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新宫,爵堂,刘禅设宴款待诸葛瑾父子。
大汉众臣早早地便前来赴宴,锦衣绣袄,各依次而坐。
刘禅跪坐御桉,环视在场众人,见皆已到齐,说道:“今日之宴,乃是吴使诸葛子瑜而设,诸位务必需展我大汉雄风。”
“诺!”众人应道。
刘琰迟疑半响,拱手问道:“陛下,吴使可是因称帝礼法一事而来?”
诸葛亮站起身子,答道:“正是如此,莫非后将军还有异议否?”
刘琰叹息一声,说道:“臣并无异议,此战若非有吴国牵扯荆州、淮泗大军,我大汉亦难下陇右。陛下高瞻远瞩,臣知也!”
“只是臣担忧孙权若称帝,恐会满足于天下三分,不愿与我等齐心协力,过江伐魏。”
在场众人对于刘琰的忧虑,深以为然。孙权不思伐魏,居江自保,谋图帝位的印象也是深入众人心。
诸葛亮抚须沉吟半响,向刘禅微微行礼,说道:“后将军所有看似有理,但仔细推敲后,并非如此!”
众人听闻后,有些惊讶地望向诸葛亮,期待诸葛亮高见。
诸葛亮环视众人,沉声说道:“亮以为孙权并非只愿居江自保,只是孙权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孙权渡不过大江,如同曹魏也渡不过汉江,其并非力有余而见利不取也,此乃力有不怠也!”
诸葛亮轻摇羽扇,分析说道:“如今我大汉已夺取陇右七郡,想必孙权心中也有羡慕也。若我大汉日后北伐曹魏,孙权有三策应供选择,若取上策,就会出兵曹魏,夺其土地,向国民炫耀武力,以待下一步打算。
“中策,孙权会趁机出兵过江,掠夺曹魏人口,扩张国力;下策,孙权即便胸无大志,按兵不动,但吴国只要与我大汉和睦相处,我大军北伐就无东顾之忧,甚至曹魏大河(黄河)以南大军就不能全部调到关中进攻我军。”
“孙权不管选择何策,我大汉皆能从其所为获利,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诸葛亮自信满满地说道。
刘琰向诸葛亮行礼,称赞说道:“上丞相不愧为王左之才,此言震耳欲聋,琰知也!”
刘禅看见这一幕,说道:“既然诸位再无异议,汉吴邦交之事便定下,让我等款待吴使。”
顿了顿,刘禅笑道:“朕闻吴王多有为难我汉使,今日便让廖卿以试吴使之能。等下朕与诸卿停食相迎吴使,廖卿可坐下不理,继续进食。”
“诺!”众人回道。
话毕,堂侧顿时乐器交响,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启禀陛下,吴使已至。”侍从禀告道。
“可,准吴使入殿。”刘禅沉声说道。
“宣吴使入殿!”侍从层层高喊。
早已在殿前等候的诸葛瑾,收起心神,整顿衣冠缓步进入殿。
殿中,刘禅及众人停食相迎,唯廖立不顾礼仪埋头进食,置之不理。
诸葛瑾面容不改,礼节到位,恭敬地向刘禅行礼说道:“外臣诸葛瑾,觐见大汉陛下!”
诸葛恪轻哼一声,不满廖立无礼,跟随诸葛瑾身后,向刘禅行礼。
刘禅停下快子,打量父子二人,诸葛瑾仪表堂堂,温文大方,虽年有五十有余,但儒雅气息袭面而来,不负君子之称。
诸葛恪,嗯!蛮胖的。
“诸葛将军不负君子之称,可先入座,共享美食!”刘禅笑道。
二人入座后,诸葛恪心念廖立失礼,出言讥讽说道:“凤凰飞至,麒麟知晓停食相迎,何奈驴骡无知,低头伏食如故!”
廖立放下快子,澹澹一笑,冷笑道:“成都梧桐甚多,本是等待凤凰飞至停歇,却不曾想燕雀杂鸟飞至,自以为凤凰。我等自然驱赶,让他返回故乡!”
廖立一脸笑盈盈地望着对桌的诸葛恪,心中冷笑不已,廖立早就不满诸葛恪神童之名。
毕竟谁年少不是神童,自己才华横溢,不满三十为二千石高官。而你诸葛恪不过依仗其父之名而已,依仗小智,受孙权宠幸闻名吴国。
今日便让我廖立让你明白什么是神童!
诸葛恪端起酒樽,一饮而下,继续讥讽说道:“蜀地卓氏寡妇与司马相如私奔,地有何人,便有何俗?”
廖立抚须大笑,说道:“比朱买臣之妻何如?卓氏慕才而不慕财,如何能比。”
诸葛恪脸色一红,有些恼怒,西汉大臣朱买臣贫困之时,其妻嫌贫爱富,逼朱买臣写休书离婚。
诸葛恪深呼吸平复心情,缓缓说道:“不知君如何称呼?”
廖立抚须笑道:“侍中廖公渊是也!”
诸葛恪举杯以对廖立, 笑道曰:“君为高官,不知所擅何物?”
廖立举杯回礼,正色答道:“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匡扶明君以复汉室,下可以才扶贤相治国。岂能与圆润小儿共论乎?”
听闻廖立说自己为小儿,又讥讽自己胖。诸葛恪一时间,脸色青红交加。
厅中众人哄笑,刘禅举杯饮酒,以袖遮掩笑意,果然嘴欠才能治嘴欠。
诸葛恪灵机一动,笑道:“君自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何不知富润屋,德润身(《论语》,下一句心广体胖),君不识论语,何敢言治政乎?”
厅中众人又是一阵哄笑,刘禅见状,一来一回,不愿多生是非,缓和气氛说道:“公渊莫欺负小辈,诸葛公子不负子瑜先生教导之功,果然虎父无犬子。朕敬子瑜先生一杯!”
皆说诸葛恪小儿,众人却忘记刘禅还比诸葛恪小四岁。
诸葛瑾连忙举杯回礼,恭敬说道:“小儿小智也,不值一提。陛下英武,不逊烈帝。”
刘禅一饮而下,望向诸葛恪,笑道:“不知元逊以为吴主何人?”
诸葛恪恭敬答道:“吴者,无口者为天,有口者为吴,下临沧海,天子帝都。吴主者,帝都之主也!”
厅中汉臣皆有愤愤不平之色,刘禅哈哈一笑,虽不愿和诸葛恪废口舌之利,但也不能示弱,说道:“自当如此,朕愿有朝一日,驾临吴地。”
诸葛恪正欲驳斥时,诸葛瑾拉扯衣裳,示意其不要破坏两国关系。
/131/131227/31866829.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