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功比博望(2 / 2)

脸谱下的大明 狂风徐徐 1445 字 11个月前

“产量如真的亩产二十石……啧啧,难怪传言陛下欲封爵汪直!”

“一旦推广开,可活万民,此功的确堪比博望侯!”

历史上,红薯是万历年间由海商引入福建,之后徐光启大力推广,可惜那时候天下已然大乱,红薯没能挽救千疮百孔的大明。

直到清朝,红薯才遍地开花,成为救命粮食,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到清朝中期,人口数量呈现爆炸式上涨,可以说红薯对于中国来说,将是农业方面的一个里程碑。

功比博望侯,一点都不夸张。

而且红薯生熟皆可食,易于储藏,甚至还能酿酒,就是后世所谓的“地瓜烧”。

不过,如今刚刚进入中国的红薯,最先被发现的特点是,美味。

随园众人中,论品味美食,首推钱渊,其次是陈有年,他立即笑着说:“亩产二十石,陈某信得过展才,这样吧……待会儿带些回去给……”

“我也带点回去,文长,你嫂子最近牙口不好,只能吃软食。”

“君泽兄,是嫂子牙口不好还是你牙口不好?”

徐渭头大的敲敲桌子,“都省省吧,一共就不到百斤,已经分完了,送到砺庵公府上一部分,剩下的明日送入西苑!”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想推广红薯,户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不说,三个月后南下查验,户部是要出人的。

陆一鹏咳嗽两声,“今日放衙前在都察院撞上了那个兰州的……在背后说,那红薯说不定是毒物,倭寇毒计……”

那个兰州的……众人都知道这是说曾经被钱渊两次踹飞的兰州同年邹应龙,这厮当年攀附徐阶也没捞到什么好位置,被塞进了行人司,直到今年初才转入都察院。

徐渭叹道:“开海禁通商,本朝未有先例,一应事均谨慎小心……其实另有一种作物,亦能亩产数十石,但展才就怕出事,至今未有上报。”

徐渭说的是土豆,土豆也是能活万民的高产量农作物,但一旦发芽就不能食用,有可能腹泻甚至致死。

钱渊令人在台州彭溪镇大量种植,发现农户采食,一旦发现发芽,一般不会食用,其实并没有出现意外。

但钱渊还是没有将土豆报上去,万一出了事,很可能予人借口,初生的通商经不起太多的磨难。

眼看着就要宵禁了,将钱铮送出去,众人不顾徐渭跳脚,让仆人甚至就让随园的护卫各自装了些红薯带走。

门口处,孙铤舔舔嘴唇,低声道:“大哥,我南下吧。”

“想好了?”

“想好了。”孙铤慨然道:“展才已然将路都铺好了,若退缩不前,何以立足随园?”

孙鑨沉默片刻才点头道:“明日去信南京,看父亲如何考量。”

孙铤知道这句话代表孙鑨允许,不禁欣喜道:“展才一人在东南惹出好大风波,据说镇海如飞来一城,这次可亲眼一睹!”

孙家是浙江绍兴人氏,按例不能出任宁波镇海知县,但从孙升一带,孙家定籍于京城,孙鑨、孙铤科举甚至都是参加顺天府乡试的,从这方面来说,去宁波府任职也是能过吏部那一关的。

钱渊这只穿越的蝴蝶引起的风暴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不仅仅影响到东南抗倭,影响到嘉靖帝对开海禁通商的态度,也影响到很多个人的人生轨迹。

历史上的孙铤是庶吉士出身,走的的典型的储相路线,曾任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侍郎,可惜尚未有所作为,壮年病逝。

这一世的孙铤,将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