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祭(下)(1 / 2)

大燕公子 山中老犬 1601 字 11个月前

在今年刚设置的卫郡,被姬康惦记着的流民问题,极为突出。

这两年来,发生在卫地的战事,始终就没有停息过。

对于卫郡的民众来说,这日子过得就相当艰难了。

民生凋敝,田地荒芜,是卫郡各郡县的真实写照。

燕国朝堂根据卫地的实际状况,加大力度给予“输血”,政策也是很优惠的。

第一年对于民众,免除任何的税收,并免费提供各种农用工具与肥料。对于大战之后的卫地,甚至是粮食、盐、衣物,包括煤炭等民众的日常用品,也是燕国给予无偿提供。

秋收之后,各郡县的官员与民众,都松了口气,并对来年的生活,总算有了期盼。

但没想到今年的雪灾,来得却是这么凶猛。

再加上来自于赵、魏两国的灾民,更是对卫郡雪上加霜。

根据燕国的律制,只要有灾民来,你官府就得管,而且要救济好,不得死人。

这些规定,对于卫郡各地的官员们来说,压力巨大。

卫郡,范城。

进入到十一月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大雪满天飞舞,县城内许多矮小的房屋,冒着一股股的碳烟。

在范城的县衙之内,县令宋绍正着急地询问着一个小吏:

“你说什么?我县的几个边远几个小村,被大雪封路,粮食送不进去。”

这个小吏忙回答道:“是的,县令。今年雪太大了,而且安置的灾民太多,现在大雪封山,我们运送粮食物资的人上不去……”

“行了,行了,别说那么多了。马上去备好车马,本官同你们一起前去。大雪这么大,如果我们救济的人上不去,这些安置在荒废村落里的灾民,不知道要被饿死、冻死多少?”

县令宋绍打断了这个小吏的话语,不耐烦的道。

原先身躯胖胖的宋绍,此时看上去已经瘦了很多。

“诺。”这个小吏忙回答道。

与其他郡县相比,范城安置灾民的房屋是现成的。

因为战乱,范城可谓是十室九空,许多大军经过的村落,都荒芜一片。

面对来自赵、魏两国的灾民,县令宋绍充分利用了这些闲置的村落,稍加修建后,把这些流民安置了起来。

有住的地方了,你还要管这些灾民的吃喝衣穿,以待来年开春。

边远的村落之地,不见人影。这种严寒的天气,没人敢于出来。

在卫郡,通往边远村落的道路,今年根本没有来得及修建,还是过去异常难走的小道。

运送粮食、物资的车马,在前往这些边远村落,行走不通之后,县令宋绍等人,只得亲自身背粮食物资,冒雪前行。

在一个村落之内,村长看到县令宋绍亲自背粮而来,赶紧把宋绍等人迎进屋内。

“县令,这种天气,你怎么亲自来了。这些事,我等来做就行了。”

宋绍喝了口热水,暖了暖身子,面露不悦,对这个村长言道:

“不用说那么多,你尽快把这些粮食、煤炭发放给民众,务必今年冬天不能冻死一个民众。否则,本官必不饶你。”

“县令放心,本村一定不会冻死、饿死一个民众的。”这个村长忙道。

宋绍与身旁的几个小吏,喝了几口热水后,没有停留,出来又朝另一个村落而去。

走了几个村落之后,天色已经渐黑。

凛冽的北风呼啸声中,宋绍与范城的几个小吏,身背着粮食物资,在朝前方被大雪覆盖的村落前行着。

大雪覆盖之下,前方已经看不到任何的道路。

宋绍同身旁的五个小吏,下肢已经埋进了大腿部位,哆哆嗦嗦的前行着。

六个人虽穿着厚厚的毛布衣服,但皆冻得嘴唇发青。

一个小吏朝前方的宋绍言道:

“县……县令,我……我的腿……好像……好像没有知觉了……”

宋绍转身鼓励道:“坚持……坚持会,前方……前方就是……就是村落……”

“好……好的……”这个小吏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