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人心不齐(2 / 2)

大隋第三世 碧海思云 1634 字 11个月前

李建成、李世民心中各自一紧,许久之后,李建成道:“父皇,这个议题实在太大,儿臣一时半会之间,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李世民点头赞同。这个命题实在太大了,在李渊没有抛出自己的想法前,实在无说起。

李渊想了一想,换一种说法道:“我大唐立国以来,国力、军力一日不如一日,你二人可知其中缘故?”

李世民在一旁仔细思考,大唐的确曾有过辉煌,在入主关中之后的一段时间,国力远在隋朝之上,然而失去并州以后,就被隋朝压着打,如果说军力不如人,这也就认了,因为在战争中,李唐就没有赢过一回。但李唐的核心之地并没受创,在得到巴蜀之后,更不缺钱粮,可奇怪的国力、军力居然一日不如一日。他也时常在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又是什么问题让李唐这样快就从巅峰跌落谷底。

而在李世民思考之际,李建成开口道:“儿臣也时常在想这些问题,在儿臣看来,我大唐弊政不在贪官迭出,也不在天灾地变,更不是因为几次兵败,大唐人心不齐才是根源。”

李渊皱眉道:“人心不齐?”

“正是!”李建成点头道。

李建成说道:“这里的人心不齐,不是将士不勇、官员不力,而在于世家和百姓的矛盾!”

“世家和百姓的矛盾?”李世民也来了兴趣,他侧重于军,而不在政,这方面远不如李建成厉害!

“不错!隋军进犯、天灾都不足畏惧,可怕是的是世家和百姓的矛盾!”说到这里,李建成向李渊说道:“这个矛盾自古即有,数百年来,世家大族习惯了高高在上,百姓也习惯了受世家大族的盘剥和压迫!但是自从杨侗推出一系列利民政策以后,与世家大族隔空论战了无数次,杨侗不仅剖析世家大族血腥的发家史,还将太原王氏、太原温氏、闻喜裴氏一些见不得光的密函公诸于世,从而导致百姓看清了世家大族的面目,百姓也因此觉醒了,从而对世家门阀都抱以敌对态度!在一次又一次的论战之中,都以杨侗大胜而告终,而杨侗代表的是底层人士的利益,他胜了,自然就是寒门、百姓、佃户、奴仆胜了!既然胜了,那么,寒门和百姓积蓄了近千年的种种矛盾便爆发了出来!杨侗治下没有世家大族,对他没有一丝影响!但是其他诸侯影响却是致命的。”

“别的诸侯姑且不谈,就拿关中来说吧。在人口的分布方面,权贵人家只占一成,贫穷百姓却占了九成;但是关中八成以上的良田,却都落关陇权贵之手,他们的种种恶劣行径,都在杨侗之语中得到了印证,寒门和普通老百姓也因此,对杨侗的种种不利于他们的预测深信不疑,也因如此,百姓、佃户、世家大族的奴仆认为只有投奔隋朝才有活路,再加上隋朝的利民政策轰动天下,于是每天都有大量百姓翻山越岭的投奔隋朝。即使留下来的,对主家也抱以怀疑态度,这做起事情,又哪会尽心尽力?”

“世家大族与百姓、佃户、奴仆同处一地,却又矛盾甚大。百姓、佃户、奴仆占据着关中九成人口,而这九成人对隋朝有着巨大的好感。一旦国难来临,这些饱受世家大族压迫的群体,一定对我大唐的生死置以漠然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看来,重视世家大族的李唐是一个暴戾的王朝,只有被隋朝推翻掉,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李建成不论在《旧唐书》《新唐书》中,还是在《大唐创业起居注》中,都不是演义、影视作品里那么不堪。

演义中的李建成是为了衬托李世民的高大上而惨遭捏造的一个人物,事实上李建成相当厉害。历史中的李唐建国初期,因为兵少将寡,李建成、李世民各领一军作为前锋,兄弟二人并肩作战、军功五五开!当了太子以后,他几乎都在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在这段时间,李建成很少领兵外出作战,也因此,他的军事才能相比李世民要暗淡了不少。后来刘黑闼引突厥军作乱冀州,李建成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前后仅用一个月时间,可见李建成也是具有军事才能的。

历史上也因李建成出色手腕,逼得李世民处处被动,处处受制,生死一线。若非李世民在关键的时候扭转乾坤,提前发动玄武门之变,锁定大局,死的必然是李世民。

这样一个能将李世民逼得不得不铤而走险的人物,又岂是昏庸无能之辈?

如今他的一席话,也让李世民心服口服。

李渊欣慰的看李建成一眼,神情凝重的沉声道:“世家大族和底层百姓的矛盾,已经危害到我大唐的安宁了!更恐怖的是,哪怕世家大族牺牲一些利益去补救,也挽回不了自己的形象,因为生活在底层的百姓,他们需要的是只向朝廷纳粮、属于他们的田地!朕真想顺应民心,将关陇权贵抹平!”

李渊语声之中无法掩饰的杀气,令李建成、李世民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