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玄一皱眉,此为何人,如此无礼。</p>
阴敦在旁边小声道:“是琅琊王家的王纯之,王操之之孙,晋安太守王宣之之子王纯之。”</p>
王谢子弟,难怪如此豪横,杨安玄没有理他,慢悠悠地收拾好书册,跟阴敦一道起身准备离开。</p>
书册方便实用,逐渐在国子学中流行开来,前来听讲的国子生大半都把卷轴、折页换成了书册。</p>
王纯之见没人答理他,勃然怒道:“给脸不要脸,姓杨的,给吾滚出来。”</p>
有奉迎的用手指点杨安玄示意,王纯之迈步挡在杨安玄面前,傲然道:“杨安玄,没听到本公子唤你吗?”</p>
王谢顶级阀门,权倾朝野,曾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而淝水之战谢家挽狂澜于既倒,为天下人所重。</p>
两家相互姻亲,子弟遍布朝野,便连天子也不敢得罪,无形中造就了两家子弟眼高过顶的傲气。</p>
这段时间杨安玄在建康树敌不少,本无意得罪王谢子弟。</p>
不过不想惹事并不等于怕事,王纯之欺上门来,若是就此低头,以后在国子学中哪还有抬得起头来,便是车胤知道恐怕也要骂自己软弱无能。</p>
冷笑一声,杨安玄道:“你是何人?此乃国子学,斯文之地,大呼小叫成何体统?还不退下。”</p>
王纯之被杨安玄的话噎得哑口无言,愤愤地盯了杨安玄一眼,拂袖离去。</p>
陶平等人看着杨安玄,既是佩服又是心惊,要知便是助教也不敢喝斥王谢子弟。</p>
…………</p>
晋沿魏制,设校事监察百官和吏民,归御史台管辖。国子学发生的不起眼小事,居然在第三天奏到了宫中。</p>
两学较艺后,司马曜对杨安玄起了关注心,吩咐校事关注杨安玄,留意下半曲《问月》何时问世。</p>
看到杨安玄与王纯之的争执,司马曜微笑起来,忖道,王谢两家把持朝堂久矣,朕通过重用王弟,拉拢太原王家、任用郗恢、殷仲堪等手段削弱两家势力,将皇权重收回手中。</p>
不过两家根基太深,朕只能徐徐图之。杨安玄出身兵家,年少气盛,与王家斗起来,朕何妨用弘农杨家来制衡王谢两家。</p>
思忖了片刻,司马曜道:“传旨,召会稽王华林园觐见。”</p>
内苑华林园在寝宫之北,叠石堆土为山,疏浚水池,营造出山情野趣。苑中修有清暑殿、延贤堂、高飞甍等建筑,极尽奢华,司马曜喜欢在此宴饮游乐。</p>
午时,会稽王进宫,两兄弟在清暑殿中畅饮。</p>
司马曜看似无意地提了提国子学中发生的小事,司马道子叹道:“王谢两家子弟多不成器,王纯之所为哪有半点世家子弟的风度。”</p>
“杨安玄来京以后,是非不断,此子若是用得好,倒是一把快刀。”司马曜举杯笑道。</p>
司马道子点头道:“不错,此子才学过人,可惜年少气盛,行事鲁莽。臣弟听闻车公收其为弟子,万岁不妨交待车公用心雕琢一番,将来为太子所用。”</p>
司马曜笑道:“区区小儿,哪用得着朕专门叮嘱。皇弟,元显近日如何?”</p>
说起儿子司马元显,司马道子满面笑容,道:“元显还算好学,诸经皆有涉猎,听授课的师傅说还不错。”</p>
“元显聪明好学,志气果锐,是吾家之千里驹。皇弟要用心培育,将来与德文一起辅佐德宗。”司马曜交待道。</p>
司马道子应了声是,自己那个话都不会说的太子侄儿真是命好,纵是傻瓜也能做天子。</p>
“万岁,德宗选太子妃之事进行得如何了?”司马道子问道。</p>
司马曜放下酒杯,夹起块羊肉放入嘴中,道:“张美人(1)在操持,太子妃朕定的是故太宰王献之与新安愍公主司马道福之女王神爱。侧妃、庶妃、嫔、娣、媛这些人还没有最后定,要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能最后定下。”</p>
司马道子又道:“说起来晋陵这丫头也到了择婚嫁的年纪,皇兄可曾为她选好了夫婿。”</p>
说起女儿,司马曜眉目间扬溢起笑意,道:“晋陵这丫头乖巧聪慧,朕想着为她选个好夫婿。朕对左仆射王珣说过,晋陵的夫婿要像刘惔和王献之一样,可不要像王敦、桓温,得志便想着干预帝王家。”</p>
司马道子笑问道:“王珣如何应答?可是推荐了他王家子弟?”</p>
“王珣道‘谢家谢混人才出众,虽不及刘惔,却不比王献之差。”司马曜捋须笑道,一脸慈爱。</p>
司马道子道:“臣亦听闻这谢混有‘风华江左第一’美誉,善于文章诗赋,诚为晋陵佳配。”</p>
司马曜笑道:“此事不急。待到九月菊花盛放,朕要在华林园召开赏菊会,请天下俊杰前来吟诗,让晋陵暗中挑选喜欢之人。”</p>
此一刻,没有高高在上的天子,只有为女儿婚事操心的父亲。</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