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黛顿了顿继续说道:“潮市的地域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也存在着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潮市社会传统保守,宗族观念深厚,这种社会环境并非商业发展的理想土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封闭和排外的特性。</p>
时至今日,潮市本地依然保持相对纯粹的非移民社会特性,多元化程度相对不足。然而,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才是最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文化基因。</p>
潮市人在外的移民社会中,与其他族群乃至全球人群的交融和碰撞,塑造了他们独特的“东方犹太人”特质。这与留在潮市本土的人是完全不同的。”</p>
秦峰赞同的点头认可道:“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其自身的禀赋是基础性的因素。然而,高层政策红利和自身的路径选择等外因,也会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p>
但这些外因往往难以让一个地方突破其发展的上限和下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自身的努力毫无意义。潮市地区在利用特区政策方面就存在明显战略失误……”</p>
沈黛对秦峰这话很是疑惑,直言不讳的问道:“战略失误?你是指什么?”</p>
秦峰脸色一变,严肃认真的说道:“就拿潮市三市中心城区附近的区划上来说,就明显存在犬牙交错的状况。这种区划混乱无疑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潮市三分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p>
秦峰话还没说完,沈黛果断的出声打断:“秦峰,这话不是你该说的,要是传出去,你知道对会多大的影响吗?”</p>
秦峰脸色一僵,抬手用力了搓了一把脸:“这不是只有我们两个人在嘛,在外面这话我不会说”</p>
沈黛看他心里有数,便也不再多说什么。</p>
秦峰凑近沈黛身边,严肃认真的问“难道你就不觉得当初把潮市三分市的决策,就是市战略错误嘛?”</p>
秦峰没等沈黛回答,自顾自说道:“当初潮市建立经济特区时,全国还普遍实行地市分立的管理体制。</p>
潮市和汕市地区同属广省管辖,当时的潮市仅相当于现在的汕市市区,特区面积仅为1.6平方公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潜力。</p>
然而,在1983年汕市地市合并后,其面积扩大到了1.1万平方公里,特区面积也在1984年扩大到了52.6平方公里。但遗憾的是,到1988年珠海特区进一步扩容后,汕市特区又成为了四个特区中面积最小的一个。</p>
深市、珠海、厦市在历史时期都曾局限于较小的地理范围,珠海甚至是从香山县(中山)分离出来的。相比之下,汕市在合并地市后,基本上继承了潮州府的广阔地域。然而,这种面积上的差异给四个特区带来了不同的管理挑战。</p>
其他三个特区,由于面积相对较小,市级党政机关和特区管理机构能够高效地一体化运作。但在汕市,这两个机构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工作情境。</p>
特区主要聚焦于招商引资和出口加工贸易等核心任务,而市级机关则需统筹广阔地域内的大量农业县和山区工作。这种双重身份和责任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汕头的发展潜力。</p>
1991年,汕市试图进一步扩大特区面积,但国务院的批复指出,在扩大特区范围的同时,必须对现行的汕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以加强特区管理。最终,特区面积扩大,但汕市的行政区划却相应缩减,导致汕市与特区的重合度提高,而潮市和揭市则从汕市分离出来独立设市。</p>
尽管潮市是潮汕地区古代的文化中心,但与汕市相比,其地形、交通和产业基础都相对较弱。因此,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向汕市转移是具有合理性的。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如果大汕市的建制得以保留,即使更名为潮汕市,那么汕头作为中心城区的发展将更上一层楼。</p>
然而,人为地将潮汕地区拆分为三个地级市,不仅限制了汕市的发展空间,还导致了三市在交通规划上的各自为政、在吸引侨资外资上的同质竞争,以及人均行政成本的增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