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周报(1 / 1)

回明 无辜的虫子 1557 字 2022-09-04

原来以为已经体会到朱元璋的强悍,但是随着自己负责具体事务的增多,慢慢的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看着年近七十的朱元璋还是没日没夜、有条不紊的审阅自己已经批复的奏折,朱允炆打心眼里感到钦佩。

而自己的速度,却好像赶不上老朱的审阅,每每内宦来文华殿催促皇太孙批复过的奏折,朱允炆就生出一种无力的感觉,海关建衙、修改大明律、大明宝钞、《大明百农》编撰、断刑狱之事等等明面上的事务已经让他无暇分身,而在私下,六艺书院的全部完工的招生事宜、内厂的建设、处理收集过来的各种情报,甚至是皇庄之内新作物的生产都要他来做一个了断。

经过两年的运作,内厂现在已经发展到正式编制近万人,按照当初杨杰的建议,利用张定边提供的宝藏作为后盾,向朱元璋奏请接手工部建于江东诸门外十五座酒肆,为避免别人注意,其中选择鹤鸣、醉仙、讴歌、鼓腹、来宾、重泽等酒肆作为发展根本,在大明各个重镇建立分号,内置内厂人员以收集民间的消息。如今,暗中由东宫操控的酒楼,在全国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余座。

再以海关衙门所置人员收集商贾消息,两手同时抓起,但同时都是比较浩荡的工程,要不是在强权的推动下,在朱允炆的后世,恐怕连各种手续两年也办不下来。

所以朱允炆感觉到太快了,每天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半山园的情报,再经过分析筛选后送至东宫,如雪花似的繁多,要不是杨蝶心细,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按照轻重缓急标识,然后在交与丁志方、王省、郑华为首的七人参谋小组过滤,每隔三日总结出卷宗送至观文阁内供皇太孙参阅。恐怕朱允炆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光是看情报可以度日了。

于是,开始怀念后世有电脑的日子,因为固定朱允炆的生活已经进入了程序化阶段,每日固定的时间在朱元璋所派遣的六部官员的协助下批阅各地公文、奏折。固定的时间听取各司的汇报,固定的时间接收内厂传来的情报。固定的时间……。

朱允炆感到自己像一只木偶似得,被各种丝线牵来扯去,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张,虽然时而也有大权在握的快感,但更多的还是一个字——“累”,不禁有些注意朱元璋的每日生活安排是怎么样的,这个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是怎么做到劳逸结合,在如此繁忙的政务中还生了三十多个子女,而自己只是分担了其中一部分便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在朱元璋的安排下,朱允炆现在已经有了正妃马氏,和三个侧妃。其中包括冯胜的孙女维盈,小维虽然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原谅,不计较其假作怀孕的罪过,但是和杨蝶一样,始终没有被宗人府纳入视线,两人一个在半山园主持内厂参谋处,一个在皇庄之内种田,就算是朱允炆百般暗示,曾经为宗人府经历的卓敬还是劝说其不要过于心急,以免害了小维和杨蝶二人。

没有办法,一边心里骂着后世肥皂剧中那些戏说,一边心怀些许愧疚,不定时以巡视农务去钟山和二人相会,倒是也其乐融融。两人中,杨蝶懂事、小维无邪,倒是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只是朱允炆愈加进入到了自己大明储君的角色之中,没有一点来自后世一夫一妻的觉悟,堂而皇之的玩起了暧mei。

而经过大明宝钞改版之事后,东宫又进入了蛰伏的阶段,因为朱允炆感觉到事情进展的太快,自己已经把握不住,要慢慢的消化近两年来的成果。

洪武二十九年来临,在此期间,经过他的迂回,朱元璋终于松口,调刘三吾进京筹备洪武三十年的秋闱,酌方孝孺即日赴苏州,以浙江学政身份督导六艺学院。终于达到了将方孝孺调至南京周边,以便随时启用。但不知如此一来,却将刘三吾推进了火坑,不过这是后话了。

大明通行宝钞新版的发行,在朱允炆的策划,朱元璋的威压下,进展颇为顺利,新版宝钞难以仿造是一个原因,而皇帝的果断杀伐,却成为了主流,既然决心让朱元璋当这个恶人,所以,在东宫内厂广泛收集情报的基础上,朱允炆刻意引导着皇帝的思路,一时之间,两淮、江南境内鸡飞狗跳。

在严令下,曾经有一些村庄,壮丁皆被抓往官府治罪,然后就再无消息,而后,接踵而来的就是整村的人被留于岭南、大理等地,永不得返乡,因为有人曾经利用新钞、旧钱交替之际浑水摸鱼,按照发行新钞时的严令,但凡涉及伪造宝钞之地,当事人处死,以里为单位的居民皆要充军边塞,以补偿其知情不报的罪责。

全国摄于皇帝的威严,无不大恐,再则伪造艰难,短时间内居然控制了宝钞贬值的速度,开始往良性发展。

洪武二十九年开春,天下士子聚拢个州府,然后经过筛选后赶赴京师准备秋考,南京城内逐渐热闹起来,朱允炆趁机奏报皇帝,调海关江南治所少卿解缙进入京师为翰林待诏,御国子监生员三十人按照每七日为一循环,筹办《大明周报》,朱元璋允之。

鉴于百姓识字之人少、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朱允炆想了近三年的报纸终于成行,虽然只是在京畿之地暂时刊发,但是他相信,在洪武三十年的秋考之前,天下士子汇聚京师,利用这一先决条件培养市场,首先坚定报纸在士子心目中的分量,而后,在通过海关和今后建立起的交通渠道发行,肯定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报纸是朱允炆最想控制的东西,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的大明,纸质传媒是zhan有绝对优势的,铅活字印刷机无疑是报纸坚强的后盾。

天下士子汇聚京师,虽然对于全国的读书人还算是少数,但是总归都是各地方的精英,这些人,最多也只有百分之一二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而剩下的人如果科举后返乡,对于报纸的宣传那是有绝对影响力的,更何况,在朱允炆的内心深处,还准备招募一些落第的士子,往各自家乡省会处设立《大明周报》分馆。有了一年的熏陶,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如果不去做的话,那他可真枉费了穿越回大明几年的磨练。

但这个时代能够识文断句的人毕竟还是不多,所有东宫从属对于报纸销量的前景并不是很看好。但不管怎么样,身为大明储君的朱允炆不用去计较报纸盈亏与否,在他的心目中,就算是赔钱赚吆喝,也要在自己登基之前将报纸的声势巩固起来。

到时,报纸就是整个大明的舆论导向,无论削藩与否,对于各地方都是一种约束,至少这样可以聚拢大批士子的眼神,其上再刊载一些朝廷的各项政策法令、各地的一些新闻和民间读书人写的一些文章。

在弘扬朝廷政令的同时,则可以通过发表士子的文章来揣测其对国家治理政策的一些看法,也可以让朝廷能够从侧面知道这些法令在各地执行的效果,虽难免有些牢骚之言,但如果朝廷派官员干预,就会最大的程度上杜绝这种攀诬的现象。

“这样可以使朝廷平添了无数在民间的无冕御史……。”这一条是朱允炆奏报时最能打动朱元璋的一条,当初他御批《大诰》,开启民诉官吏的先河,让户部彻查天下粮田,任命拥有土地多的大户充当粮长,代替官员行使收税的权力,还有就是于各州县及乡之里社设立申明亭,凡民间应有词状,许耆老里长准受于本亭剖理。这一切目的不也正是如此吗?

现在又多了读书人在朝野之间行使这不用发俸禄的职责,朱元璋是绝对不会反对的,而且,中间的相互制约,将会更加严密。

对于皇太孙近一两年的表现,朱元璋感到由衷的高兴,本来以为孙儿羸弱,且性格趋向文人士子,害怕到时不堪托付国事,但是看现在的表现,他感到有些放心。

如果当初立皇太孙为了平衡秦、晋、燕王等儿子的互相窥视,为了怜惜长子的早逝,为了自己心爱的孙儿等诸多原因的话,那么现在他可以十分的安心的放手孙儿去做一些事情,为以后的登基打算了。

却不知朱允炆本来就从后世的历史书上熟知了老朱的性格,自从江南回京师之后,所吩咐诸事无一不先考虑他这个皇祖父的想法,所以才能凡事达到他的满意,不过这些对于朱元璋已经无所谓了,从他对内厂的态度上看,纵容,也许是使孙儿迅速长成的一个办法。只要不触及自己的底限,他也愿意在御花园的玻璃大棚内自寻其乐。

但是,却忘了当初四子朱棣在他眼前晃动的影子,也忘了当初曾经在那一刹间起过的念头,殊不知,此刻北方的燕王府,却到处都是燕王暴躁的徘徊,父皇如今的表现,已经彻底让朱棣死了那颗曾经躁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