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2 / 2)

崇祯八年 我爱肥猪猪 1463 字 11个月前

至于游历全国四年,也是让这些小辈们先苦后甜的一种锻炼,对于这些重臣来说这根本不算事,家风严谨的他们并没有宠溺自己孩子的习惯。

经过这八年的打磨和阅历,对自家孩儿也是一种成就和磨练,或许多少年后会造就一大批名留青史的能臣。

而且这种策略对维持家族的长盛不衰有益无害,只要立下家训,子孙后代须当遵守下去,那只要大明不倒,自家的富贵荣华也会长久保持下去。

“圣上之言语发人深省,所举之事例更是令人深思,大明确实已至须变革之时!今有明君在位,正欲励志图强,吾等岂能不全力辅之佐之?老臣愿追随圣上,开创大明万世之基!”

温体仁当仁不让的率先站起躬身行礼后慷慨表态道。

他早就想好了,自家的长子长孙温方年已十四岁,比太子朱慈烺大两岁,作为太子的伴读也能说得过去,现在就要把自己多年的官场经验传授给他,让他学会如何揣摩上意后投其所好。

虽然温方五岁开蒙,家中的西席先生也换了几茬,可在这学问上一直长进太慢,想要通过正经科举入仕怕是很难,那干脆就走另一条路吧,等其他孙辈长大后,说不定就能出个举业上的人才。

关键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温家不能从高层中退出,这样才更有利于整个家族的存续和发展。

温方既然做不成能臣,那就做幸臣好了,全力抱住太子这根大腿。

太子才十二岁,而今上也才不到三旬,自己还能在首辅位子上干个三五年,能致仕后,温侃应该能干出点政绩来了。

只要自己活着,皇帝就会念着旧情,温侃的仕途就会有保障,等皇帝老了,温方已经陪着太子长大了。

太子出国子监游历时,一定要让温方随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意义远胜伴读,到时候自己一定要帮长孙争取到这个机会。

这一系列的举措算下来,温家的富贵在几十年内绝无问题,这几十年还能出不来一个人才吗?

“圣上高瞻远瞩,果非吾等所及!臣赞成太子出宫就学游历之举,臣家中嫡孙已年满十一岁,与太子年龄相仿,且自有聪颖好学,臣愿让其入监伴读,与太子砥砺并行!”

看到被温体仁抢了头筹,心有不甘地次辅王应熊毫不犹豫的倒向了朱由检这边,浑然忘了刚才还在断然反对皇帝所谓的荒唐举动。

虽然他知道自己行将被致仕,但家中两个儿子都不成器,甚至还不如温体仁家,至少老温还有个能勉强拿得出手的次子。

这回他要是致仕回了老家,虽然多年来积攒的银钱、购置的田地足可供数代安享,但要是家里边无人出仕,那真就像皇帝所说的那样,不用多少年,王家也会逐渐衰败下去。

这回既然是皇帝抛出了一个大礼包,那这时候不拼力去抢还等啥?

“老臣实在是愚钝不堪,直至圣上言明此间关窍,老臣方知圣上之一片苦心!老臣收回适才所言,圣上确为不世出之明君,每有策略,必定是挟高屋建瓴之态,行有的放矢之举!臣家中长孙亦是年岁适合,臣愿其为太子之伴读!”

另一名阁臣张至发抱着与王应熊同样的心思,果断地转换了阵营。

“呵呵,卿等切勿心急,朕既定此策,自会体谅诸卿家之境况,并无先来后到之说,诸卿家适龄之血脉子侄均在伴读之列,每家限定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