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拒绝加入丑国的专家,赵德彬的机会来了(2合1)(1 / 2)

眼见赵德彬的兴趣被吸引到了自己的公司之上,萨沙欣然介绍道:

“我们的公司名叫‘elv’,今年刚刚成立,拥有400名成员,几乎所有成员都来自e(两章前提到的隶属于宇航局的科研机构)。

成立的原因是因为e从宇航局获得的资金急剧减少,我和一群同事建议古斯科夫教授创建一个合资企业,教授同意了。

计划是我担任elv的总经理,古斯科夫教授兼任elv的总设计师,但由于一些原因,我们迟迟没有迈出下一步。

直到几个月前,我从丑国访问归来,ncryte给我寄来了20台配备parc处理器的高性能工作站,它们非常昂贵,每台的售价超过20000丑元。

这些计算机的用途是商业使用,我无法在单位注册它们,也无权将它们卖掉。

此时,一位同事提醒我,是时候将公司开起来了。

这就是elv成立的契机,此后,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外界引入新的收入来源,这就是我们与n接触的原因。”

赵德彬总算明白n为什么上赶着与elv合作了,敢情萨沙是能借助古斯科夫的力量,这位也是尊大神,在通讯、遥感领域的地位不亚于巴贝扬。

如此看来,n的眼光确实不凡,接触的都是苏联最顶尖的科学家——历史上,n都成功了,可惜,在这个世界中,n的谋划全都被赵德彬这个宿命之敌给破坏了。

黄仁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出了疑问:

“萨沙,你或者古斯塔夫教授是猫王的粉丝吗?

众所周知,猫王的名字就是‘elv’。

虽然叫这个名字的人很多,但在丑国,将‘elv’作为公司名绝对会让人联想到猫王。”

萨沙发出无奈的笑声:

“不,我们没有那么时髦,公司名称和丑国摇滚巨星没有任何关系。

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elv’是俄语中‘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缩写。

你不是第一个问出这个问题的丑国人,我到了丑国之后,几乎所有听到我们公司名的人都会发出同样的疑问。”

赵德彬这位老人家对猫王不感兴趣,他转而问道:

“萨沙,我记得你刚刚提过,你在e管理着超过1000名工程师员,负责两个国家项目,且又兼任了一个分支机构的领导者,里面的成员数量是400人。

我并不是质疑你,我只是感到好奇:据我所知,苏联是个比较讲究资历的国家,而你的年纪看上去并不大,你是怎么做到如此年轻就担任要职的呢?”

还未等萨沙回答,他便见到两个人在门口探头探脑,似乎犹豫着该不该进来。

“赵先生,这是我的两位同事,不介意让他们加入我们的讨论吧?”

“当然不介意,请两位进来吧。”

待两人进来后,萨沙介绍道:“这两位都是我们非常年轻且才华横溢的开发人员,分别是亚历山大·索洛夫金和瓦列里·库特列琴科。”

众人相互打过招呼,萨沙先告知两位同事当前正在讨论的话题,后又回答了赵德彬的疑问:

“刚刚,我向客人们介绍了elv的背景和基本情况,赵先生问我,为什么我如此年轻就可以身负重任,唔,看来他很想加深对我的了解。

我无意炫耀,从1987年开始,我就负责e且掌握着五亿丑元的年度预算,当时我只有32岁,我估计全国整个国防工业中没有比我更年轻的负责人了。

我必须要感谢古斯科夫对我的信任,但我始终认为,我能获得快速提拔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很幸运。”

刚进来的索洛夫金与黄仁新的年纪差不多,是个活泼的年轻人,显然,他很信服萨沙这位上司,见到萨沙如此谦虚,他补充道:“萨沙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而且,e是个复杂部门,协调工作非常重要,在工作当中,萨沙与上层沟通和与同事合作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萨沙笑着说道:

“噢,谢谢你对我的肯定。

我不否认我本人确实有一些能力,可这不是最关键的。

在我们的部门当中,有才干的人比比皆是,想找出无能的人才费劲。

在众多的能人之中,我并不具备多少吸引力。

瞧,我出生于墨克兰日托米尔的一个小村子,是国营农场经理和教师的儿子,我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没有钱,无法指望任何人给我提供帮助。

好在,我的成绩还不错,这使我中学毕业后申请了国立大学的物理技术学院,可惜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国立大学的所有的考试都是俄语,而我从小到大使用的都是墨克兰语。

两种语言很相似,但在数学和物理中的很多术语不一样,这使我的入学考试分数差了一点。

有点可惜,我没能进入物理技术学院,错失了成为巴贝扬教授学生的机会。

在同学的建议下,我转而申请了位于泽列诺格勒的et,也就是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

当时的et是微电子领域最先进的大学之一,有最好的老师和最精妙的讲座,并且数学和物理课程与国立大学完全一样,这使我感到安慰。

在大学的第三年,由于学院注意到我是个不分昼夜学习的积极分子,我被送进了宇航局的微器件研究所,那一个领先的空间系统工程科学中心。

然后,我就一直在宇航局工作,直到现在。”

赵德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了解萨沙经历和技术背景的时机,他追问道:

“你现在从事的是软件和通讯系统的开发,这与你在宇航局的工作有关系吗?”

“是的,我几乎是从一开始就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在我加入宇航局的时候,那是1979年,我所在的部门正在开发侦察卫星,但在最后阶段发现无法通过发射前的测试,因为旧的软件系统已经不再支持新型号的卫星,需要新的软件系统,所以,部门中所有会编程的人都转向了软件开发。

我加入了一个20人的团队,负责开发通讯软件,用于将拍摄过程中获得的图像数据从卫星传输到地球。”

“等等,卫星在几十年前就有了,而你们1979年才开发这种通讯系统,那么之前的图像信息是怎么传输的?”

“这之前的照片,都是通过降落伞投下来的,就跟宇航员的返回舱一样,需要到预定的地点去找。”

此言一出,赵德彬、尤明北和黄仁新三脸震惊:“好吧,真是……别出心裁的方式呢……”

“1982年,我们的卫星成功通过测试,上面决定开发星载计算机,我被选为部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