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秦号(1 / 1)

在北方的匈奴被平定之后,解除了北方的威胁,秦国的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北方万里草原都成为了秦国的领土。为日后能以大草原为跳板进入欧州,陈卓命令工部将火车轨道修至草原王庭,并由王庭一路向西敷设铁路。

这一决定立刻在秦国上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人不理解陈卓为何要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这片看似荒凉、人烟稀少的草原之上。然而,陈卓却有着自己的远见卓识。

他明白,草原虽然现在看似荒凉,但是这片土地却蕴藏着无尽的财富和可能。草原的辽阔和丰饶,那里有丰富的矿产,特别是铁矿,这对于日后的发展无疑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而且,草原上的马匹和皮毛等物资,也是秦国所急需的。

更重要的是,陈卓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西方。他知道,欧洲大陆上有着罗马帝国,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国家,不过放在现在的大秦,啥也不是。更是为日后能以大草原为跳板进入欧州做准备。

因此,陈卓力排众议,坚持要在草原上敷设铁路。他亲自前往草原勘察地形,与工部官员一起研究施工方案。在他的坚持下,工程终于得以开工。

在草原铁路的建设的同时,天机阁开始了大型内燃发动机的研究,陈卓将目标放到了海上,他要建造更大的船只,能够航行得更远。他明白,海洋是连接世界的重要通道,掌握了海洋,就等于掌握了世界的命脉。

于是陈卓便在天机阁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船舶技术的部门——船机部,并亲自挑选了一批顶尖的工匠和学者,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开始了大型内燃发动机和新型船只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同时兵器部、电能部也安排人员入驻,他要为舰船解决舰炮、照明、通讯等一系列问题,他知道,这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

当然,有“云溪”在,理论知识不是问题,他们在“云溪”那得到了后世着名战舰——定远级铁甲舰的图纸,这份图纸详细地描述了定远级铁甲舰的各个部分,从船体结构到武器配置,从动力系统到通讯设备,无一不包。陈卓和天机阁的天才们仔细研究这份图纸,发现其中蕴含了许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计理念。他们深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必须充分利用这份图纸,将其中的技术融入到自己的船只设计中去。

随后陈卓便选址开始建造造船厂,他们选择了一个靠海的地方,便于船只的进出和维修。陈卓亲自监督造船厂的建设,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他的要求。他明白,一个高质量的造船厂是制造出优秀船只的前提。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造船厂终于建设完成。在造船厂旁边配有一座火力发电站,以供船只制造和维修所需的大量电力。

另外一条铁路也从秦国咸阳延伸到了造船厂,确保了物资和人员的快速运输。

船机部的人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的学习,开始对图纸上的内燃发动机进行仿制。他们仔细拆解图纸上的每一个部件,研究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在仿制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经过数月的辛勤工作,他们终于成功仿制出了内燃发动机的第一个样品。

陈卓亲自对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他非常满意。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优化,才能制造出更加先进、更加可靠的内燃发动机。

与此同时,船机部的人员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着新型船只的设计。他们借鉴了定远级铁甲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结合秦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出了一艘全新的铁甲舰。这艘铁甲舰不仅拥有坚固的船体结构和强大的武器配置,在船体结构方面,他们采用了先进的焊接技术,将各个部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确保船只的坚固和稳定。在武器配置方面,兵器部的人员设计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舰炮,包括大口径主炮、速射炮和鱼雷发射管等,以满足不同作战需求。

同时,电能部的专家们也积极参与了船只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他们为船只配备了先进的照明系统,另外还发明了无线通讯设备——电报机。

随着电报机的发明,陈卓立刻意识到,这一技术的潜力远不止于舰船的通讯。它可以将信息迅速传达至千里之外,使得国家的政务、军事、教育等领域都得以飞速发展。于是,陈卓立刻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报技术,并设立专门的电报局来管理和维护这一系统。

不久之后,秦国的电报网络逐渐完善,覆盖了全国每个郡县。普通民众可以通过电报机,传递信息。朝廷的政务也通过电报迅速传达到各地,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军队也通过电报机传递前线的信息,及作战信息。

就这样,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草原铁路终于全线贯通,向西一路修到西伯利亚,这条铁路不仅连接了秦国与北方的草原,更为日后秦国进军欧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卓站在铁路旁,眺望着远方无尽的草原,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与此同时,船机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制造出了大型内燃发动机和定远级铁甲舰,这艘舰船成为了秦国的骄傲,取名为“大秦号”。它代表着秦国在海洋技术和军事力量上的巨大进步,展示了陈卓和天机阁的卓越才能和辛勤付出。

“大秦号”铁甲舰在造船厂港举行了盛大的下水仪式,陈卓与秦王嬴政亲自登舰,宣布了它的正式服役。这艘巨大的舰船在港口内缓缓航行,其雄壮的身姿和强大的气势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撼。它象征着秦国海军的崛起,也预示着陈卓对于未来的雄心壮志。

随着“大秦号”的服役,秦国的海上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陈卓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要真正掌握海洋的命脉,仅仅一艘铁甲舰还远远不够。于是,他立刻下令造船厂继续建造更多的舰船,形成一个强大的舰队,以保护秦国的海上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