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杨广的精妙操作,百万隋军溃败!(1 / 2)

在层层官府压迫下,数百万民工过劳而亡,大隋的民众为了逃避劳役,不惜自残肢体!</p>

杨广的暴政,已使神隋大地满目疮痍,民生凋敝!</p>

神州诸皇朝的目睹此景,终于明白强盛的神隋为何会二世而终!</p>

这个杨广,真是个败家子!</p>

这小子,挥霍无度也就罢了,竟还同时大搞如此多的浩大工程!</p>

难道不可以逐一进行吗?</p>

百姓也需要喘息的空间啊!</p>

杨广此举,无疑是断绝了民众的生路,要用无尽的劳役将神隋的子民活活拖垮!</p>

然而,在神州的众多帝王中,有一个人注视着杨广的所作所为,陷入了深思。</p>

这个人,便是大秦的开国始皇,嬴政!</p>

看着金色榜单中那些因过度劳作而死去的神隋民众,嬴政心中有了某种触动。</p>

杨广滥用民力,大肆兴建,构筑东都,开通巨河,修建宫殿!</p>

而他,嬴政,所做的并不比杨广少!</p>

修筑长城,建造阿房宫,开通驰道,修筑灵渠,动用的民夫同样是数百万之众!...</p>

他曾听说,大秦的劳工们在魔法的煎熬中哀鸿遍野,伤痛与死亡如影随形!</p>

就连女子,也因失去至爱,在长城脚下洒下悲痛的泪水!</p>

但他坚信,长城的壁垒、驰道的开通,都将为大秦赢得永恒的福祉!</p>

然而此刻,目睹了数百万隋国劳工的悲惨景象,嬴政的内心,初次萌生了疑虑的涟漪!</p>

假如百姓们的苦难深重至此,必将撼动大秦的王朝根基!</p>

当前推进的所有工程,是否都不可或缺?</p>

长城与驰道,确能为大秦铸就千秋伟业!</p>

然而阿房宫的瑰丽、始皇陵的宏图,仅仅是满足他个人的无尽欲望!</p>

况且,他已经拥有了不死之身,陵墓的修建难道迫在眉睫?</p>

或许,后两者可以稍作延缓,让大秦的民众得以喘息?</p>

“屈原,商鞅!”</p>

嬴政心中已有决断,目光落向左右两位宰相,“传达朕的旨意,即日起,阿房宫与始皇陵的建造,全部停止!”</p>

“遣散所有参与这两项工程的劳工,支付薪酬并资助他们归乡务农!”</p>

“遵命!”</p>

屈原和商鞅恭敬地领命。</p>

“至于长城与驰道的建设,也不得过度剥削民力,不得逼迫过甚!”</p>

“李斯,此事由你负责监督执行!”</p>

“遵命!”</p>

李斯领命离去。</p>

他们明白,陛下是从杨广那金色榜单的警示中汲取了教训,及时作出调整!</p>

换做寻常的昏君,别说自己主动改变,就是臣子稍加劝说,也会惹来不满,甚至可能丧命于昏君之手!</p>

这就是明君与昏君之间,最大的分野。</p>

……</p>

民间尽管哀鸿遍野,民怨沸腾,但杨广对此却全然无感!</p>

他持续沉溺于奢华,对突厥可汗极尽宠爱,赏赐丰厚无比!</p>

高颎、贺若弼进谏,竟遭杨广残酷处决!</p>

全然不顾二人昔日为大隋立下的赫赫战功。</p>

如此一来,大隋朝廷人人自危,无人敢轻易进言!</p>

而杨广,全然不自知,自封为一代霸主,妄图拓展疆域。</p>

位于大隋东北的高句丽,长久以来未曾臣服,无视大隋的王令。</p>

杨广怎能容忍这弹丸小国在他这位大隋天子面前嚣张跳脱。</p>

他颁发圣旨,召集全国兵马汇聚涿郡,誓师讨伐高句丽!</p>

短短数月间,集结于涿郡的隋军数量惊人,达到了一百一十三万之众!</p>

更夸张的是,这百万大军皆为精锐战士,他们身后,还有两百多万民夫运输粮草物资,为百万隋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p>

这支军队,无疑是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雄师!</p>

更是令那金色榜单出现之前,无数神州皇朝的统治者瞠目结舌!</p>

一百一十三万大军!</p>

两百多万民夫!</p>

如此浩大的军事力量,只为了征服一个高句丽!</p>

是否有些大材小用了呢?</p>

“能召集如此恐怖数量的大军,大隋的国力深不可测啊!”</p>

一位神州皇朝的统治者满面震惊,不禁惊叹道。</p>

且不论这百万雄师的战斗力如何惊人。</p>

单是这数目,已令诸多王国颤栗!</p>

这百万大军,已是剔除后勤平民后的纯粹军队数量!</p>

就算现今四大至高皇朝,恐怕也无法聚起如此浩荡的军团吧?</p>

就算可能,供给线也必定无法承受如此重负!</p>

百万大军的饮食起居,消耗的粮草将会是个怎样的天文数字?</p>

每日,需源源不断地输送多少物资?</p>

这简直是难以揣摩的奇迹!</p>

然而,对于大隋来说,这只是小事一桩!</p>

这就是辉煌鼎盛的大隋!</p>

国力之强盛,令人惊叹不已!</p>

……</p>

大明。</p>

紫禁城。</p>

“竟调动百万大军,只为讨伐高句丽这弹丸之地?”</p>

朱元璋觉得荒谬,集结这般庞大军队,只为对付一个异域小国?</p>

至于吗?</p>

当年徐达北伐北元,一路凯歌,也不过二十万兵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