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蛮族断粮道(1 / 2)

让徐高材很不能理解的是,于奇正就像完全不知道朝廷来征讨他们似的,压根就没出兵。

坐在营帐中,徐高材把地图看了又看,怎么都想不出于奇正这个混蛋是什么意思。

半夜里实在睡不着,徐高材又快速的翻阅的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兵书,还是找不到答案。不管是哪本兵书,能得出来的,都只有“于奇正必须野战”这个结论。

他到底要干什么???!!!

如果这个人不是于奇正,或者说是一年前的于奇正,徐高材一定会哈哈大笑。

但时至今日,如果还把于奇正当个“撞运气”的人,那就是脑子有问题了。

徐高材想来想去,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终于想出了一种可能。

不管朝廷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远征白羊,于奇正要么是得到了这个信息,要么就是通过他的能力判断出了这种可能。

所以,于奇正定下了以静制动的战略。

具体的做法就是以白羊区为固守点,白羊部队抵抗住本朝部队攻击,然后他本人率军从市区出发,直接攻击本军侧翼。

这招计策确实毒辣啊!

军团作战不同于小型接触战,所谓“船小好调头”,越是庞大的阵型,灵活性越受局限。

对于一支十万人的部队来说,侧翼被攻击可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因为只要被敌人突破,光是自身就会乱作一团。

而他于奇正,恰恰最擅长的就是快速突破。

想明白这一点后,摆在徐高材面前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了。

第一个就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如果选择这种做法,就有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就是补给问题,一线部队推进越稳,对后勤补给的要求越高。现在徐高材手下,可不是一个两个兵,而是整整十万大军。

这十万大军每天的吃喝拉撒可不是个小数字。按照正常来说,长距离作战一个战斗兵需要五个后勤才能供给。即便再怎么缩减,也需要三个后勤才能供给一个战斗兵。

以这边的天气,十万大军这么逐次推进到白羊城,至少需要二十天。

可是,千万不要忽略的一件事就是于奇正强到逆天的练兵能力。

徐高材仔细查阅过之前的战例,只要给他二十天,他就能把一群百姓培养成战斗兵。

如果采用这种战术,那么等他们到达白羊城,有可能面对的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战斗堡垒。

第二种选择就是以快打快。

你于奇正不是很快吗?我就要比你更快!

全军快速推进,不管什么后勤,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拿下白羊城以战养战!

这个做法的弊病是补给线拉长,存在被断后路的可能。

徐高材不由得想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的经典案例。

尽管齐超群走了,但现在大仪朝军中,不愿意和于奇正正面作战的人大有人在。若是稳扎稳打作战,难免有摸鱼的人。或许只有断了后路,才能让这些人起拼死之心。

徐高材咬了咬牙,决定赌这么一把。

当他提出全军急行军,用最快的速度打下白羊城的观点,下面的将官并没表示太激烈的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