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忙了整整一天,唐遥早饭后就开始犯困,趴在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连午饭都没起来吃。</p>
最后还是凤仙把她叫起来:“姑,你起来吃两口吧。刚才广播通知,让全村人到村小学集合开会。”</p>
唐遥迷迷糊糊的爬起来,见桌上放着黄面馍馍和咸菜红薯。寻思着,姚家也没谁会想着她,这肯定是凤仙准备的。</p>
凤仙把筷子在衣服上擦了擦,递给她:“姑,厨房就只有这些了。”</p>
穿来这几天时间,唐遥早就收起她的那套卫生准则,再也不那么讲究。况且河里的凉水她也喝了,苍蝇叮过的食物也吃了,既没中毒也没拉肚子,就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吧。</p>
她狼吞虎咽的把吃食一扫而光,就急急忙忙的由凤仙带着,往村小学去。</p>
说是杨柳村村小学,其实现下的主要用途就是供村里开大会用。最早以前这儿确实还有孩子上课,老师基本上是柳家的人。后来各种运动接踵而至,最先受到冲击的,也是他们。学校没了老师,孩子们就回家参加劳动去了。</p>
直到受政策感召,来了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村小学成了他们的宿舍。那也是杨柳村最红火的时候,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不仅帮着农民种地建房,有空了,还教村里的孩子们认两个字。</p>
可是好景不长,一有了能回城的政策,知青们就想尽办法,毅然决然的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了村子。小学校也就空了下来,变成了供村民们晒玉米的晒谷场,平时就空闲着。</p>
等唐遥到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坐满了人。村里的孩子在最后面,大的带着小的,在做游戏。凤仙和她说一声,也蹦蹦跳跳的加入其中。</p>
男人们则混成一片,坐在稍前面一些。女人们分出杨家的,柳家的,聚成两堆。</p>
看柳家的那一片,女人们大都穿的干净整齐,规矩的坐着,说起话来声儿也不大。也有几个年纪小的姑娘,不喜欢受约束,叉着腿坐着,被母亲教训了两句后,乖乖坐端正。</p>
而另一边就全然不是这幅光景了,杨家的妇女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打打闹闹,笑声大的,在院子外都听的一清二楚。</p>
杨翠兰自然和自己娘家人坐在一处,正嗑着瓜子,和杨玉红说笑。见唐遥从她们身边走过,悄声说了什么,随即爆发出哈哈大笑。等她走过,杨玉红还冲着她的背影呸了一声,嘀咕了句:扫把星。</p>
往后面扫了一眼,见槐花正在冲自己打招呼,唐遥便绕过人群,准备坐到她旁边。忽然一声尖锐的口哨声奖她吓了一跳,转头看向几个青年坐在篮球架那儿,嬉皮笑脸的盯着她说笑。唐遥也不认识他们是谁,也不去在意。</p>
坐下后,唐遥看柳婶子没坐在,遂问:“咋就你一个人,婶子呢?”</p>
槐花努努嘴,示意她看台上。</p>
果然柳婶子正站在台前忙活,指挥两个年轻姑娘把旧门帘铺在主席台上,又亲自放好茶缸和暖壶。</p>
这时候村里的干部也都到了,依次在主席台上坐定。柳村长拿起话筒,示意大家安静。</p>
男人们都齐齐的在抽烟,亦或者已经躺在地上睡着了,自然没什么话。就属杨家的妇女最喧闹,被吼了几声,才撇撇嘴,不情愿的小声了些。</p>
台上按照平时的流程,先是宣读了人民日报上关于“包产到户”的最新文章,又列举了周围几个村子落实上面要求的成功例子。吧啦吧啦一大堆,只听得唐遥眼皮越来越沉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