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十六计(1 / 2)

(),

郭嘉放下竹签,直接站起身向外走去:“随我去迎接公子。”

毕竟这是曹操、荀彧和自己一起商议出的计策,曹彰竟然看穿,这份头脑和心智又怎能不让郭嘉心惊?

他此时来找自己,必有深意,郭嘉不敢有丝毫怠慢了。

郭嘉来到门前向曹彰笑着施礼:“子文公子驾到,未曾远迎,还望公子恕罪。”

曹彰赶忙也躬身还礼:“军师祭酒客气了,曹彰冒昧前来,还有劳您出迎,惶恐之至。”

郭嘉摆手相请:“公子客气了,请入内说话。”

两人一起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

“公子今日来找我有何贵干,这欲擒故纵四字,又是何意?”郭嘉故意装着糊涂。

曹彰微笑回应:“我在家中研习古往今来的兵书、战策,心有所感,整理之后,将其归纳为三十六计,今日拜访,是想请军师祭酒指点一二。”

“三十六计?”郭嘉听了曹彰的话大为疑惑。

曹彰不喜读书是出了名的,他居然能去研习兵书、战策,还写出来一个三十六计?

曹彰从怀中取出一个竹简,送到郭嘉面前:“请军师祭酒过目。”

郭嘉接过竹简展开,认真的看了起来。

曹彰面带微笑,静静地看着郭嘉。

他经过冷静思考,猜出了曹操宣布案子终结,不再追究的真实用意——就是为了麻痹曹丕,引他露出更多的破绽。

这件事由郭嘉来宣布,也就意味着是由他来负责。

曹彰本就有结交曹操身边谋臣的想法,这无疑是给了他一个接近郭嘉,展示自己的机会。

郭嘉乃是奇才,“奉孝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就是对他能力的认可。

想要得到郭嘉认可,光凭着能看穿他们“欲擒故纵”显然不够。必须要展露更多过人之处,才能让郭嘉承认自己的能力,在曹操面前支持自己。

郭嘉身为军师,必定对兵法、战策感兴趣。《孙子兵法》、《六韬》这些典籍他肯定烂熟于心,唯有拿出他不了解的战策,才能成功。

曹彰最终决定将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在后世广为流传的《三十六计》整理出来送给郭嘉。

“我这三十六计,每六计为一套,共计六套。”

“我分别取了名字,分别是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

“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

曹彰见郭嘉看着竹简,简单地向他做着介绍。

郭嘉耳朵听着曹彰的讲解,眼睛看着竹简上详细的对于每套计策的介绍。

“胜战者,共有六计,分别是: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和声东击西。”

“乃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是君御臣、大国御小国的战术。”郭嘉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小声地念叨着。

“不错,昔日青州黄巾围攻北海孔融,太史慈为报答孔融养母之恩,决定突破重围去搬救兵。”

“他每日带着亲兵出城在黄巾军营前练习骑射,久而久之,对方习以为常,也就放松了对他的戒备。”

“太史慈突然行动,冲破重围,请来救兵,才解了北海之围,他用的就是瞒天过海。”……

曹彰顺着郭嘉的话,举起实例对每一计进行着细化解释。

他做足了功课,将诸如空城计等尚未发生实例的计策,也做了巧妙的解答,所以并没有出现穿帮的情况。

郭嘉一计一计的听着,其中的精妙变化,听得他是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