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竟然对驿站运作有如此深入的了解。”</p>
朱元璋看到这里,不禁微微颔首。</p>
“然而,皇爷爷一直将驿站视为国家军事机构,仅供官府使用。这就导致驿站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p>
“孙儿以为,若仅将驿站用于军事,未免过于浪费。如果让百姓也能享受到便捷的通信,或许能促进各藩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为大明增加可观的收入。”</p>
“孙儿已计算过,大明历经十年的休养生息,南方贸易兴盛,除水路运输外,各地商队频繁往来。若开放驿站供百姓和商队使用,所得利润不仅能支付驿站开支,还能盈余。”</p>
“这不失为一个增加财源的有效途径。”</p>
看完信,朱元璋立刻理解了朱高炽的意图。</p>
他出身草根,不像那些儒家学者鄙视商人。没有商人的流通,大明不可能迅速展现出如此繁荣的景象。</p>
农业是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商业也有其合理性。商人带来的精美商品丰富了百姓的生活。然而,朱元璋对商人也有着一丝反感。</p>
大明京师,是天下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但总有世家大族掌控某些行业的通路,逃避朝廷的赋税。商人的精明让朝廷难以查证,这让朱元璋颇为头疼。</p>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信封上。既然炽儿提出利用驿站盈利的策略,必定有所打算。</p>
沉思片刻,他示意身边的太监召唤中书舍人刘三吾。</p>
早朝结束后,官员们通常会离开皇宫,但刘三吾身为文官之首,必须留在侧殿待命,随时响应皇上的召唤。</p>
“微臣参见陛下……”</p>
刘三吾还未行完礼,就被朱元璋匆忙打断。</p>
"够了,别跟我玩这套,瞧瞧这个。"</p>
朱元璋说着,把一封封好的信递给对方。</p>
刘三吾慢慢抬起眼,心情看似不错,于是他也放松下来,站在一边,开始拆阅信件。</p>
读完,他的脸色显得有些微妙。</p>
身为中书舍人,刘三吾自然能理解信中的策略,然而他那保守的儒家观念让他觉得,这计划太过冒险了。</p>
"陛下,此信出自何人之手?"</p>
刘三吾小心翼翼地问,信上并无署名,若非文官提醒,朱元璋也无法得知作者身份。</p>
见刘三吾神色有异,朱元璋并未直言,只是微笑道:"先告诉我,这策略如何,至于写信的人,其实无关紧要。"</p>
"嗯,微臣以为,信中的提议过于激进。驿站传递的消息涉及国家安全,一旦泄露于百姓,恐生大患。官民之间应有区别,不可混淆。"</p>
朱元璋看着正气凛然的刘三吾,微微眯眼,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反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