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也会在山里开火,与民同乐,是在行宫不远的一个大草坝子里。</p>
这个草坝子比较高,加上不太平整,高起来的地方寸草不生,低的地方有一条溪水流过。</p>
这股水就是从阿宝家买来的山林里绿水塘淌下来的。</p>
这里旁边曾经有四五亩地,后来被皇家征用,加上几十亩荒滩,用来做为开菌门的中央地。</p>
周围就有好几个山头,出青头菌比较多,所以在这里搞了几台歌舞,热闹非凡。</p>
百姓们再苦再累,这几天都几乎是全员出动,上山捡蘑菇,到这股水的两边来做饭,野炊三天。</p>
到五月初九晚上才会散去。</p>
这几天曾经也是最忙最忙的农忙季节,但自镇改县后,大家都没有田了,玉米是四月份种下,不用插秧,人们除了摘桑叶也不再有别的事,所以轰轰烈烈的跑来扯帐篷住起来,蔚为壮观。</p>
李家兄弟俩也成了随行官员,高高兴兴地南下,随大宝船回了家乡。</p>
李光辉得到消息,当然跑到二叔家来坐了好一会儿。</p>
这时阿宝全家住在响山洞府,冬天一般会住在大塘洞府。</p>
大塘洞府那边风小一些,适合天冷的时候住。</p>
响山洞府在半山腰上,上下都是悬崖峭壁,风呼呼的吹过,也只有夏天在这里十分舒服。</p>
崖上的曲水边,让一些与李家兄弟要好的同事们住了。</p>
都是些热血沸腾的小官,行宫后有住处,但是一排一排的两层楼,一人一间房,用的公共茅房和食所。</p>
房子里不隔音,隔几间房有人说话都听得清清楚楚。</p>
大一点的官,三品以上的,倒是一家有个小院,但那是啥小院啊?</p>
一进的院子,粗皮潦草的,三间正房,左右各一间耳房,另外有个厕所,有个厨房。</p>
临时住处能有多好?</p>
杜尚书家也是这么一个小院儿。</p>
还要带着厨子,几个儿子,还要带着读书的孙子出来见世面,于是除了杜尚书夫妻俩,剩下的都住大通铺,吵吵闹闹的。</p>
官当得大的,哪个不是三妻四妾,都想跟着老爷出来长长见识占点便宜,又要带下人服侍,那住得叫一个拥挤,简直一塌糊涂。</p>
有些住两层楼的小官员住不下去,有能力的都出去找住处了。</p>
比如李光正李光义的上司们,都住在了行宫对面李家的方寸楼里,一家人一栋多好啊,多几个人就楼下也住,一栋方寸楼能住十几个人。</p>
李光正兄弟俩当然是回家住,统计住房的人连房间都没有分给他们。</p>
这些出去住的人空出来的屋子,最后就便宜了那些家大业大的人,子孙能勉强混上一个芝麻官的住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