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只有天知道了(1 / 2)

红楼襄王 飞花逐叶 2720 字 22天前

不管朱景洪是否情愿相信,现实却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江北真切的发生了民变。</p>

平日官吏们作威作福习惯了,百姓似乎也逆来顺受惯了,所以上下之间才“相安无事”。</p>

当然,官员们会把握一个度,在施行政令和捞钱时,尽可能的控制民变发生,至少自己的任期内不能生乱。</p>

所以,虽然大多数百姓过得苦,可各地总体情况安定。</p>

一般民变将起时,都会有各种迹象表露,朝廷便会及时调整政策,尽可能的压低民变概率。</p>

根据陈云泰的奏报,江北千户所注意到了有民怨,但当前各地情况都差不多,局势也基本处于掌控之中,谁也没想到形势会突变。</p>

听到这里,朱景洪有些警觉起来,各地的情况都差不多的话,或意味着其他地方也可能生乱。</p>

当然,眼下最要紧的事情,一是迅速调兵进行镇压,二是查清到底怎么回事。</p>

首先说调兵,前期肯定是先令江北都司平叛,然后再从山东、河南、金陵抽调兵力,以保证叛乱可以会被快速扑灭。</p>

而在此过程中,则要下令京营方面备战,以便之后可以快速调动增援。</p>

安排这些事,对朱景洪来说得心应手,但他还是下旨召集了紧急议事,毕竟调兵简单保障军需却复杂,需要尽快议个章程出来执行。</p>

礼部衙门内,当贾雨村接到紧急传召,得知江北有了反叛时,他也被惊得不轻。</p>

而他当即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是个机会,是个极好的能利用的机会。</p>

现任江北布政使名叫白鸿轩,其人是户部尚书何顾谨的门生。</p>

如今江北发生叛乱,布政司作为父母官当然有责任,而布政使自是首当其中。</p>

这个责任必须要追究,且一定要深究……贾雨村暗暗想到。</p>

转瞬之间,他就想出了一个计划,然后神色平静走出了衙门。</p>

他走得比较快,因为他必须确保自己在九卿中,第一个赶到乾清门去。</p>

之所以要第一个赶到,是因为这样才能遇到想见的人。</p>

礼部是在午门之外,正常来说从礼部到乾清门,大概要走半个小时,其他部院其实也差不多。</p>

然而贾雨村才进午门,就遇到了自己最想见的人,即左都御史王培安。</p>

“王兄,还是你快!”隔着十几步,贾雨村就出言招呼。</p>

王培安回过头,就看到了追上来的贾雨村,心中便生出了几分嫌恶。</p>

“陛下相召,岂敢怠慢!”</p>

“是啊,如今逆贼造次,乃十万火急之事,我等是该快些进奉御前,以为陛下分忧!”</p>

贾雨村的漂亮话,可打动不了王培安,以至于二人之间应该冷场。</p>

对此贾雨村不以为意,没点儿厚脸皮岂能做九卿。</p>

便听他接着说道:“民变发生,多因地方官员治理不善,亦或为奸邪残害百姓,故而激起民变……”</p>

“古人云君忧臣辱,君辱臣死……若这些人还有半分天良,便该主动上奏请罪自裁!”</p>

跟在王培安身边走着,见对方仍是不动声色,贾雨村便叹道:“只可惜,这些人没有良心,所以才有这些祸事,只是苦了百姓!”</p>

到这里,王培安终于被勾住了,只听他道:“若真有人横行不法,激起民变……自然逃不了天网恢恢!”</p>

“地方官府的事,关系盘根错节,有些甚至能通天,此事只怕没那么简单!”</p>

脸皮厚是基本素质,其次还得要演技好,那才是当官的好料子。</p>

此刻贾雨村忧国忧民的表情,看得王培安都产生了自我怀疑,一度认为以前或许看错了这位。</p>

当然,王培安没那么容易受骗,随后只当贾雨村说场面话,毕竟这是他的看家本领。</p>

随后这俩人便一路尬聊着,朝着乾清门的方向走了去,只不过半路时贾雨村说内急,便让王培安先走了一步。</p>

之所以撇下王培安,是因为贾雨村目的已达到,就没必要跟他一道同去乾清宫。</p>

十几分钟后,众人皆被引入乾清宫,正式开始了廷议。</p>

贾雨村悄悄观察着何顾谨,见这位老上司神色自若,不免感慨此人不愧是三十年老刑名。</p>

廷议的第一个议题是钱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基操,这件事只讨论了十来分钟,就基本确定好了方案。</p>

接下来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追查责任,在这里王培安第一个开口。</p>

而他开口说的第一件事,却是向皇帝陛下请罪。</p>

都察院负责监督百官,如果地方民变是官员暴虐所致,那么都察院便有监督不力之责。</p>

朱景洪当然不会怪罪王培安,毕竟这位比起他的前任们,做得已经是格外的好。</p>

“陛下,此事必须严查,臣愿请缨去往江北,查清缘由惩治不法,请陛下允准!”</p>

王培安的人品朱景洪信得过,可让他这位都御史去查,似乎又显得大动干戈了。</p>

“陛下,臣有言进奏!”</p>

朱景洪还没表态,这边何顾谨就开口了,多少还是显得有些着急。</p>

“讲!”</p>

此刻的朱景洪,就是台冰冷的政治机器,也唯有如此保持冷静思维。</p>

“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当以平叛为重,江北局势已然不稳,若再骤兴大案……搅得人心惶惶,只怕是祸非福!”</p>

“但此案必须要查,派出钦差也就是了,王大人留守中枢……似乎更为恰当!”</p>

客观来说,何顾谨这番话很有道理,他没有为地方官辩解,而是真切的为朝廷在着想。</p>

这就摆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平叛重要还是查案重要,优先级上需要慎重考量。</p>

权衡之后,朱景洪还是认为,似乎先平叛更重要,其他完全可以秋后算账。</p>

可没等他发话,王培安就先开了口,话里的意思就是违法必究,如果考虑到平叛就不追查,那往后又何以正纲纪。</p>

这话当然也极有道理,双方随即争论起来,如此重臣争得面红耳赤,说起来也是很滑稽的事。</p>

其实到这里,哪怕后面所有谋划落空,对贾雨村来说都已是好结果,当前至少让何顾谨出了丑。</p>

而无论怎么说,江北布政使始终是他的学生,那么就可以让他负连带责任。</p>

接下来,他只需要指使自己的人,借助此事向何顾谨发难,则大事可成矣。</p>

做了这么多年官,尤其是封疆大吏到六部堂官,贾雨村手下也提拔了不少自己人,愿为他冲锋陷阵的人可不少。</p>

“诸卿以为如何?”</p>

争论不休时,朱景洪只能问其他人。</p>

这个问题很敏感,在场重臣自然不想表态,所以此刻现场格外的安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