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豪华的审稿阵容(2 / 2)

搞学术就是这样,论文作者只需要埋头科研就够了,而审稿人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p>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p>

汉密尔顿的笑容逐渐僵在了脸上——</p>

尽管在摘要和介绍中多次提到了里奇流,甚至引用了他当年把里奇流引入到拓扑学中的成果,但是……</p>

又不太一样。</p>

“怎么样,汉密尔顿教授?”</p>

看着脸上表情变幻莫测的汉密尔顿,怀尔斯开口问道。</p>

“不对劲……”</p>

汉密尔顿喃喃道。</p>

怀尔斯一愣,还以为是对方已经发现了论文里面的错误:</p>

“唉……果然还是有问题么……”</p>

虽然算是意料之内,但总归还是有点惋惜。</p>

一来是没能真的见证历史。</p>

二来是没能看到七大数学难题现场变成六大的乐子。</p>

然而,汉密尔顿却摇了摇头:</p>

“不是论文有问题。”</p>

三道疑惑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p>

“是我有问题……”</p>

“Ah?”</p>

怀尔斯被这句话搞得有些发懵:</p>

“你不是里奇流理论的创始人么?”</p>

“嗯……我过去也这么以为。”</p>

汉密尔顿仍然目不斜视地盯着屏幕:</p>

“但是现在不太确定了……”</p>

“什……什么意思?”</p>

刚刚一直没说过话的孔采维奇面露不解。</p>

汉密尔顿面露苦恼地摇了摇头:</p>

“虽然也用到了里奇流,但他们的思路……完全不同。”</p>

“看这里,他们把里奇流构建在林德勒夫空间里面。”</p>

“还有这里,对里奇流进行手术,从而在奇点产生之前就找到,而且把它给消除了,这是我过去十几年一直致力于做到的事情……”</p>

“……”</p>

仅仅在论文的前五页,汉密尔顿就已经罗列出了十来项要点。</p>

全都是论文的思路中跟现有理论不同的地方。</p>

可以说,这是一套完全不同的理论框架。</p>

“但是……”</p>

怀尔斯皱了皱眉:</p>

“你刚刚的翻页速度……就像是在看一篇自己写的论文一样。”</p>

“我的意思是,如果他们真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不是应该非常难以理解才对?”</p>

听到这个问题,汉密尔顿终于抬起头来:</p>

“如果这篇论文是佩雷尔曼一个人写的,我相信确实会这样。”</p>

“但另外一名作者,常浩南,我上次审稿的时候就发现,他写的论文思路迥乎常人,但每一个步骤都能正好写在我们不容易理解的地方。”</p>

孔采维奇也是一惊:</p>

“还能有这样的人?”</p>

他当然清楚,自己理解一件事情,和让别人也能理解一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p>

事实上,数学界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细分,以及单个领域中研究深度的增加,导致顶级数学家们正越来越难以理解其他人所取得的成果。</p>

一篇真正有影响力的论文,审稿周期往往要拉长到几年的水平。</p>

甚至还未必能审出来。</p>

而汉密尔顿口中这位常浩南的能力,放在当今的大背景下,完全是一股清流。</p>

“总之……你认为,他们是对的概率有多大?”</p>

怀尔斯询问道。</p>

汉密尔顿没有马上回答,只是低下头,一边揉着眉心一边闭目思索。</p>

“这件事,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单独下结论。”</p>

过了许久之后,他终于重新睁开眼睛:</p>

“需要询问一下其他人的意见。”</p>

“谁?”</p>

“谢尔盖·诺维科夫、迈克尔·弗里德曼、西蒙·唐纳森、杰夫·奇格、瓦伦丁·贝纳胡……”</p>

他一连说了近十个名字。</p>

听得怀尔斯暗暗心惊。</p>

基本涵盖了上一代,以及这一代的全部拓扑学专家。</p>

其中包括三名菲尔兹奖得主。</p>

但是,还没完。</p>

稍微停顿了一下之后,汉密尔顿又突然转过头:</p>

“另外,他们的证明过程中提到了大量有关‘能量’‘熵’和‘温度’之类的物理概念,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有理论物理背景的数学家。”</p>

“孔采维奇教授,希望你也能加入到我们当中来……”</p>

“好吧,现在是四个了……”</p>

怀尔斯心里想到:</p>

“或许还有第五个……”</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