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下百姓无不苦其策矣!(2 / 2)

但苏怀的回答却更快!

“既然已经削藩,也已经削减岁俸,五代而止!”

“那藩王之子弟,自然也要有出人头地的渠道。”

“否则,诸藩怎会容忍?”

“科举……是天下人之科举!”

“非是士绅豪族之科举。”

“人人皆可参加!”

“更何况,诸藩子弟之血脉传承,来源于大明皇室。”

“除却藩王嫡亲长子继承爵位之外,其余旁系,只要科举入朝为官,就会自然而然的站在皇室一派!”

“至于抢读书人的位置?”

“哼!”

“科举之时,取翰林学士、诸藩子弟互为监督,公平考核之下,凭实力说话……”

说到这里。

苏怀就冷笑一声。

“自科举而开始,士绅豪族掌握教育资源,引儒学四书五经为蓝本。”

“但凡考题,都只能在其中选择。”

“士绅子弟,特别是东南地区,大儒众多,教育资源充沛!”

“故而,国朝开国之初,才有了南北榜的案件!”

“是因为西北一方的学子,真的考不过东南一族吗?”

“我看未必!”

“当今四书五经,所选取注解:皆为程朱理学之注解。”

“国朝上下的礼部官员,也大多都是东南一族,所学的基本上也都是类似、乃至相同的注解。”

“而北方学子……”

“除了自北宋之后,南北分离太久的原因,大部分所学的,却也是古早版本,乃至其它版本的注解。”

“注解、考题、阅卷,审批,都在东南一批的考官手里。”

“北方如何考得过南方?”

“寒门、乃至平民,如何考得过士绅?”

朱怀说到这里,再道:

“就以诸位大人来说……”

“在场的大臣之内,可有一个人是从平民百姓之中考出来的?”

此话一出。

一众官员纷纷脸色铁青。

却没一个人走出来。

茹瑞倒是想走出来,但想了想自己,已经位列兵部尚书,再加上他们家虽然算不上士绅,也算的上能求学读书,并且有资源找到对应大儒学习的寒门。

也就没动……

“可有落魄寒门,但因为家中尚有资源,才考中举人、乃至进士的?”

洪武开国之初。

国朝选用人才的门槛很低。

秀才都能在一地担任知县。

朝廷很多大员,甚至是举人出身,

当然这几年,人才缺口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

此话一出,零零散散的有四五个官员动了动。

苏怀这才继续道:

“你看……平民百姓尚且没有怨过,士绅豪族领先他们的巨大差距。”

“一个诸藩子弟入科举,尔等却怕了?”

“这岂非可笑!”

苏怀的讥讽一笑,深深的刺痛众人。

“苏怀!”

黄子澄牙齿紧绷:“姑且这算是一种方法。”

“那诸藩子弟入武门呢?”

“诸藩本就有领兵之权……”

他还要说下去。

但苏怀却已经骤然打断。

“此武门,非彼武门!”

“大明朝堂上有私塾、有学府、甚至国朝之上也有国子监。”

“学的是所谓圣人之学,看得是所谓百家注解。”

“礼仪道德、仁义礼智,统统不缺。”

“但最后教导出来的官员,嘴上却是满口仁义道德,手上却是搜刮民脂民膏……”

“纵然有清流直臣者,也不过少数,迟早又要淹没在官宦之海!”

“或为同谋、或愤恨终生!”

说出这些的时候。

苏怀甚至和海瑞,有了强烈的共鸣感。

许久没有动过的海瑞模板。

更是出乎意料的出现信息:海瑞契合度:73

苏怀没有在意。

而是平复了一下心情。

借着说这些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