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村里人可没有这么多钱,都只能勉强挣扎在温饱线上。</p>
而李家老宅里,李老太作主,将另外四院租了出去,每院每月二两一钱银子,每月四院就能得八两四钱银子,也是半年一付。</p>
家里一下子得了几十两钱子,王氏那些见到阿宝家一百亩田带来的极大的不平衡才稍微好了一点。</p>
为了将来不引起大麻烦,怕另两个孙子回来争家产,李老太直接一不做二不休,将老宅过契给了李光明,这样,他们几个也能心安理得地住着,不用再有另外的担心。</p>
李光明最是个宅心仁厚的人,对老人更是无比孝顺。</p>
也就是说,这一大片宅子,以后就没别人的份了。</p>
孔雪儿还是心有不甘的与丈夫道:“当年光文他爹是过继出去的,继承了小爷爷家的财产,但你又没过继出去,那老宅应该有你的一半才对。不会他们觉得牛棚就抵掉了吧?”</p>
牛棚的那点地官府不要,实在是太小了,统共加上菜园子只有一百四十多个平方,菜园子的六十多平方,牛棚的棚子加外面走动处八十多平方,都用来做菜园子刚刚好,在那里盖房子会显得很拥挤,所以官府也不理会。</p>
那本来就是宅基地,只是因为当时阿宝一家人没住处,没办法折旧盖新,所以才会剩在了那里。</p>
原来还用来做菜园子,现在阿宝家到处都是菜园子,哪里还会在意。</p>
但总不能真的荒下来。</p>
李光正道:“不如划到小宅子里,把小宅子的墙拆了,放一栋方寸楼在里面,等到造城墙的走了,我们回去还住小宅子,家里来个人就住方寸楼。”</p>
“那阿宝买那大宅子怎么办,那里才真的好住呢。以后娶了媳妇人多了,小宅子就很勉强。只怕两个宅子都要住。”</p>
“那还是要圈起来再说。”</p>
于是圈起来了。</p>
阿宝专门捏了一栋细长型的白泥方寸楼搁那里,有一百四十六个平方的底,楼上楼下建筑面积加起来有四百多平,阿宝捏了三层楼,使用起来倒是满舒服的。”</p>
如今小宅租给了造城者住,前面的大宅子也租了,一家子到村子里反而没有了住处。</p>
现在得了这个方寸楼,上上下下勉强能住进去了。</p>
于是端阳节前一天房子落成,端阳节的一家六口就住了进去。</p>
李洪涛上上下下跑了几转:“奇怪了,当初是牛棚的时候感觉怎么也住不下,除了老大有个房间,老二得睡在粮仓上,怎么现在感觉好宽敞,就是不用把那些宅子收回来都够住了。”</p>
孔雪儿嘲讽道:“你不是经常说头发长见识短吗?你知不知道现在是有三层,而且还加了菜园在里头,虽设了楼台,但能住的地方起码有之前的四五倍多了,当然不一样。”</p>
阿宝道:“那时候光是种田的农具就堆满了一半房子,犁啊爬子啊,还有木炭,每年光堆木炭就要好大一片。</p>
现在什么东西都不用堆了,这里又没有农田,那些大东西都不需要再放在房子里了,自然宽敞起来。</p>
阿爹见过什么时候有人在城里放这些东西?那城里的房子放了这些也不够堆的。”</p>
李光正笑道:“那时候还在后面隔了猪圈,人畜不分,鸡圈也在家里,外面只有狭窄的一点,养猪鸡在外面隔壁要咒骂……那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到底是怎么熬出来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