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发射前的准备工作(2 / 2)

“就是我们这次发射成功就能回申海了。”周瑾说。</p>

林天旻摇了摇头:“没。”</p>

周瑾无奈道:“希望这次能成功吧,和申海比起来,这里的生活确实要乏味太多。</p>

昨天半夜HBM模型的参与方出来说话了,参与方都是一些院校的青年学者,像华南农业、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神经所等等。</p>

这些青年学者在申请青年基金被驳回之后,光神把他们筛选出来,然后把他们捏合在一起,搞了这个项目。然后光神也发了微博进行回应”</p>

林天旻从兜里掏出手机,点开微博,就看到陈元光最新的微博:</p>

“.很高兴和各位年轻的朋友们一起完成HBM这个项目,我相信各位朋友从论文署名中也应该看到了众多参与者,正是你们才让我的猜想变成了现实。”</p>

林天旻拍了拍头:“光神太谦虚了。”</p>

周瑾无奈道:“这就是光神的风格,我看他微博下面的网友评论也挺逗的。</p>

网友们都在说,正是因为大家觉得光神主导的自然基金无作为,才让光神决心要整个大活出来。</p>

这次大活又有点太大了,搞的大家都心有余悸,大到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机器人取代。</p>

大家一致呼吁别再监督光神的自然基金了。”</p>

这次的HBM激进到华国网友都觉得激进,可见造成了多大的冲击。</p>

林天旻觉得网友们的担心属于无稽之谈,每年光甲航天的研发经费是20亿的五倍以上,也没见陈元光管理不当。</p>

他们去阿美利肯和蓝色起源同行交流的时候,对方甚至惊叹,他们只花了这点钱就搞出了开拓者系列火箭这样的成果。</p>

“你不觉得HBM很有光神的风格吗?”林天旻问。</p>

周瑾不太懂对方在说什么:“什么风格?”</p>

林天旻说:“就跟常温超导一样,他就是做出来了,他凭借着无与伦比的直觉找到了可行的路。</p>

常温超导的论文里最重要的是参数,参数的可能性是无数种。</p>

同样的,这次模型的设置,模型有无数种,光神就是能找到那个可以拿来用的模型。</p>

这种直觉引领科技前进,在我看来是最典型的光神风格。”</p>

周瑾思考片刻后说道:“有道理。”</p>

等他们走进会议室的时候,陈元光已经在里面等着,并且和杨嘉善等负责人进行讨论了:</p>

“上一次的测试给推进剂起燃点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p>

这次发射测试我们的重点是要实现轨道转向展示返回和重复。”</p>

“嗯,我们已经围绕软件和硬件进行了升级。</p>

在最关键的二级点火上,这次会通过人来实施操作变更,包括在回推后如果出现意外,我们会抛弃掉一部分,保证主体部分能够顺利回收。”杨嘉善说。</p>

陈元光问:“在计算机中计算的飞行轨迹如何?”</p>

“飞行轨迹与之前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飞行测试轨迹相似,复合动力火箭最后回收路线不需要再进行脱轨燃烧,我们的目标是在黄海顺利完成降落。”林天旻赶快说道,这一块是他所负责的工作。</p>

“好,大家按照计划去执行吧。”</p>

技术搬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没有办法做到百分百复制。</p>

就像哪怕你知道合成氨的工艺,你回到古代依然没有办法造出氨来,因为这需要高温高压,需要能够在数百度高温承受10Mpa以上压强的管道和反应塔,你知道工艺也复刻不了。</p>

回到古代受限于整体科技的落后,顶天能搞个古法堆肥,把一小部分的氨给利用起来。</p>

同样陈元光知道原理,但他没有办法保证即便是按照成功路径去复刻就能不踩坑了。</p>

他们的整体方案都进行了比较大的变更。</p>

所以老实说,能不能成功,在座的工程师们心里多少不是那么有底。</p>

“即便这次发射没成功,新年之后我也放大家回申海工作,不用留在绵阳了。”陈元光说道。</p>

他其实很明白这种两地分居的感受。</p>

现在形势变了,外部压力瞬间得到缓解,申海更是被来来回回筛查了无数遍,大家回申海工作安全上没有太大问题。</p>

听到陈元光的话,在座的光甲航天员工们内心都长舒一口气。</p>

一个人呆在这有种被发配边疆的感觉。</p>

大家又想到光神还得呆在这,都不敢大声说话。</p>

杨嘉善见气氛有些沉默于是站出来说:</p>

“周瑾,飞控系统和回收着陆系统需要做一次检查,后者的珊格舵和着陆腿需要让烟台那边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确保这不会出问题。”</p>

只要开始聊工作,气氛瞬间就解冻了。</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