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8.14(1 / 2)

372

直到可寿金刚拿着《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出现在他面前,他窥破天静寺一脉和妙音寺一脉真正的不同之后,才算是真正的破开了这一层迷障。

正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二十六法身非相分里那一首偈言所说的那样,执着于“色”“音”,终究见不得“我”,证不得真如。郁于“善我”“恶我”,必不明何为真如本性。

不证真如,不明本性,他修的“我”会是真我么?

不会,也绝对不可能会是。

他的修行入了迷障,他自己都无从察觉,更别说景浩界中的大大小小修士们。而景浩界世界之外,不论是慧真等出身天静寺的罗汉金刚,还是清慈等出身妙音寺的罗汉金刚,怕也和景浩界里的那些佛修们一样糊涂着。

毕竟净涪魔身执掌着景浩界的无边暗土世界本源,有世界本源自发庇护,那些已经脱离了景浩界进入极乐净土的佛修们更是看不清内中究竟。便连高坐在他化自在天外天上的天魔童子,也都是根据当下的景浩界世界局势,以原著记载的内容为底,自己猜测出来的。不过饶是天魔童子这样带着剧透外挂的人,也不知道净涪本尊的存在。

他脑洞开得最大的时候,也不过是猜净涪佛魔双修而已,完全不知净涪居然是分出了三身。在净涪的佛身、魔身之外,还有一个本尊。

看不清的被完全蒙在鼓里,猜到一点点的也只是盲人摸象,不见全貌。但不论这些人对净涪是恶意还是善意,亦或是□□裸的谋算,到底帮不了净涪,当然也伤不了他。

净涪倘若一直按照自己早先规划的道路修行,一直无法窥破蒙蔽他的迷障,在短时间内其实也不会延误他什么。真正的危害,也只会在远方爆发。而当他真正触碰到那一个完全由他自己堆彻而成的瓶颈的时候,他又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多少心力,才能将那一个瓶颈破去,望见那在更远处的风景,谁又知道?

除了净涪自己之外,谁又会真正的在乎?

倘若净涪他一直这么走下去的话。

可是,世尊阿弥陀看见了,知道了,却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提点了他。

世尊他早早就通过那一段经文、那一首偈言提点过他了。他却一直懵懂,未能真正领会世尊将这一段经文早早送到他面前的真正意思。

净涪本尊叹了一口气,睁开眼来。那飘在识海世界各处的目光略显迷茫,也带着几分怅然,但更多的,却是激动。

佛身也在同一时刻睁开眼来,正正撞见净涪本尊的目光,一时也是心情激动万分,胸中有无尽豪气激荡。

便连难得在识海世界里显化出来的魔身,眼底也是失落裹夹着兴奋激动。

能不激动么?破去了迷障,看清了前路,不管日后他到底能不能行至绝巅,但他知道了该怎么往前走。只要给他时间、机缘,他能一路无差、披荆斩棘地顺着这条路走到底!

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如他?

待到三身各自平复了心情后,净涪本尊转头从佛身看到魔身,最后目光停在魔身身上。他脸色严肃,态度也很是郑重。

但还没有等他开口说话,迎着他目光的魔身便先就垂下了眼睑,避开了他的视线,抢先道:‘世尊于我等,有收容、庇护、教授、点化大恩。我等无以为报,必将皈依在他的左右,直到此等大恩报尽为止。而在这之前......’

‘我们都只会是佛门的修士。’

十住中的第六住,是名正心祝而要进入这一住境界,顾名思义,便是其心要正,光明正大,不忘佛法,不忘佛恩。纵然有所阴霾,纵然遭遇恶境恶缘,其心不动。

对于净涪而言,这一住其实不难。不过就是因为先前不久才有所突破,为了自身修行,为了合理性,他也随着左天行一道,压制了自己的修行进境。而在他为自己修行道途的谋划中,除了佛身是按着佛修的路子踏踏实实地走之外,净涪本尊和魔身却都会有所变化。

于净涪本尊,他跨入这一重与佛身等阶的境界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可就不是什么不忘佛法,不忘佛恩,而只是简单而明确地摆正了自己的心态。

魔身比净涪本尊还简单,他的境界完全是与佛身一体两面。佛身的正心住境界是不忘佛法,不忘佛恩,而魔身的这一重境界,却也是彻底地摈弃了其他的路,单只往魔门的那条路上走。

这是他们原本的谋划。

可是当净涪眼前的迷障破去,他看见了更远处的前路后,却是真的无法对世尊的恩情视而不见。

如果说之前佛门的收容、庇护和教授等等之类的,净涪还可以说那并不是必须。或许会很难,但他也是有办法在转世之后保存自身的。可世尊的点化大恩,他却不能担保说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自己窥破那一道迷障,看到他现下看见的风景。

点化大恩,他不能不报。

承认了恩义,起了报答的心念,那在他报了这一份恩义之前,他就只会是佛门妙音寺的净涪。

而从这一刻起,净涪原本独立在双身之外的本尊,日后行事就必得往佛身那边偏一偏。更甚至,不单单是净涪本尊,便连魔身,也都会是这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