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西楼的第一个短篇</p>
在跟贺之行结束通话后。</p>
王默便停下了码字,开始在网络上查询关于《书阁》的信息。</p>
这一查,还真让他意外连连。</p>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基本上九成九的报业和杂志都倒闭了,可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的《书阁》杂志社,却坚挺到了如今。甚至它非但没有陷入困境,还成为了当今文坛的风向标,跟《墨海》、《文学风华》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文学圣地。</p>
《书阁》能有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它不固步自封。</p>
当互联网兴起后,《书阁》根本不像其它报社一样冥顽不灵,而是马上创办了自己的论坛网络,与时俱进。做到了线上线下结合。</p>
因为它的领军人物知道,书本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给纸质杂志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而是带来了另外一个层面的机遇。</p>
因此在线上线下的相互交融下,《书阁》成功打破了困境,成就了如今的辉煌。</p>
当今。</p>
对于西方的短篇小说,王默记忆中有着诸多的经典名篇。</p>
王默眨了眨眼睛。</p>
“选哪篇呢?”</p>
《书阁》杂志在全球有着数千万忠实用户,每个月的杂志销量高达数百万册。至于《书阁》论坛,更是流量惊人,每日在线人数稳定在十万以上,日流量同样稳定在百万,最高更是超过千万之数。</p>
又看了一下《墨海》和《文学风华》两个杂志社。</p>
诗歌?</p>
选什么文章?</p>
短篇?</p>
说做就做。</p>
“这篇?不行,太优秀了。”</p>
只不过,贺之行没有看到此刻王默嘴角勾起的神秘笑容。</p>
他声望足够,根本不担心买不起。</p>
直到差不多一两个小时后,他才挑选出了一篇作品:《一碗清汤荞麦面》。</p>
散文?</p>
能够被华夏官方选为孩子们的课本学习内容,便足以看出它们有多么的优秀。</p>
比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百万英镑》……等等,因为这些短篇都是当年他上学时课本中的内容。</p>
可若是太平庸,那自己拿出的作品又无法征服众人。</p>
很快便找到了关于西方文学的短篇小说分类。</p>
抑或其它的类型?</p>
刚才贺之行的话浮现在他脑海中。</p>
谁说他最擅长散文了?</p>
既然《书阁》是以短篇小说为核心,那他当然要去投稿短篇小说!</p>
唯有在对方最专业的领域征服他们,才能让“西楼”的名气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开。</p>
这些东西都需要长期的浸润和陶冶。</p>
“厉害~”</p>
王默第一次感觉自己患了选择综合征,犹豫不决。</p>
王默最终还是选择了《书阁》,没有什么理由,其实这三个杂志社都差不多,选《书阁》纯粹是先入为主。</p>
散文?</p>
王默暗暗赞叹。</p>
“既然选定了对象,那接下来就要选文章了。”</p>
对比了一番。</p>
在这个流量时代,短视频、短剧为王的社会,一個纯粹以文学性为主题的论坛能做到日流量百万以上,绝对有它的本事。</p>
王默马上沉入了系统中,打开了系统商城。</p>
他在乎的是自己拿出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不能太过于惊艳、也不能太过于平庸。</p>
当然,如果你的诗歌能强大到泰戈尔的高度,那也能平地惊雷。不然写短篇小说就是能在短时间内成名的最佳办法。</p>
发现它们的运营模式、规模基本上跟《书阁》一个调调。</p>
所以如何找到一篇合适的作品,来平衡这个点很重要。</p>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碗清汤荞麦面》估计都不是那么熟悉。可是在地球的文学界,只要说起这个名字,估计都会如雷贯耳。</p>
“这篇?也不行,太平庸了。”</p>
贺之行的建议是让他投稿散文,因为贺之行觉得他写的散文最符合西方特色,最能得到杂志社的认可。</p>
王默心中有些不太确定。</p>
诗歌?</p>
看来大家都是你抄我、我抄你,共同进化出了一条最适合生存的道路。</p>
太惊艳了,让自己起点太高反而不好。</p>
而且王默知道,在文学界,唯有长篇或者短篇小说,透露出来的文学性才最高,其作品也最能让文坛大家承认和认可。</p>
它是扶桑国作家的作品。</p>
虽然王默对扶桑国无感,但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的文学底蕴十分深厚,光是诺奖获得者便有好几个,尤其是陪跑了无数年的“村上春树”更是被华夏广为人知。</p>
这篇《一碗清汤荞麦面》,前世王默就阅读过好几遍。</p>
在许多翻译中,它也会被称为《一碗阳春面》。</p>
他选中它,是因为这个短篇小说跟其它的短篇不同。</p>
许多文学界的短篇,都是以讽刺、反转、抨击为核心,来凸出短篇文学的意义深刻。但这篇小说不同,它走的是温馨感人路线。</p>
这在短篇小说界是很少见的。</p>
不是说其它的小说家不愿意写这样的类型,实在温馨的题材不足以让读者们感受到更深的触动。</p>
所以此次,王默决定来点新意。</p>
当然他还有另外的原因:</p>
其一:走温馨感人的路线,才符合西楼的人设。毕竟在大家心目中一个童话作家基本上都是带着一点童真的。如果自己上来就写《变色龙》,那人设改变的就太大了。在读者们看来不可避免会产生人格分裂感。</p>
其二:面食啊,不正是跟华夏饮食完美符合?所以王默拿出它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p>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碗清汤荞麦面》是感人的内容,可它在小说界的地位一点都不低。</p>
甚至因为这篇小说,全球的阳春面馆生意都好了不少。</p>
“买!”</p>
确定后,王默毫不犹豫就将它从系统商城中购买了下来。</p>
他没有立即将其投稿给《书阁》,而是做了一些基本的改动,将里面扶桑国的背景特色改为了华夏风格。</p>
修改过程很简单。</p>
很快,王默就修改完毕,然后打开了《书阁》的投稿邮箱,将其投递了过去。</p>
……</p>
接下来,王默便继续写《西游记》,以每天三万字的速度递增。</p>
按照这个速度,差不多一个月就能搞定。</p>
当然英文版写出来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全部写好应该也就两个月时间。</p>
很快。</p>
时间便过去了一周。</p>
这一日,王默刚想码字。</p>
付红推门而入:“阿默,华夏方派来的专机已经到了,拟定下午三点返回华夏。西蒙、罗曼多等大师们都已经陆续前往机场,我们也需要回国了。”</p>
王默道:“雄哥不回?”</p>
付红点头:“是的,雄哥在这边还有许多要事处理,估计他还需要半个月时间才能回去。”</p>
“好!”</p>
王默知道袁雄事务繁忙,给袁雄打了个电话,便收拾东西跟着付红启程回国。</p>
刚开始他们还想着低调。</p>
奈何王默此刻的名气早已今非昔比,几乎每天都有一堆狗仔队在酒店下面蹲守。再加上西蒙、罗曼多等一行人实在太过于耀眼。</p>
所以,只是短短时间,新闻就爆出来了。</p>
【西蒙、罗曼多等二十多名音乐界最顶级的大佬一起跟着王默前往华夏,华夏派专机不远万里亲自接送。】</p>
这个消息传承,登时一片惊呼声。</p>
“我的天!这么多音乐大师去华夏?”</p>
“什么情况?”</p>
“他们都被华夏收买了吗?”</p>
“不管怎样,如此多的音乐大佬前往华夏,对华夏的音乐界定然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p>
音乐界几乎掀起地震。</p>
不论西蒙他们是带着什么目的前往华夏,可业内都明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华夏音乐文化将会一飞冲天,再加上“音乐之乡”的荣誉加持,华夏妥妥的要变成音乐王国了。</p>
一日后,飞机平稳降落在魔都机场。</p>
打开舱门,一股新鲜的空气一年扑来。</p>
“还是祖国好啊。”</p>
王默深深呼吸了几口,心中感慨。</p>
出国一个多月的他终于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p>
接下来,他腾出了三天时间陪伴着一群音乐界的老头子逛遍了魔都的各大标志性地方。直到三天后,这些大佬被央视请到了京城去采访,王默才空出时间。</p>
“嗯?”</p>
休息下来的王默忽然想起一件事:“我都将《一碗清汤荞麦面》投给书阁快一周时间了,怎么还没有回音?不会被某个编辑毙掉了稿子吧?”</p>
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王默还是有些忐忑。</p>
毕竟编辑不是万能的,有时候看走眼也不是不可能。</p>
“算了,再等两三天。若是十天后还没有回应,我就将它投给《墨海》。”</p>
王默暗道。</p>
届时,《书阁》就不要怪自己了。</p>
……</p>
当王默心中腹诽的时候。</p>
遥远的英吉丽,坐落在伦敦的书阁杂志社总部,此刻编辑部的上上下下正忙碌一片。</p>
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四月中旬。</p>
一般来说,在四月二十号之前,编辑部就需要将五月份的《书阁》内容全部确定好,然后送给出版社,争取在二十五号之前确定五月的杂志月刊,并且进行全球铺货。然后在五月一号的时候能让全世界所有的《书阁》读者购买到最新一个月的月刊。</p>
可这一次。</p>
总编梅尔文却看着眼前的稿子,眉头紧皱:“这就是你们确定的,五月份要刊登的十部短篇小说?”</p>
旁边,几名主编心中忐忑,点了点头。</p>
梅尔文见大家的表情,摇摇头叹气:“你们别紧张,我并没有说你们工作失职。只是我认为这几篇小说,较之过去几个月的稿子,几乎没有多少新意。当然,它们的水准依然不错,可架不住读者审美疲劳啊。”</p>
顿了顿。</p>
梅尔文随手拿起一片稿子,指着它道:“你看这篇《门后的秘密》,我在过去一年中至少看到了十个类似的创意,全都是讽刺拜金主义的。虽然它是著名小说家杰森的作品,文笔也在线,剧情也有一定的创新。但读者们看了十个八个类似的短篇,你觉得他们还会觉得有新意吗?”</p>
几名主编摊了摊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