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和嬴政商谈完的第二天,墨辰如他向嬴政保证的那样,再次离开咸阳城,去往兰陵。
经过一番颠簸,他再次来到了兰陵县,并见到了荀子。
“老夫现在已经年迈,自理都是问题,还请小友替老夫谢过秦王的美意。
老夫现在已经力不从心,还望小友能够谅解。”
当得知墨辰此次前来是想邀请自己前往秦国担任相国一职,荀子摆了摆手,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姜太公八十多岁遇周武王,后才助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如今先生七十多岁,何不也来一次晚年遇明主,而扫六国,统华夏的壮举呢?
若先生能帮助秦王完成这统一大业,到时自然也能成就一出不亚于太公的历史佳话啊。”
闻知荀子的意思,墨辰略一沉吟,情真意切的劝说。
“太公之雄才伟略,又岂是老夫可比的,比不得,比不得呀……”
墨辰这不拿姜子牙举例还好,一说起姜子牙,荀子更加是摇头不同意了。
“对于如今这天下形势,秦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基本上已是既定的事实了。
先生到了秦国,也无需做些什么,只要适当的给予秦王一些战略上的建议,就可青史留名。
此种美事,先生为何不做呢?”
见到荀子如此坚定,墨辰不禁皱起了眉头。
“这等好事,怎可便宜了老朽这把快入土的骨头呢?
老夫有一弟子,从我这习得了帝王之术,前些年,已经学成入秦去了。
以我那弟子之才,将来得到秦王重用后,必能助秦王横扫六国,一统华夏大地。”
看到墨辰还不放弃,荀子只得从其它方面入手反向规劝。
“哦?先生所说的这名弟子,是否叫李斯?”
闻言,墨辰却是笑了。
“正是此子。”
听到墨辰说出的名字,荀子点头称是。
“李斯这人,我曾派人去调查过。平心而论,先生对于此人的脾气禀性,觉得如何呢?”
见荀子承认,墨辰笑着继续问。
“李斯聪慧好学,遇到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在帝王之术,儒家思想上有特殊的才华,是个能够为君王排忧解难,治国安邦的谋士人才。”
对于自己的得意弟子,荀子很是满意。
“是么,没想到先生对于李斯有如此高的评价。
在小子看来,李斯为人贪生怕死,过于追求权利名誉。
他虽有一定的才华谋略,但一经让这种人掌握了国家核心权利,很可能会在其得势后,因嫉妒之心,而生出残害忠良,排除异己的不耻行径。
而这种人,往往活到最后,不仅会留下永世骂名,还大多会死于非命。”
见荀子一脸骄傲的模样,墨辰却是不留情面的进行了反驳。
作为一名两千多年后的人,李斯一生的所作所为,墨辰自然非常清楚。
因嫉妒同门师兄韩非的才华,在其被冤枉入狱后,不仅不进行搭救,最后还下毒导致韩非在狱中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