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天生的求道者!(1 / 2)

“贫道的看法么”

面对李慕玄的问题,天师张静清低头沉吟了一会。

在修行界中,三一门的底蕴虽然比不上天师府,但也勉强算是大门派,而左若童又是绝顶之一,因此他曾特地了解过逆生三重这门功法。

随即,他开口说道:“贵派逆生三重这门功法。”

“在各派性命双修的功法中。”

“算是名列前茅的了。”

“尤其是在命功上,堪称顶尖法门,甚至能做到断肢重连的地步。”

“论起养身固命,别说是我天师府的金光咒、五雷正法,就是天下其他大门派,恐怕也无法超过逆生三重。”

“至于重返先天一炁”

说到关键处,张静清声音戛然而止,目光盯着面前的李慕玄。

约过了数个呼吸方才继续。

“虽然修行本就是夺一线生机,窃天地造化,但生死乃人之常理,这是无法逃脱的事,理应坦然接受才对。”

“而以你的心性、天赋。”

“再过个十几载光阴,世上能与你匹敌的恐怕没有几人。”

“或许你不在意这种虚名,但到了那个时,有此修为在,只要不跟洋人的军队正面交战,基本上没有可以威胁到伱性命的存在,你可以追求世上很多东西。”

“何必执着于重返先天一炁,亦或者贪图于长生呢”

张静清开口。

没有直接回答重返先天一炁的事。

而是劝李慕玄打消念头。

认为他这个年纪。

想要重返先天一炁,十有是想长生久视,亦或者追求力量。

而如果是抱着这种念头,基本上是别想再进一步,而且就算进了一步,所求的东西,也未必是他真正想要的。

其后果和代价。

可能也是他所无法承受的。

“前辈。”

此时,李慕玄抬目看向天师,语气格外认真,“长生非我愿。”

“重返先天一炁,也只是我求道的一个阶段,晚辈所求的是看清自己及世上一切真相,性命不被任何事物束缚左右。”

“若不能得此二者。”

“即便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光照万古,长生不朽。”

“对晚辈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

话音落下。

张静清的表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这后生不是在开玩笑吧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贫道还是跟你谈谈重返先天一炁的事情吧。

这愿望。

可比重返先天一炁要难多了。

成仙都比这简单!

单说前者,求自身及万事万物之真相,这不就等于全知么

而后者,性命不被任何事物束缚,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思想和身体上绝对的超脱,打破一切规则,这不是全能么

全知全能。

哪怕是仙人也做不到啊!

想到这。

天师张静清抽了抽嘴角。

看着眼前双眸透亮,神情认真的李慕玄,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后生,假如说你用尽一生追逐,结果发现这条路永无止境,根本不可能达到呢”

“要知道,这天底下除了道以外,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你难道不会觉得荒废了一生么”

“为什么会觉得荒废”

李慕玄开口道:“竭尽全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难道不快乐么”

“至于说前路永无止境,那就说明前面有路,有路就要继续走下去,不走下去,谁知道能不能走到尽头,抵达终点”

“那要是前面没路呢”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了路,总有人要开辟道路,为什么不能是我”

“”

听到回答,张静清一时有些语塞。

他这辈子自忖见过不少修行者中的激进派,为了成仙不择手段,但跟眼前这孩子比起来,这些人全部都是保守派。

当然,这不是说李慕玄没有下限。

而是他这颗求道之心。

太过纯粹了。

简直就是天生的求道者!

至于说眼前这孩子将来会不会改变主意,放下求真、超脱的心思。

以张静清几十年观人的阅历,其他人可能会因为看不到尽头而放弃。

但李慕玄这人却不会,要问具体原因,他也说不清楚,非要强说的话,那就是这人给他一种很纯粹的感觉。

想到这里。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接着回答道:“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

“贫道只能告诉你,逆生三重的步子迈大了,或者说路出了点问题,需要调整方向或补齐不足,再深问的话,贫道也没办法回答你。”

“晚辈多谢天师。”

听到这话,李慕玄抱拳行礼。

相比于上次的回答。

这次算是有了相对清晰的指引,至少天师给出了两个解决方向。

虽然没有具体说出来,但日后发现问题真正所在时,从一到二三四,总比从无到有要省事的多。

“后生,还有其他事情要请教么”

张静清此时下意识询问道。

“有。”

李慕玄点头。

“你还真有事情”

张静清心中暗忖一声,但话已经说出口,只能坐在这听完。

同时希望别跟第一个问题一样。

否则那可就不好回答了。

正想着。

李慕玄的声音响起。

“前辈,我派逆生三重的问题,是不是跟元神有关”

话音落下。

张静清抬头看天,没有回答。

见状,李慕玄继续问道:“那若是晚辈尝试用消除阴魄的阳神之法,来补足逆生三重,是否可行呢”

张静清依旧闭口不言。

“那晚辈就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了。”

李慕玄表情认真道:“为什么各门各派只有开派祖师才能成仙”

“后人还有机会成仙么”

“”

听到这话,张静清无奈的叹了口气,但这次却给出了回答。

“祖师也是靠着前人经验才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