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些部队当时还在向南撤退,不甘心失败的将士,脸上神色萎靡,沿途随行逃避战火的民众,不断地对行军士兵指指点点,冲着士兵发着牢骚,怼着白眼。
可突然之间,一声令下,大军后队变前队。
将士们从开始时的惊愕,慢慢地兴奋起来,随即精神一振,急速奔跑起来。
民众们错愕了,他们张大着嘴巴,愣在当场,不知道应该是继续前行,还是随着军队改向。
终于,有民众开始试探着,将手中不多的吃食,犹豫地递给奔跑的士兵们。
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
士兵们推却着,但架不住涌来的人潮。
许多人,眼眶红了,热泪不可控地迸出。
这一天,等太久了。
……。
战场,永远是勇敢者的游戏。
特别是这种大规模的骑兵对决,就听那如雷霆般震耳欲聋的马蹄声,足以令人陶醉。
双方骑兵,惊慌但期待着,紧张,却又快乐着。
生死系于一线,却还是在期待着,那是杀敌汲取军功,最佳的时刻。
喀喀木指挥从容,他在获悉战袭之后,分兵两路迎敌,甚至还预留了二千后备队。
双方战前兵力的比例是二比一,沈致远的枪骑二,喀喀木一。
也就是说,喀喀木仅以每路三千骑兵迎敌。
这份大气、从容,绝非初入战场的菜鸟,可以比拟的。
可事实也如喀喀木所料。
枪骑短铳的射程,远不如喀喀木的游骑骑弓,相差至少有二十步。
这个距离对于骑兵而言,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可对于两军对决,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因为这个距离差,使得喀喀木游骑可以先人制人,并可以趁着距离,多射一轮箭矢。
好在,双方相对快速的靠近,使得这个距离差的效果减弱了不少。
否则,仅这差距,就可令喀喀木稳赢这仗。
就一个照面,双方落马者就不下千人。
之后,双方随即进入了缠斗,短铳与弓矢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
可骑战术,喀喀木所部满镶黄旗骑兵,确实胜于枪骑,这不是靠一、二年的训练可以抵消的。
就算沈致远当时征募兵员时,也是从北地汉人中遴选,可满、汉血统的分别,无法以地域消散。
这场骑兵对决,从巳时初一直持续到申时末。
枪骑以兵力优势,拼尽全力消耗着喀喀木的游兵。
但局势越来越清晰,胜利的天平,渐渐靠向清军。
这,显然是一次先天不足的偷袭,因为,目标已经改变,既然战术目标都改变了,自然达不到该有的效果。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喀喀木派出的信使足够将后方遭袭的情报,送至凤阳城外的左梦庚手里。
只要左梦庚得到此情报,不用多,派出一队数千人的骑兵,往北面一压,浍水河岸,就会成为这一万多枪骑的殒落墓地。
……。
左梦庚已经接到此报。
他的应对,难得地英明。
左梦庚立即调派出一支六千人的骑兵北向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