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项燕也终于明白,王翦为什么一定要用六十万大军伐楚了。</p>
王翦要六十万大军,便是为了让楚国倾尽全力的进行战争动员。</p>
把楚国的所有国力通通压榨出来。</p>
然后,王翦再利用秦国远超楚国的国力,和楚国进行消耗战。</p>
而楚国在国力上是比不过此时的秦国的,耗这条路,对于楚国来说,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输。</p>
而且,六十万秦军,完全铺满战线 让项燕连迂回侧击的机会都没有,只能采取堂堂正正的正面对战。</p>
可是,此时,楚国已经难以继续支撑下去了,因为,半年的对峙,五十万楚军的消耗,已经掏空了楚国的家底。</p>
“柱国,大王再次来信,仓促柱国对秦国发动进攻。”</p>
这时,项燕再次收到了寿春发来的信件。</p>
内容是负刍要项燕对秦军发动进攻。</p>
这样的信件,项燕最近已经收到了很多封。</p>
项燕知道,楚王不是不清楚进攻成功的可能性不高。</p>
可是,楚国的国力,已经不允许楚国继续耗下去了。</p>
对于楚王来说,继续这样和秦国消耗下去,根本不需要秦国来打,楚国自己就要崩溃掉了。</p>
所以,对于楚王负刍来说,他现在唯一的指望,便是项燕发动进攻,击败秦军。</p>
不然的话,楚国就要完蛋了。</p>
可是,项燕很清楚,经过的成功性,几乎是零。</p>
因为,统帅秦军的,是王翦。</p>
王翦这人,用兵只有一个字,正。</p>
王翦利用秦国强于楚国的国力,和楚军进行正面对峙,王翦的战略也一目了然。</p>
可是,哪怕项燕对于王翦的战略一清二楚,可是,项燕根本没有办法改变。</p>
因为,楚国不是优势方,楚国没有太多选择,楚国只能被动接受。</p>
但是,现在,楚国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撑下去了。</p>
战,楚军必然损失惨重,那是肉疼,不战,继续消耗,那是钱包疼。</p>
可实际上,楚国的局面是,花钱肉疼。</p>
考虑到如今的局面 项燕也明白,自己和楚国都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和秦国对峙下去了。</p>
项燕决定,率领楚国大军后撤。</p>
撤到淮河以南,将淮河以北的区域,全部放弃。</p>
然后,以淮河为天险,依靠剩余的楚军,继续坚守淮河。</p>
退到淮河以南,对于楚国来说,好处多多。</p>
首先,楚军的补给线缩短了。</p>
这样,意味着需要的民夫也减少了。</p>
可以让楚国的消耗少一些。</p>
二来,秦国的补给线会被拉长了。</p>
秦国六十万大军的供应,会变得更加困难。</p>
此消彼长之下,对于楚国来说,便是好事。</p>
而且,随着秦军补给线的进一步增加,自己切断秦军补给线的机会便变多了。</p>
毕竟,从郢陈到淮河一线,都是楚国领土,秦国不可能保证数百里补给线的绝对安全。</p>
项燕要的是让秦军动起来,只有这样,自己才有机会,以弱胜强。</p>
再者,有淮河这道天险的存在,项燕可以适当的减少楚军的兵力。</p>
此时,和秦军对峙,需要五十万大军,可是,如果撤到淮河以南,那么,项燕有信心,只需要三十万大军,便可以挡住秦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