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苏联态度转变(1 / 2)

可以说伊朗政府的努力是有用的,钱给到位后欧美媒体的舆论方向确实有所回转。

欧美舆论从原来的九成新闻媒体骂伊朗,变成了六成媒体骂伊朗,伊朗总算是没有丢掉全部的舆论阵地。

虽然连一半的舆论都未占领,但是巴列维的目的达到了。

巴列维让欧美民众意识到了犹太人并不是单纯的纳淬屠刀下的幸存者,他们同样也是拿着屠刀的侩子手。

纳淬屠杀下的幸存者——这个犹太人的保护罩被巴列维用锋利的刀刃割开了一到口子。

伊朗政府趁着舆论风口好转,伊朗以清除犹太恐怖主义为战争借口向以色列宣战。

伊朗政府的宣战刚一发出,云集在伊拉克地区的伊朗军队就按耐不住了。

伊朗空军唯一的一个全部装备中/重型轰炸机的第1轰炸机联队倾巢而出,一百零八架轰炸机从底格里斯河东岸的机场上陆续起飞。

第1轰炸机联队目标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

而且第1轰炸机联队的攻击目标全部都是民用设施和聚居地,瘫痪以色列的后勤系统就是这次第1轰炸机联队任务需要达成的结果。

对战线上以色列军队的空中攻击任务由战斗机联队和俯冲轰炸机联队负责。

伴随着从头顶一批又一批掠过的飞机,伊朗陆军排成长列向巴勒斯坦地区行军。

中东战争的规模再一次扩大。

伊朗政府在正式对以色列宣战后,又转头派出外交官请求苏联和美国调停中东战争。

虽然美国和苏联或多或少对伊朗强势对以色列宣战这件事情感到不满,但是美国和苏联还是接受伊朗提出的调停请求。

毕竟,从伊朗的一系列表现中来看,伊朗没有触及美国和苏联在中东最核心利益的想法,及伊朗无意灭亡以色列。

只要伊朗没有灭亡以色列的想法,那么美国、苏联与伊朗的一切都好商谈。

1948年9月12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低调的来到了德黑兰。

伊朗内阁首相萨巴赫派出包括外交大臣艾马米在内的三名内阁大臣,前往德黑兰机场迎接马歇尔和莫洛托夫的到来。

莫洛托夫和马歇尔一前一后的抵达德黑兰机场,下了飞机后被一队低调的车队从德黑兰机场中接走。

说是低调但是实际上并不低调,凡是出现在德黑兰街头上的车队都是高调的。

因为这个时期能在德黑兰街头上的车辆并不多,更别说车队了。

德黑兰市民看到德黑兰街头的车队就能猜到不是皇室成员出行就是外国使团到访。

在萨巴赫的首相官邸之中,萨巴赫与马歇尔、莫洛托夫开展了关于什么时候调停中东战争的会谈。

“如果可以,伊朗希望调停巴勒斯坦地区战争的时间能够定在十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