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涿郡屠夫,可敢一战(1 / 1)

在开战前,昌义之其实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敌军有五万之数,而己方军队只有五千,他并没有自信可以守多久。

只是,当范阳城攻防战开始之后,昌义之才真正知道自己的防守能力,是有多么的强,况且,柳海天的实力,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大。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昌义之仅仅靠着石弹、雷石、滚木等守城物资就将这些黄巾军,打的那是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大幅度杀伤黄巾军,昌义之甚至还将全城军民的粪便都收集起来,大锅进行煮沸,最后制作成金汁用以守城。

虽然金汁的味道很恶心,一闻到那个味道就让人想呕吐,但不得不说,这玩意恶心归恶心,但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守城利器,黄巾军能够遭受如此损失,金汁就占据了很大的功劳。

再加上,范阳城曾经作为涿郡的郡城,也是城高墙厚的存在,黄巾军在攻城中所付出的代价,绝对不是一个惨重就可以形容。

也正是因此,柳海天见识到了昌义之恐怖的防守能力,他自认也是熟读兵书战策,可是在这次的攻城战中,却是一点都发挥不出来。

通过这次战斗,也让昌义之信心大涨,就看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的防守能力这么强,面对柳海天的猛攻他完全就是游刃有余。

即便是人数处于劣势,他也能凭借城池的坚固,外加自己的指挥能力,给与敌人重大打击。

而柳海天见昌义之对防守,居然如此的难缠,当即选择拿人命来填补,也正是因为如此,短短三天的范阳城攻防战,黄巾军光是攻城的损失,就达到足足九千,减员将近百分之二十。

若是继续下去的话,柳海天真的会担心,眼前的范阳城还没有打下来,黄巾军自己就自乱阵脚,大军出现生怯、惧战、畏战等问题。

所以说,对于张仁愿大军的到来,他反而是如释重负,因为他有理由撤退了,他这是为了大局、为了保障军队而撤退的,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出来。

范阳城攻防战,汉军伤亡数字达到一千二,如果再加上之前的数场大战,范阳五千守军共计伤亡了近两千众,如今还剩下三千多人。

就算是昌义之再厉害,久守之下也必定会输,毕竟黄巾军的人数可是十几万之众,而且这还只是涿郡的黄巾军。

看到战损报告后,张仁愿莫名松了一口气,柳海天的能力确实值得看中,但也仅仅是看重,还没有达到忌惮的地步。

毕竟,以十倍之敌攻城,最后还打出九比一的战绩,尽管有昌义之守城能力强大的原因,但也说明了柳海天的能力,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强大。

但这并不代表,柳海天的实力就弱,从他这些日子对涿郡百姓的安排,就足以说明他最擅长的还是内政,军事只是他的爱好罢了。

对张仁愿来说,一个只会打仗的名将不可怕,但一个会打仗、还会处理民生的名将,那就真的可怕了。

昌义之所部人马,现在只有三千多人,而张仁愿率领的援军有一万七千人,双方会师之后的人数达到了两万。

如果柳海天不撤退的话,他会直接动用这两万大军,与柳海天的五万大军硬碰硬对决,就算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尽早除掉柳海天这个大患。

只可惜,柳海天不傻,古隆贤和张克亮都认怂了,他自然不会傻乎乎留下来死磕,汉军的战力还是不可小觑的,无论此战的胜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柳海天来说都太大了。

况且,在古隆贤和张克亮二人的误导下,柳海天以为张仁愿这次带来的援军,有两万五千人,若是再加上昌义之的范阳守军,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他这五万黄巾军必败,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为了安全起见,柳海天自然不敢不撤军了。

只不过,令柳海天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张仁愿在救下昌义之的兵马后,居然没有派兵留下来,反而是主动放弃了范阳城,带着城中能够带着的东西,全军堂而皇之的撤往了涿县县城。

…………

“柳渠帅,张仁愿这厮…究竟想要干什么?”张克亮顿时忍不住问道,他本来就是一个藏不住话的人,当场就提出来了。

柳海天也是陷入沉思之中,不知为何,他总是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于是便询问事情经过,因为他实在是不相信,张仁愿可以做到预判他行动的地步。

他要是真可以做到这些,他们这些人还会在这蹦哒?

随着古隆贤和张克亮,讲述几日前事情的经过后,柳海天哪里还不知道,他们这两个蠢货,中了张仁愿的疑兵之计了。

一旦撤出范阳城,汉军互为犄角之势的优势,将会彻底失去,因为就连范阳的守军都撤走了,剩下的另一座城池,不可能还会留有兵马守护。

到时,汉军就剩下涿县这一座孤城。

可即便如此,张仁愿依然选择这样做,那就有他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柳海天大概也知道了,那就是他现在拥有的兵力不多,不足以这样分散布置。

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集结大军前往涿县县城,将整个涿县县城包围起来,一战消灭这支汉军。

就在柳海天合兵一处,准备兵进涿县县城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张角派人传来的消息,为了尽快拿下幽州南部,张角还从冀州战场将葛荣调过来,并让他率领五万黄巾军支援。

葛荣,北魏六镇大起义的领军人物,在乱世中率众起义,反抗北魏统治者的压迫,也算得上一位乱世豪杰了。

只不过,六镇起义作为他人生最辉煌的阶段,也只是持续了三年多,这导致了他在历史上,只是属于昙花一现的人物,各种记载评论很少。

后世之人有评论说,葛荣为人骄傲自大,虽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对胡汉矛盾的处理上,极其失败。

而且,在其部队中,普遍存在着鲜卑人“欺汉儿”的现象,攻克城池后,还习惯于搞屠杀,保持着野蛮的胡族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