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2 / 2)

崇祯八年 我爱肥猪猪 1266 字 11个月前

按照这个税率计算的话,只要自己家有相当规模的工坊,雇请工人数超过一定的数量,那么你家的商行每年上缴朝廷的商税几乎会少了一半。

原先一家商行从江南贩运货值一万两银子的货物到京师,俺三十税一计算,需要交纳三百三十两银子的税。

而新税率施行后,只要你有当地官府出具的凭证,证明你名下有达到减税额度的工坊及工人数量,那这一万两银子你只需交二百两,这一趟就可以省下一百三十两银子,也就等于多赚了这笔银子。

这一百多两对于大商户来说看似不多,但这可只是一次少交的税,而那些大商户贩运南北,每次的货值动辄十万八万两不说,次数也不止一次,一年算下来可是好大的一笔收入了。

朱由检相信,这些精明的商人比自己更会算成本,他们肯定会闻风而动,拿出大量的资本来投入到实业当中,去开发更多新颖的产品,然后从中获取更高额的利润。

资本都是嗜血和逐利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朱由检能做的就是尽量引导这些资本,往自己希望看到的方向去投入,推动大明的手工业向前发展。

不知道方以智和郑芝凤回来时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惊喜。

现在的欧洲虽然落后,但平板玻璃的制造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尤其是在法国和英国,都有几十家玻璃工厂,出产的玻璃制品风靡整个欧洲,也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方以智和郑芝凤如果有眼光的话,自然会意识到玻璃的重要性,如果他们能将相关技术和工匠带到大明,那这种新产品足以让大户们争相掏钱购买。

现在大明有些地方只能生产琉璃,并且产量很低,这种产品在朱由检眼中当然是一文不值的废物,所以他并没有让四海商行涉足到这项产业中去。

在把自己的设想详述一遍后,朱由检终于得空喝上几口茶水润润有些发干的嗓子。

由于阁臣们的脑子里并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所以只能在懵懂中将朱由检的指示记录下来,以便回到内阁后再制订如何进行登记和验证的事宜。

接下来的话题便转到了四海商行股权变更上来了。

在朱由检的授意下,现在的四海商行已经进行了业务分拆,把实业与商业分离开来,每年的产值和利润也是单独核算,而不是全部计入到四海商行的总账中去。

这种做法更利于商行内的业务管理,能让朱由检更清楚哪一个行业带来的利润更高,有利于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市场前景更好的行业中。

现在四海商行名下的实业几乎囊括了大明所有产品种类,其中以四海糖业、四海纸业、四海布业、四海瓷业这四种产业为最,每年产生的利润也是最高。

至于新设的四海酒业,由于原料是粮食,所以现在规模不大,所产出的新酒产量很小,虽然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但在粮食问题还没得到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朱由检并没打算迅速提高产量。

这个不急,现在朱由检并不缺银子,酒业利润虽高,但也要条件成熟后再决定它未来的走向。

其他四项利润极高的产业倒是可以进行大规模再投入,因为这几种产品不仅是在国内受到追捧,而且也是赚国外银子的优质产品。

尤其是糖和纸,就算在现有规模上再扩大百倍也同样赚钱。

糖、纸、布,这三项会作为大明未来的支柱产业予以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