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伯爷,小人余大,诚心的问一句,大明律之下我等皆罪人。有的更是有人命在身,当然这还是明未立之时犯下的。
若真心的归附,愿做良善之民,是否也可以既往不咎。”
余大的一席话,才真正的说到了点子上。
这些人,哪一个不是过不下去了,被压迫的急了眼,逃出来的啊。
如果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好了,就不用再说什么了,只是凭借他的威望也足以说服大多数人归附了。
郑长生既然敢这么做,这些问题都是在他的脑海中过了一遍的了。
虽然自古以来杀人偿命,这是铁律。
但是明朝的律法不问元朝的罪,这是早在立国之初就一切既往不咎了的。
这也是为了安抚大多数人归田的无奈之举。
元末受地主、官吏压迫甚者,愤而出手杀人流亡者甚众。
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得流离失所的人,大多回归故里,种田纳粮。
弥勒教这些人深受洗脑,认为自己有罪在身,就是回去也是一个死,这才死心塌地的跟着弥勒教厮混。
“余大,本伯爵记得你,你当初曾经参与刺杀皇上,后来你从大牢之中逃了出来。
现在全国仍旧在通缉于你,不过,本伯可以给你交代一个实底。
某逆大罪,本应该是诛灭九族的重罪。
不过,你要是能够真心的归附,可以饶你一命不死,以寻常百姓待之。”
郑长生和余大一唱一和之下,演起了双簧。
余大的罪过,郑长生禀告老朱之后,早就给他免除了的。
要不然的话,余大也不会这么没有后顾之忧的,参与郑长生的涅盘计划了。
还有一点就是,郑长生真的替他弟弟报了仇,下令处死他弟弟的胡惟庸早已经伏诛。
现在,他配合郑长生完全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这次能够帮助郑长生解决燃眉之急,更是再立新功。
郑长生自然明白余大的意思,对他报以赞许的目光。
随即郑长生接着道:“诸位,余大谋逆大罪皇上都可以不在追究,毕竟当时各为其主。
大家分属不同的阵营,你死我活的,这是应当应分的。
不过,大家要是决心真心的归附,那本伯爵就和大家同为大名子民了。
说起来大家都是袍泽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就更应该同心同德的替皇上办差。
皇上说了,首恶必严惩,从者可不罚。
那么,谁是首恶,我相信你们比我更熟悉。
现在我代替大明皇帝陛下说一句,拿起你们的钢刀,去捉拿他们吧!”
郑长生的话音刚一落,台下突然仓啷一声拔刀出鞘的声音。
吓了余大一跳!
他闪身侧目而视,只见一个身影闪动,几个起落已经来到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面前。
这人也不说话,趁其不备,手起刀落,咔嚓一声。
一道血箭,飙起来一丈多高。
巨大的力道,直接把壮汉的人头,送出去好远。
咕噜噜的在地上翻滚着,直到滚到郑长生脚下的高台,才被阻挡,停了下来。
郑长生低头一瞧,这家伙脸上惊讶的表情尚且犹在。
而且,两只眼睛瞪的像个铃铛,圆鼓鼓的,这是死不瞑目的节奏啊!
在看那道身影,来到高台前,双手抱拳,施了一礼:“草民午牛,手刃恶人,算不算立功赎罪?”
这个叫午牛的家伙,声似红钟,瓮声瓮气的,传出去老远,震得郑长生大耳朵都有点不适。
考,这猛张飞似的汉子还真是快意恩仇,说干就干,丝毫的不拖泥带水。
郑长生偷眼看向余大,余大微微的点点头。
郑长生不知道什么情况,可是余大知道啊!
出手的汉子叫午牛,被杀了的那个汉子叫徐良品。
一个傻大憨粗的汉子,名字起的到是文雅。
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不能单单凭借人的长相来确定一个人的好坏。
但是,这个家伙却是人不如其名。
说难听一点,真的是对不起这个名字。
别看他爹娘给他起名字的时候,带有良品二字,可是这家伙实在是跟善良挂不上钩。
可以说是坏事做尽,坑蒙拐骗净走偏门。
在弥勒教中,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