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何不潇洒走一回(93)(1 / 2)

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位于gs省敦煌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5尊。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

历史沿革

敦煌位于gs省的西部,从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说,正处在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处。这里南接青海,西连xj,自汉代以来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枢纽。

公元前年,汉武帝为抵御匈奴,设敦煌郡作为边防哨所。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作为西陲重镇的敦煌,成为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沿线的商业中心,以及各种民族与文化交汇的场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艺术在内的中西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这是敦煌石窟艺术产生的历史根源。

莫高窟开凿兴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献资料记载稍有出入。目前多数学者所同意的观点是前秦建元二年(366)乐僔和尚在莫高窟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

据武周圣历元年(69)《李君修慈悲佛龛碑》所记载,“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到北凉时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侣社区。这些洞窟最初只是作为隐士僧侣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后来发展为服务于附近兴起的寺院。

此后,北魏宗室东阳王元太荣(本名元荣),北周贵族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风习的影响,莫高窟开始发展。

隋和唐前期,敦煌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商业枢纽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各方的朝圣之地。这一时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两个大像龛。作为冥想的辅助,作为向不识字的人宣传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学工具等,这些洞窟空间及内部壁画与造像被精心营造。

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侣、地方统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赞助人赞助,其他洞窟则由商旅、军官和当地的人(如妇女团体)资助。

安史之乱后,建中二年(7)吐蕃占沙州(敦煌),在吐蕃赞普保护下,莫高窟得以继续发展。大中二年(4)张议潮率兵起义,收复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归唐。在张氏归义军政权统治的晚唐时期,张氏家属及其显贵姻亲在此继续修建。

乾化四年(94)曹议金取代张氏执掌归义军政权,曹氏家族统治瓜(安西)沙(敦煌)20多年,新建洞窟,还全面重绘重修前代洞窟和窟檐,在崖面上大面积绘制露天壁画,使莫高窟外观蔚为壮观。[2]

北宋景祐三年(036)和南宋宝庆三年(227)此地先后为西夏、蒙古政权统治,尽管仍有兴造修葺,但伴随丝绸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经济萧条,莫高窟已趋衰落。元以后停止开窟。[2]

概括而言,莫高窟兴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讫元代。

洞窟概况

根据洞窟形制,雕塑、壁画题材的内容和风格特点,莫高窟可分为北朝、隋唐、五代至宋、西夏至元4个大的发展时期。

北朝

建筑

现存洞窟主要是北魏、西魏、北周时开凿,个别北魏洞窟可能开凿于北凉时。窟形主要有中心柱窟、方形窟和禅窟三种。中心柱窟平面长方形,窟内凿出方形塔柱,柱体四面开龛塑像,窟顶前部多作“人字披”形,后部为平棊顶。此为北朝典型窟形。方形窟为覆斗形顶,正壁大多凿一大龛。禅窟较少,典型洞窟第25窟平面方形,正壁凿一大龛,两侧各凿一小龛,南北壁各凿出4个小禅室。[2]

共2张

第25窟

雕塑

这一时期的洞窟,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还有释迦多宝并坐像、菩萨像和禅僧像等。有的中心柱和四壁上部贴有影塑千佛、供养菩萨和飞天。[2]

壁画

窟顶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和四壁上部多绘天宫伎乐,四壁下部为药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面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位置适中,醒目突出。这类故事画的构图,除单幅的外,多为横卷连环画形式。例如,莫高窟25窟的《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表现了作战、被俘、审讯、受刑等场面。以白色为底,色调清新雅致,风格明快洒脱,是西魏壁画的杰作。北朝佛教重视禅行,故此时洞窟内容多与僧人坐禅观佛的宗教活动有关。北魏壁画多以土红为底色,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色彩热烈厚重,风格朴拙浑厚,并有浓厚的西域佛教艺术特征。西魏以后多用白色壁面为底,色调趋于清新雅致,风格明快洒脱,呈现出中原风格。[2]

莫高窟第25窟主室南壁

隋唐

建筑

为莫高窟的全盛期,洞窟占总数的60%以上。典型窟形是平面方形的覆斗顶窟,一般正壁凿一龛,新出现南、西、北三壁各凿一龛的形式。唐前期出现高30米以上的大像窟,正壁为石胎泥塑的大倚坐弥勒像,像两侧和后部凿出供绕行巡礼的隧道。窟前有窟檐式多层木构建筑。唐后期出现佛坛窟和卧佛窟。佛坛窟为方形,覆斗顶,主室正中设佛坛,坛后部有通连窟顶的背屏,塑像置于佛坛上。卧佛窟为横长方形,盝顶,后部凿出涅槃台,上塑涅槃像。这一时期塑像风格与中原地区更趋一致,塑造形体和刻画人物性格的技艺进一步提高,题材内容增多,出现前代不见的高大塑像。[2]

莫高窟第303窟隋朝

雕塑

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组合。个别洞窟还有二力士、四天王。出现了一佛二菩萨为一组的立像,或三组鼎足而立的九身立像。此时塑像面型方圆,体形健壮,较为写实,腿部一般较短。唐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加二力士组合,此外有七佛像、供养菩萨像和高僧像等。例如,莫高窟第45窟的塑像塑于正壁龛内,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像。佛像庄严,弟子谦恭,菩萨窈窕,天王雄健,整组造像丰满圆润,形象逼真,是莫高窟盛唐时期雕塑的杰出代表。第96窟的“北大像”高355米(2002年敦煌研究院数据),第30窟的“南大像”高26米。第4窟主尊涅槃像长约5米,像后有72身弟子,各呈悲容,神态不一,是莫高窟最大的一组彩塑群像。[2]

莫高窟第0320窟主室西壁盛唐

壁画

隋唐时期的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艺达到空前水平。隋代壁画正值北朝向唐代过渡阶段,除沿用原有的一些题材外,新出现经变画。画面一般较小,内容也较简单。[2]

唐代壁画的主要题材是多种经变画,前后期在题材和布局上有所不同。前期有观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东方药师经变、弥勒经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一般是每壁一幅经变,同一窟内题材种类不多。例如,莫高窟第220窟的《药师经变画》,其中乐队部分由十多人组成,他们手持各种乐器,作吹、拨、弹、奏状,是唐代乐舞兴盛的真实写照。此时净土内容的经变画占很大比重,反映出往生净土思想在世俗信徒中具有广泛影响。后期经变种类繁多,多种经变汇于一窟,新出现金刚经变、华严经变、思益梵天请问经变、密严经变、楞伽经变、报父母恩重经变、劳度叉斗圣变等,这是唐代佛教宗派林立,各有所崇的写照。此外,还有与经变画相配合的屏风画、佛教感应故事画、瑞像图、密宗题材画和历史人物画等。

共2张

第220窟

此时供养人像形体较大,多占据甬道两壁或窟内显著位置,如唐后期第56窟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这两幅画表现了晚唐时期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和夫人出行的场面,在横幅长卷式壁画上,仪仗、音乐、舞蹈、随从护卫等人物分段布满画面,组成浩浩荡荡的出行行列,开创了莫高窟在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经过隋代的探索,唐代的壁画艺术已臻于娴熟精湛。唐前期人物丰润,肌胜于骨,色彩富丽,线描采用自由豪放的兰叶描,具有雄浑健康、生机勃勃的气派。吐蕃时期壁画色彩明快清雅,线描精细柔丽,人物性格刻画细腻,构图严密紧凑,形成细密精致柔丽的风格。至晚唐壁画出现公式化趋向,已缺乏意境和情趣。[2]

五代至宋

建筑

窟形主要为中心佛坛窟,佛坛后部有连至窟顶的背屏。窟顶为覆斗形,下端四角处凿出圆拱形凹面,画四大天王像。在莫高窟下层大窟的窟前曾建有木构殿堂建筑,构成前殿后窟的格局。现存的4座宋初木构窟檐较多地保留唐代风格,是研究唐宋建筑的重要资料。[2]

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