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才说,能还回来的尽管已经惨不忍睹,毕竟粘粘补补还可以暏,还可以放在书架上承载着当年的记忆。
像这套《杨家将》,书脊上粘着白胶布,边角掉了不少,但至少不影响。
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不愿意借书这个小气举动!我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看书能把书看成这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还是说我小时候的读书。
小时候读书的一大特点是身边有什么书、能买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
家里的书是有数的,新华书店里一年里进的新书是有数的,我身边的同学伙伴也没几个家里有书的,仅有的有书的同学家里那几本和我比起来也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只能是有什么书读什么书,在现有的书中尽可能选自己喜欢的。又因为我看书很快,所以喜欢的书很快看完了。
这时候的我进入到看字阶段,就是基本上抓到什么看什么,只要是印着字的都能看上一会儿。
所以我小时候读的书极杂,也只能用杂来形容,以至于我想归下类别都觉得难。不论小人书还是大书,不论报纸还是杂志,不论文学还是科普类的,手边有什么看什么。
首先自然是评书。
这个原因很简单,正值我看书的年纪,评书开始借刘兰芳的《岳飞传》的播讲流行开来。
在我小学时代,这些评书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因此初读自然是很上瘾的,但读过一批之后,翻来复去的就是那几种场景,标配的白马、银枪、摆阵、破阵、傻小子、只会三两招还总能擒人家大将的福将等等,加上每本书都有的二马一错蹬、拿命来(听到这句后对手不论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标准一句就是回一句不给呀!)
桥段的老套加上可供选择的题材集中,造成了相同故事的多个版本,比如《杨家将》就有《杨家将演义》《呼杨合兵》《杨七郞打擂》《大战黄土坡》《巧摆牤牛阵》《穆桂英下山》《大破天门阵》等等各种版本,以至于父母挖苦我如此勤奋是要给老杨家排家谱啊。
此外就是《呼家将》《兴唐传》《薛刚反唐》之类,再不就是某本书的节选段落,比如《时迁大闹大名府》等等。
看多了就没什么感觉了。
慢慢就不再看了,估算了一下,也就看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直到现在也没捡起来的想法。尽管也曾动念把那四本一套的《兴唐传》少的一本买全了,但转眼多年过去也未付诸行动。
明知买了也不会看,自然没了动力。
归根结底还是有看的。
除了评书以外,当年我还读过不少名著,我想肯定也是受小人书的影响,想看看原书到底是什么样,比如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些书半文言半白话,对于年少的我很是吃力,但仍然读了下来,也不知道当年哪儿来的毅力。
这些名著应该基本上都来自于父母的藏书,那个时候的版本不像后来那么杂,读的应该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好像只有《三国演义》不是,这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去年回创业城发现父亲整理藏书时,《三国演义》是另一个出版社出的,我还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为他淘了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上下册。
当年还没有养成读书的时候在书上写心得,读完了画圈写日期的习惯,所以现在已经不知道哪年看的了。
这个不重要。
其实,现在细想起来,这些名著读过后远远不如小人书对我的影响大。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桃源结义》《千里走单骑》《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赤壁大战》《走麦城》《八阵图》《野猪林》《智取生辰纲》《英雄排座次》《云栈收八戒》《三打白骨精》等等这些小人书中的记忆。
至于四大名著中最后一本《红楼梦》(按我读的顺序算是最后一本),我直到90年代才读,而且读完后在书的最后一页画了个圈并写上之所以硬着头皮看完了是因为四大名著差一本不读不好,但不会再看了的话。
当年我读的书除了前文写的化学天文生物等一大堆找到什么就读什么的书外,再有一类就是当时那个年代特有的战斗和抓特务的书,比如《望云峰》《剑》《沉默的持剑官》《犴达罕的足迹》等等。
后来在互联网不断发达之后,我不只一次的深有感触地说往后再也不会出现我小时候的外国特务来国内取情报被抓的场景了。
深为可惜。
那是铭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这些书里《望云峰》写得比较精彩,前些时候我还重新翻了一遍。
其实很多年少时读过的书再见了都有一种再读的冲动。
这也造成了每次我收拾书柜都会半途而废,因为收拾一会儿就开始摸起一本书看起来了。
总为此挨训,总改不了。
当时读的外国文学名著很少,我记得的早期读的有一本《一颗铜纽扣》,现在还在我书架上,但里边的情节一点印象没有,前些时候看了一点儿,也没看明白,应该是当时就没看懂,所以不感兴趣。
当时喜欢的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五本一套的,在父亲的书架上。去年我曾想找一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买来收藏,但没找到,网上也说群众出版社这个版本好,于是作罢。
今年过年在创业城照看老娘时还抽空读了一下第一册中的《血字研究》和《四签名》两个小段。
本想把五本再读一遍的,但事儿一多就扔下了。不知道下次捡起来是什么时候了。
就像读过的许多书都想再读一遍那样,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但书在书架上就总还有机会的!
绝对有机会!!
以上这些基本上就是我在海伦搬到大庆之前读过的绝大部分书,总的说来属于自己没什么主见加上各类书又实在太少只能有什么读什么的阶段。
有了自己主见的我进入了只读古文经典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