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也因此在往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切实掌握了定点范围打击的方向问题。</p>
最后一个范围大小问题也在此后不到三百年时间里得到解决,它需要人类知道自己理解的那个微观六维有关的所有尺寸和形状、还要解释额外维度为什么会具有它们所具有的形状,最后还要掌握固定这些额外维度的办法。</p>
前面两点在理论方面就得到了解决,最后一点人类找到的办法是膜和磁场。</p>
由于额外维度是软的,所以它很容易就被外力改变尺寸和形状,而一旦它的尺寸和形状遭到改变,其他对应宏观的参数、包括那些人类找到的组合弦钥匙都会发生变化,若是不管不顾,人类就没办法使力拨弄琴弦了。</p>
这就跟弹吉他必须先固定住吉他一样。</p>
人类使用磁场将它们束缚起来,固定的面是膜。</p>
人类文明当然看不到膜,只是在把膜的理论带入固定微观高维的方程组之中以后,自己观测到的微观高维就在数学上被固定住了,所以人类认为自己这种办法是把那个目标额外六维空间固定在了膜上。</p>
磁场的交互原理是磁感线与微观磁矩的相互作用,形象的表述是,人类使用高超的磁场技术,让磁感线穿过一个个微观高维空间的磁矩,并将之捆绑在一起,再把磁场的南北极镶嵌在膜上。</p>
人类能做到把对应的额外维度捆绑固定起来,也间接说明了宇宙膨胀理论的正确。在弦理论构建的世界里,当额外维度被捆绑起来无法移动后,剩下的宏观维度就会有轻微的膨胀倾向,并且是加速膨胀。</p>
这与观测相符。</p>
人类成功撬开了微观世界的一角,并掌握了其中一些原理,从被缠绕的膜结构到微观量子效应,到微观磁矩宏观磁场,再到宏观空间维度</p>
这一系列的串联研究、造物实现,人类一共花了三千年时间。</p>
而答案如之前科学家理论预言的那样,人类一发打击能摧毁一个恒星系,嗯应该是说将一个恒星系打入微观量子世界放逐。</p>
其所耗费能量也异常庞大,以新天琴号的体量与能源储存系统若是发动最大威力打击,恐怕也不会超过十发。</p>
很少,但把它的强大考虑进去也足够用了。</p>
其实还有另一种提高打击续航能力的办法,那就是从微观量子世界中提取能量,但这种操作对于目前人类而言没法实现,或者说对所有六级文明来说都无法实现,因为它可能有另一个名字:真空零点能。</p>
至于被打入微观的物体去了哪里,人类也不知道,只知道被打入微观的星球就好像一颗石头扔进了大海一样,没有一点波澜起伏。</p>
(本章完)</p>
www.mbeoge.cc。m.mbeoge.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