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2月12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p>
棒梗蹲在山顶的一块巨石后,双手冻得通红,却顾不上寒冷,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野鸡。</p>
这只野鸡来之不易,是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逮到的。</p>
可算逮到你了!</p>
棒梗是抓鸡高手,打小练就的手艺。不过,这野鸡比家鸡难抓的多,</p>
他一把抓住野鸡,兴奋得差点跳起来。</p>
这可是难得的美味,棒梗已经好几个月没吃过肉了。</p>
他迅速生起一堆火,开始烤鸡。</p>
香味很快飘散开来,他的肚子咕咕直叫。</p>
正当棒梗准备大快朵颐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那个.打扰一下.……”</p>
棒梗回头一看,眼前就是一亮。</p>
一个穿着蓝色棉袄的面容请求脱俗的姑娘正站在他身后,眼巴巴地看着他手中的烤鸡。</p>
“您是?”棒梗对她笑着露出了满口的大白牙,一瞧她不像是个农村人。</p>
在棒梗插队的这个偏远的山村,很少见到陌生人,更别说是一个漂亮的城里姑娘。</p>
“我叫杨小彤,是新来的知青。很高兴认识您……”</p>
她搓着冻红的手,微微一笑,接着道:“我在山下迷路了,闻到香味就找过来了。”</p>
棒梗闻言心里暗暗叫苦,这可是他好不容易逮到的野鸡,本想自己独享,现在却多了个不速之客。</p>
但看着杨小彤冻得发抖的样子,他还是不忍心赶她走,况且这么多年了终于来了一个看的上眼的城里姑娘。</p>
“来,咱们一起吃吧。”棒梗眼珠子一转,露出了大灰狼看小白兔的笑容,说着还递给她一只鸡腿。</p>
杨小彤是又冷又饿,也顾不上许多了,她立马接过鸡腿,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p>
她小口小口地啃着,脸上还露出了一丝幸福的笑容,红扑扑的煞是可爱。</p>
看着她的样子,棒梗的心跳不由地加快起来,说实话他今年都21了还是头一次这么激动过……</p>
“真好吃!你也吃呀,傻愣看什么呀?”李小彤赞叹道,她已经好久没吃过肉了。</p>
棒梗骄傲地点点头,表示深有同感。</p>
不是他吹,烤鸡这一块儿手艺,他是打小练就的,一般人可做不出这味儿来。</p>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顿肉简直是奢侈,更何况是吃鸡呢!</p>
“哎,听您口音,您也是京城的?”</p>
“对呀,难道您也是?”</p>
“是啊,是啊,我家珠市口的,您家那儿的?”</p>
“嘿!咱们老乡啊,不过我南锣鼓巷的,咱们也不远……”</p>
“您多大了?”</p>
“我21,我属龙。”</p>
“我18,我属羊。”</p>
他们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知不觉间,整只鸡都被他们俩造完了。</p>
“谢谢您!”杨小彤真诚地说,“要不是您,我今天可能就要饿肚子了……”棒梗摆摆手,心里却有些得意。</p>
虽然分享了好不容易得来的食物,但能帮到这个漂亮的京城姑娘,棒梗觉得挺值得的。</p>
“以后还能来找你吃烤鸡吗?”临走时,杨小彤笑着问棒梗道。</p>
棒梗愣了一下,继而内心大喜过望,随即他便连连点头答应。</p>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棒梗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从这一刻起,他的生活将发生某种变化。</p>
自从那次山顶相遇后,棒梗和杨小彤渐渐熟络起来。</p>
每次棒梗上山打猎,都会叫上她一起。</p>
他们坐在山顶,一边分享烤野味,一边聊天说笑。</p>
互相说起了城里的故事,回想着京城里的高楼大厦、繁华街道,还有他们读过的书和看过的电影。</p>
“咱们知青里就属你会打猎,我看别人都不如您!您是怎么做到的?”</p>
有一次,杨小彤好奇地问棒梗。</p>
棒梗不禁笑了,“那里,我可能是全村打猎最差的。要不是为了请你吃野味,我才懒得爬山呢。”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p>
这话听起来,好像棒梗对她有什么特别的心思似的。</p>
杨小彤愣了一下,随即低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p>
他们俩都沉默了,气氛一时有些尴尬。</p>
“那个.你觉得农村生活怎么样?也不知道咱们还能不能回去,我说如果,如果……”棒梗急忙转移话题,想试探一下杨小彤对自己的态度。</p>
杨小彤沉默半天,忽然抬起头,眼里闪烁着光芒,“其实挺好的。这里虽然生活艰苦,但这里的人都很淳朴。特别是……”她顿了顿,看了棒梗一眼,“特别是认识了你,我觉得来这里是对的。”</p>
棒梗闻言大喜,他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如果就这样一辈子留在这里,也挺不错的。</p>
……</p>
初冬的北疆已经是大雪封山,一片银白,地里已经没有什么活儿干了,大部分时间在宿舍里“猫冬”。</p>
来兵团之前,葛小虎以为是准备与“老毛子”打仗来的,现在已经到了边疆,就时刻准备着吧。</p>
望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窗外,那是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p>
他们的连队驻地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上千人口,几百户的家庭,对外联系仅有连部一台手摇式电话机,而且只能先打到营部,再转到团部。</p>
这部电话只能在团部范围内使用,再对外就是长途电话,没人打过。</p>
葛小虎他刚到时,还有从营部通过电话线传来的有线广播,后来也没了。</p>
连里没有无线电广播,极少数人家有半导体。村里闭塞得很,那里许多的老人,自打到了北疆农垦区就没有出过村。</p>
葛小虎问连长老宋,“我们这里离s国还有多远?边境在哪里?我们这里打过仗吗?”</p>
连长老宋告诉葛小虎,“在这山后头就打过仗,那里有抗日联军的足迹。”</p>
顿时,葛小虎的心里升腾起一种敬仰。</p>
“那我们这里的后勤补给怎么样?”</p>
“一旦打起来,后勤物资肯定能跟的上。咱们山里就有个军工厂,能制造枪炮还有弹药。”</p>
葛小虎闻言就舒心踏实多了。</p>
他是今年刚调来这里的,由于他在原部队里表现出色,现在已经是正排副连职干部了。</p>
闲事,连长老宋就跟葛小虎介绍他们部队驻地附近的情况。</p>
老宋说,团部驻地二龙山车站旁约五百米远,伫立着一个水塔,那是倭国人当年留下的遗迹。</p>
当年这个地区被倭国人长期统治,倭国开拓团在这里拓荒种地、娶妻生子、安家落户。</p>
倭国侵略军修建了许多军事工事,在深山里也有修筑的军事设施,供他们屯兵、储藏以备战争之用。</p>
开拓团是在“9·18事变”之后,倭国向夏国派来的军事兼民间组织。</p>
“开拓团”不光有军队,还有大量的移民。</p>
据不完全统计,倭国在侵占夏国东北期间,共派遣开拓团八百六十多个、三十三万多人。</p>
“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夏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夏国农民耕种,从而使几百万夏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或在倭国组建的一万两千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p>
据说,抗战胜利开拓团撤离时有四百人左右,后来途中死了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