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用人不疑
看着不时闪着火星的纸灰,楚铮却并没有急着起身,手中的火杆仍在里面拨弄着,两耳却悄然竖起,倾听着双亲的动静。
似过了许久一般,楚名棠声音终于响起:“铮儿,你先去前院等候,为父与你娘有事相商。”
楚夫人也道:“铮儿你还没吃早饭吧,娘已吩咐春梅熬了罐米粥,先去吃吧。”
楚铮缓缓站了起来,躬身道:“是。父亲,娘,孩儿告退。”
楚铮走后,楚名棠夫妇相互看了一眼,均叹了口气。楚夫人将案上早已冷却的茶水倒掉,重新为楚名棠泡了一盏,道:“夫君,这储妃……武媚娘之事,该如何是好?”
楚名棠端起茶盏,沉吟片刻,道:“武媚娘之事,归根结底还是在铮儿身上,当初是铮儿将她安排入宫内,期间又道这女子起了异心,为夫还真信了,却不想他二人将前储君都毒杀了,为夫实是始料不及。”
楚夫人轻笑道:“这就不必怪罪铮儿了吧,储君不死,朝中又怎会有现今安定之局。”
对于这点楚名棠早已默认,道:“为夫曾以为,铮儿做事一向还算缜密,照理来说应已将这武媚娘除去,不会留下隐患。可渐渐发现这小子似乎又在玩火,数月过去了,武媚娘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渐渐成了为夫心头一根利刺。”
楚夫人听着觉得有些不对,有心为楚铮辩解,可一时又不知该说何是好。
夫妇二人就这般沉默着,楚名棠手中这盏茶不知不觉已喝完,忽喃喃说道:“可如今看来,这武媚娘或许当真有可用之处。”
楚夫人没有听清:“什么?”
楚名棠将茶盏往案上一搁,起身来回踱了几步,道:“夫人,你可知为夫自任太尉以来,最为头痛之事是什么?”
夫妇二人相濡与共数十年,楚夫人对此当然一清二楚,道:“夫君最为头痛之事乃门下子弟并无可真正担当重任者,这些年来,楚家在朝中可说只靠夫君一人支撑,就连现礼部尚书楚名南,能担当此职也不是惯性使然,真论才能恐怕还不及刑部方令白。唯一可帮到夫君的,也只有铮儿了。”
“夫人所言甚是。”楚名棠道,“为夫接任楚家宗主后,才渐渐明白当年大伯将宗主之位传于一旁系子弟,实是无奈之举,楚家的没落并非只是一时流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这本不足为奇。细数历朝历代,权倾朝野的世家又有几个能长久的。”楚夫人道,“大赵开国之初九大世家中,董家权势最强,楚王两家只排在中游。董程之乱后,楚家在夫君太祖父梓澜公整治下,一跃成为本朝各世家之首。之后两位宗主均可称之为傲世之材,只是可惜呀……”
楚夫人笑得有些幸灾乐祸:“家族与宗主过于强势了,族中子弟却逐渐没了进取心,反正个人的仕途都由族内长者来操心,只要不是痴呆疯傻,每人都会有个不错的官职。反倒是我们王家,若想在族中出人投地,唯有靠以性命拼来的军功,就算那些方家子弟,这些年来亦是卧薪尝胆,或日夜苦读经书,或效仿我王家边疆从军,终于出了方令信和方令明两兄弟,一为当朝相国,一为西线大营统领,方家至此可与我楚王两家平起平坐。想当年妾身年少时,京城里最看不起的就是你们楚家子弟,一个个学问不高,偏还装成风流才子纠缠妾身……”
楚名棠连咳数声,楚夫人却毫不在乎:“妾身说的是上京楚家子弟,与夫君又无关。当年啊,若非遇见夫君你,妾身才不会入楚家门呢,说不定早嫁于……”
楚夫人拨弄着手指,看似正细数着当年京城那群俊雅少年。楚名棠忍无可忍,黑着脸道:“不就是方令明么,还有何人?你我大婚时他也不入内道贺,只堵在楚府门外,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
楚夫人心中暗自偷乐,嘴里却绝不承认:“纯属谣言。这方令明整个如一锯嘴葫芦,妾身说十句他也憋不出一句来,怎会看上他。”
“那他为何不久便弃文从军,跑去西线了?”
楚夫人白了夫君一眼:“他去西线,又与妾身何干了?”
楚名棠气结,楚夫人忙道:“怎么说到这等旧事去了,还是言归正传吧。”
楚名棠哼了一声,也不知是谁先说着说着就提起旧事了。
“楚家的衰败,其实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渐渐显现,”楚夫人整理下思路继续说道,“当时方令信接任相国之位已是大势所趋,可你大伯此人,平生最为自负,以为有自己在暗中主持大局,对付方令信不在话下。可真待到先王与方令信联手,逼得楚家节节败退时,你大伯才发现上京楚家已无人可与之相抗衡了,若不是家父念及两家渊源,关键时刻几次暗中出手相助,恐怕楚家已支撑不到夫君进京之日了。”
楚夫人说到这里仍心有怨气:“当初妾身还不知楚王两家之间渊源,一心想助父亲对付你大伯。为此还制定了不少计策,父亲看了当面大为赞赏,背后也不知被他扔哪去了。不过你大伯数次历险之后,也终于痛定思痛,对楚名亭不再抱何期望,决意将宗主之位传于夫君,也总算他做对了一事。”
楚名棠听夫人将伯父楚天放说得颇为不堪,摇了摇头,道:“夫人,大伯他老人家年轻时虽有些自负,可其胸襟之广连为夫也自认远远不及。”
见夫人有些不服,楚名棠缓缓说道:“大伯他老人家将宗主之位传于为夫,确属无奈之举,且其中还有岳父大人相劝之功。不过夫人可知为夫自任太尉以来,得助力最大者并非铮儿,而是大伯他老人家。”
楚夫人微感惊奇:“愿闻其详。”
“大伯退隐后不久就将原上京楚家一系子弟尽数迁往幽州,连二伯也给驱走了。这几年他老人家虽一直隐居于楚府西院内,但暗中仍管理着宗族之事,为夫毕竟出身旁系,族中心怀不服者为数不少,对这些人等大伯毫不留情加以打压。这些年来为夫从未受过族人牵制,原因便在于此了。”
楚夫人愣了会儿,不禁问道:“这么说来,东州郡的楚天云、徐州郡的楚天庆等人突然离奇暴毙,难道是大伯所为?”当年楚天放将鹰堂交出时有言在先,楚夫人出身王家,不得干预楚氏一族的内事,楚夫人一直谨守此诺,因而对此所知甚少。
楚名棠点点头:“不错,是大伯吩咐李长笑和陆伯春两位老供奉所为,并由他老人家出面,将此事通报至楚家九大执事长老,从此族内再无人胆敢违抗为夫之命,即便幽州楚名亭亦不例外。”楚名棠所说这些均属实,楚天放退隐后已经看开了,知道唯有楚名棠在,楚氏一族方可保平安,虽然那些被打压流放之人中,有自己的嫡子亲孙,但他们至少可保一生衣食无忧,总比家破人亡要好得多。
楚夫人恍然:“妾身时常听闻有各地楚氏族人来拜见大伯,一直心存疑虑,今日听夫君如此一说,方知是错怪他老人家了。这几日妾身抽空去西院拜见,顺便与大伯聊聊寿辰之事。”
楚名棠道:“将铮儿也带去吧,大伯一直对他称赞有加,尤其此次北疆之事,更是把铮儿夸到天上去了。”
楚夫人笑道:“那是自然,这一老一小聊起来肯定投机……对了,说了这么多楚氏一族内事,与武媚娘又何干了?”
“这段时日为夫一直在考虑一事,”楚名棠道,“铮儿既是回京了,那北疆应何人来主持大局?为夫原本钟意原儿,可如今看来,实让为夫大失所望,不仅性情莽撞,而且内外不分,即便比轩儿来亦是远远不及。”
楚夫人长叹一声:“这孩子……莫说夫君,连妾身亦对他很不放心。要不,将楚洛水调往北疆?”
楚名棠摇了摇头:“南线乃我楚家在军中之根本,洛水接任南线大营统领几乎已成定局,若此时离开,岂不前功尽弃?”
楚夫人觉得夫君所言在理,可抛开楚洛水,思来想去,楚氏一族内还真无人可用。
“那,轩儿……”
楚夫人话方出口,就被楚名棠挥手打断:“决无可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楚夫人气道,“那就依铮儿所书,用武媚娘吧。”
楚名棠微微一笑:“有何不可?”
楚夫人愣住了,半天才道:“夫君此言当真?”
楚名棠并没有很快回答,过了会儿才道:“这几年铮儿成长太快了,快得为夫都有些措手不及。当初驱长立幼,为夫只是觉得铮儿年纪虽小,但较轩儿更具潜力,是为了长远打算。可没想到这孩子不到半年就将鹰堂彻底掌控在手,很快成为为夫的左膀右臂。大伯主内,铮儿对外,正由他二人相助,为夫才可安心朝堂之事。不过正因为这孩子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对他管教过于严厉了,有些事他亦不敢与为夫商量,自作主张,如擅杀储君和此次北疆之事。再这么下去,为夫担心总有一天他会闯出更大的祸事来,唯今之计,要么当机立断,废去铮儿鹰堂堂主之位……”
楚夫人大惊失色:“夫君,万万不可。”
楚名棠笑道:“夫人放心,莫说是你,就是为夫自己亦是不舍啊,自毁长城历来是亡国败家之先兆,为夫不会那么愚蠢的。”
楚夫人嗔怪道:“妾身都让你吓死了。”
楚名棠笑意敛去,断然道:“既然你我都不舍得废去铮儿,那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无需再犹豫。铮儿既是说武媚娘可用,为夫就敢用,他既是说能隐匿武媚娘身份,为夫就信他!不仅信他,还可尽力助他,父子齐心,定胜过彼此猜忌。不就是一个毒杀储君的储妃娘娘么,杀储之心为夫早已有之,只不过让铮儿无意间代劳罢了。”
楚夫人站起身来,裣衽一礼:“夫君胸襟之宽广,妾身佩服之至。”
楚名棠将夫人扶起:“为夫只是效仿大伯而已。其实铮儿杀储之事,为夫处置亦有不当,你我始终仍将他当孩童看待,从未与他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因而引起诸多不必要的猜疑。不过此次之后,铮儿不可再有事隐瞒为夫,待到需我这做父亲的替他收拾烂摊子时才吞吞吐吐讲出实情,此等情形决不可再次出现。”
楚夫人亦肃然道:“那是自然,否则妾身也绝饶不了铮儿。”
楚名棠点点头,道:“那北疆之事就如此定下,原儿在明,就当一摆设吧,暗中则由武媚娘主持大局,她身为柔然族圣女,这一身份对我大赵极其有利,今后至少十年内,我朝对北方柔然诸部主要以安抚为主,不过也不能让他们太过安定了,隔个一年半载就挑动些小骚乱,照铮儿绢书所写,对武媚娘的‘媚惑众生’来说,这不过举手之劳。”
楚夫人似想到了什么,忽一笑道:“夫君此次大胆启用武媚娘,是否亦是因为有了巧彤这先例的缘故吧。”
楚名棠坦承道:“不错,巧彤与成奉之已成为夫属下最得力之人,铮儿对武媚娘如此盛赞,想必这女子不在苏巧彤之下。嗯……武媚娘的身份还需瞒过原儿,若不然以这混小子的性子,不知会做出何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