尽杀绝也得把建奴和不肯臣服的蒙古人驱赶到更远的北方。

劫掠是这些游牧民族的本性,他们远离长城很难抢劫到汉人,又被“红旗军”打怕了,接下来应该是往西去抢老毛子。

以前这些一盘散沙无组织无纪律的游牧民族或许力有不逮,但是如今情况截然不同。

往北逃亡的蒙古部落越来越多,极北之地人口倍增,食物不够,又有强悍的建奴挑头,老毛子恐怕要吃瘪。

历史上,建奴侥幸得到了汉人的花花世界,直接导致北方的游牧民族大量南迁,极北之地人口锐减。

使得崛起的莫斯科公国驱逐蒙古匡复故地后,进而向西伯利亚扩张,长期活动在贝加尔湖西的不里牙剔蒙古部逐渐向湖东地区迁徙。

最后的结果众所周知,老毛子不仅仅占领了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流域,还一直扩张到了黑龙江,甚至于夺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域。

如今历史要改写,被“红旗军”驱逐出漠南、漠北的建奴、鞑子极有可能联手往西发展,那里还有许多蒙古部落。

这一二百年,蒙古人没少被老毛子屠杀,相互之间可谓仇深似海。

有了建奴插一杠子,能不能团结大多数生活在俄罗斯境内、边境的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等等蒙古大部落,“黄祸”会不会卷土重来再次席卷欧洲?不得而知。

一旦黄汉能够发现豪格往西发展,大有可能放他一条生路,甚至于可以跟他贸易,让他用从老毛子手中抢劫到的金银财宝换取铠甲、冷兵器、粮食、农具。

老毛子的侵略性众所周知,俄罗斯此时正是罗曼诺夫王朝时代,波兰、立陶宛、乌克兰等等国家同样是老毛子的死敌。

如果东方的蒙古鞑靼成了气候,俄罗斯崛起的速度将要被有效遏制。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黄汉不可能容忍“大汉帝国”有一个庞大而且野心勃勃的邻居,纵然不能毁灭他,也要想方设法把他肢解掉。

不着急、慢慢来,缓过十年八年不要紧!先让建奴、鞑子狠狠地折腾去吧!

辽东其实除了满清伪都化为废墟,其他城池基本上没有遭受大破坏,过了元宵节,“红旗军”搭配卫所军组建了足十个两万人马规模的队伍进行拉网式清剿。

在深山老林,军犬搜索队发挥了大作用,不少没有北逃的建奴被发现,被击毙或者斩杀的有一小半,一大半选择了归顺。

二月底,接到命令的阎应元带着一个把总“红旗军”正兵来辽阳挑选归顺的建奴。

计划任务是选择两千家庭完整的真奴移民倭国的“虾夷地”也就是以后的北海道。

那里的气候跟辽东差不离,只是不知道建奴打倭寇能不能胜出?

估摸着有“红旗军”源源不断投送物资,增加鞑子、建奴青壮年和俘获的西夷火枪手,建奴很快就能够打败幕府军、虾夷土著武装立足。

这当然是因为有“红旗军”拉偏架,导致倭国征夷大将军的幕府军跟天草时贞的教徒军打得难分难解,虾夷地的兵力不断被抽调,力量薄弱。

此时黄汉没有制定吞了倭国的计划,准备让他们再乱一两年后去摘桃子。

其实倭国这片土地抵抗力强,资源贫瘠,性价比太低。

还不如先灭了郑氏集团吞了大越国,把那片蕴藏着海量优质煤炭、铁矿又能够一年三熟优质稻米的沃土收入囊中。

还有那目前简直是无人问津的澳洲大陆,那里只有少量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下的土著,基本上没有抵抗力,却拥有海量矿藏,特别是“红旗军”体系大发展急需的优质铁矿,想想都流口水。

时不待我,崇祯十三年总要解决掉一个大麻烦,至于先窃取大明万里江山登基称帝建立“大汉帝国”。

还是先把流寇剿灭,把李自成逮住千刀万剐,黄汉真没想好,他准备入住京城瞧瞧情况,然后顺势而为。

如此谨慎还是出于一个目的,尽可能避免同室操戈,杀流寇黄汉没有任何顾虑,杀大明的忠臣和不肯投降的明军将士们,黄汉还真下不去手。

虽然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是汉人那些鲜活的生命可不是历史书上的数字,最好能够和平演变。

况且大明亡国,崇祯皇帝负有主要责任那是不假,但是他没有做亡国之君,选择了自杀殉国,气节长存,这样的皇帝纵然千百般罪过也足以原谅。

黄汉不想逼迫得太狠,免得崇祯又去上吊。

三月份,正在忙着培训基层官员的黄汉接见了主动前来拜见的东林党大佬钱谦益。

之所以姗姗来迟,主要原因是曾经构陷他的原大明首辅温体仁在“汉王”系任职并且得到了重用,钱谦益多多少少心里有些疙瘩。

后来他分别拜访徐光启、陈奇瑜、孙元化等等原东林党员,跟他们面对面详谈,终于下定决心投靠“汉王”。

历史上的钱谦益骨头软,剃头做了汉奸其实是不得已,他后来一直在暗中支持反清,最后也落得个里外不是人,被后人耻笑。

团结一切力量为我所用是既定方针,钱谦益名声大,主动来投当然不能拒之门外,给予礼遇那是必须的。

政治家不能凭借自己的好恶来处理事情,一切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黄汉热情邀请钱谦益参观军事学院,根本不避讳他,任由钱谦益在学院住下旁听各科课程。

这位东林党大佬虽然气节有亏,但是学识、见识、气度不凡,泛览子、史、文籍和佛藏,乃是“江左三大家”之一。

也曾经身居高位,乃是担任过大明礼部侍郎的朝廷大员。

要不然历史上才貌双绝的“河东君”也不会瞧上他,嫁给他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