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的雷鸣声伴随着闪电交加,暴雨下了一整夜。
这一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难熬的一夜。
尤其是长安城外的钦差大臣的仪仗队,还有一些护卫吗?
他们得到了命令说杨凌已经从农场里面出发,不久就会赶到这里。
可是他们在城外等啊等啊等啊,等了好几个时辰,都还没有见到杨凌的身影出现。
很快天就黑了,天黑了之后,依旧是没有看到杨凌的声音出现。
轰隆隆的雷鸣声传来。
随即又是电闪交加。
他们知道要下雨了,可是现在这里完全没有看到杨凌的身影啊,他们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返回长安城避雨吧,如果他们刚返回长安城,杨凌就来了,那么事情岂不是就严重了?
于是他们就继续等啊等啊等啊。
一直等到暴雨倾盆而下,还是不见杨凌的身影。
仪仗队跟这些护卫队每个人都有携带雨具的,所以下雨的时候他们倒也不畏惧,只是这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不仅如此,还伴随着大风吹袭,很多人的雨伞都已经被大风吹走了。
可是他们在雨中又等了好几个时辰,依旧是没有看到杨凌的身影出现。
很快就已经到了后半夜。
这么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呀,所以就有人提议留一部分人在这里等着杨凌的到来,其余的人只是去附近的驿站里面避雨休息。
于是仪仗队里留下了两个人,护卫队里也留下了两个人在这里守着,其余的人则是快速的向着驿站赶去。
这么大的暴风雨,如果不能尽快赶到驿站里面,明日一早肯定有大半的人都会得了风寒。
钦差大臣都还没有出发呢,他的仪仗队跟护卫队里的人都有大半得了风寒,这样的一支队伍怎么能够出使幽州呢?
所有人都觉得很郁闷。
不是说杨凌已经从农场里出发了吗?从长安城到杨凌的农场里面,最多也就三个时辰的路程吧,杨凌怎么可能会用了七八个时辰的时间还没有来到长安城外呢?
难道说杨凌根本就没有出发?
但这也不对呀,杨凌出发的消息是陛下派人亲自来传递的,陛下不可能跟杨凌联合起来欺骗他们吧。
难道是杨凌迷路了,众人纷纷的猜测。
可这就更不可能了,农场那边到长安城并没有那么多的路可以绕行的。
杨凌身为农场主不可能不知道怎么前往长安城吧,所以他迷路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以杨凌的身份跟地位,他是不可能亲自赶马车的,既然是有人赶马车,总不可能连路都不认识吧。
所以关于杨凌为什么没有从农场来到这边,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
长安城中今晚也有很多人彻夜难眠。
尤其是赵王,李元景他此刻依然坐在书房里,不停的唉声叹气着。
李元景的书桌上放了一沓书信,这些书信上面都是没有署名的,而且也全部都是看完之后就要立刻烧掉。
李元瑾的身后站着一个人,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秋姑娘。
秋姑娘的脸色也是非常的凝重。
“王爷,越王在信中是怎么说的?你怎么看完他的信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到现在呢。”
“而且你这么唉声叹气的,一句话都不说,已经有好几个时辰了。”
李元景的身后秋姑娘对此感到非常的不解。
李元景内心深处只能呵呵的笑着。
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他现在还能说些什么?他已经向杨凌那边投诚了,并且发誓说再也不参与越王李泰的事情了,可是现在李泰竟然来信了让他想办法阻止杨凌前往幽州。
这可把李元景给难住了,阻止杨凌前往幽州,他怎么可能阻止得了。
这件事可是陛下作出的决定,就连钦差大臣的仪仗队跟护卫队都已经出动了。
钦差大臣的仪仗队倒没什么好留意的,毕竟也都是礼部那边的人,大多都是一些文弱书生而
已,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但这一次陛下派出的那些护卫队可就不一般了,这些护卫队全部都是大内侍卫组成的队伍。
足足200多人啊,这200多人的队伍,寻常的人怎么可能对付得了。
而且这200人还是明面上的200人。
暗地里还有多少人跟随着还是个未知数。
以李元景对李世民的了解,他觉得李世民不可能说200人就给只给200人。钦差大臣护卫队的队伍,实际数量很有可能会超过500人。
这500人可是个个都是以一敌十的存在,想要对付这些人,寻常的军队也是做不到的。
现在越王殿下让赵王想办法去阻止杨凌前往幽州,这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吗?
所以在收到这封信之后,李元景还是很庆幸的,他庆幸自己已经投靠了杨凌那边,他现在跟杨凌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所以对于越王李泰的信件,他完全可以不予理会,甚至可以直接反手把这封信件交给陛下。
但李元景并不想这么做,他觉得自己倒是可以假意的,先答应越王殿下。
这么一来,或许越王殿下暂时就不会派出别的人去为难杨凌了。
可是这么做,他该怎么对身后的秋姑娘解释呢?
李元景所做的一切事情,秋姑娘都是知道的,他如果答应了越王去阻止杨凌前往幽州,那么肯定要有一些实际行动的,如果只是口头上的答应,背地里面没有任何的实际行动,秋姑娘这一关他也是过不去的。
这就是让李元景感到最为为难的地方。
也是他一直这么唉声叹气,一句话都不说的主要原因。
现在听到秋姑娘问起,李元景还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过了很久很久,李元景才缓缓的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