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眼下这个时代交通还不完善,通讯手段也有限。</p>
很多异地的消息都是先是通过书信传播,然后再口口相传,唐植桐听说的那个给NO.1送带有沙子的小米就是这种途径传播的。</p>
两盒烟没白给,眼前的男子捡着自认为并不是很核心的东西给唐植桐讲了一点。</p>
在唐植桐的印象里,四九城的自由市场是在1958年10月戛然而止的。</p>
“去年下半年开始吧,不少地方都开始着手恢复农村集市。咱周边的冀省、津门已经基本都放开了,就咱四九城恢复的慢,顶多恢复了三成。”男子美美的抽着烟,解答着唐植桐的疑惑。</p>
“涨见识了,我还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呢,刚听说的时候都不敢相信。”唐植桐恭维着。</p>
“嘿,你不会以为不开集市就没有集市了吧?照样有黑市嘛,就是麻烦了一点罢了,这种事谁能挡得住?”男子得意洋洋的说道。</p>
“不是说打击黑市吗?还有人敢干?”唐植桐勾着此人继续往下讲。</p>
“多新鲜呐,有人买,自然有人卖。打是打不绝的,还不如开了集市收税呢。”男子说这话时,脸上带了嘲讽。</p>
唐植桐挠头,这块是他的知识盲区:“赶个集还得交税?”</p>
“当然喽,不然白操心啊?不过你不用担心,只跟卖家收,你去是当买家吧?不会跟你收的。”男人又上下打量了一番唐植桐:“你就带个挎包,打算去买啥?”</p>
“买点吃的。不怕大哥笑话,怕扎眼没敢带别的,寻思着到那边如果能多买点,就直接买個袋子来着。”唐植桐找补道。</p>
“一看你就是个不差钱的。不过等你到了集市,恐怕要失望了,那边的粮价比城里黑市上的粮票要贵。”男子点点头,在确定唐植桐跟自己不是一路人,没有竞争关系后,提点了一句。</p>
“不是吧?农村产粮,怎么还能比城里贵呢?”唐植桐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p>
“农村产粮不假,但不是自己吃剩下的才上缴。现在田地、粮食都是集体的,粮食从地里收起来,晒干后立马就得往粮站送……还是城里好,每月到点就有粮票。”男子悠悠说道。</p>
唐植桐听到这,心里沉甸甸的,无论是眼下,还是以后,确实一直是城市好。</p>
即便到了九十年代,城里人已经没有了定量一说,不少农村人仍旧在打开“城市户口”口子时,费尽心思的买上城市户口,试图“变成”城里人。</p>
城里人就那么好当的?一头扎进去,要工作没工作,要养老没养老,老家的地还因为迁户口的关系还给了集体……</p>
这一刀,股市都望尘莫及。</p>
“总有人倒霉,也总有人能走运。要不是开了集市,像我这样的就该饿死了。”兴许是看出了唐植桐的不赞同,男子勉强为自己辩白了一句。</p>
“都是命。你不做,肯定也有别人做。往好处想吧,兴许有人会因为伱,才能买到口吃的。”唐植桐摇摇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个人能做的太少了。</p>
“你这话我爱听,我这也算是互通有无,调节市场分配了。”男子听唐植桐这么说,心里倍熨帖,小商小贩本来就没啥地位,原来还能混口饭吃,集市一消失,自己就失了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就落入了困顿,不干这个,还能干啥?擎等着饿死吗?</p>
唐植桐笑笑,没有说话,而是掏出烟来,又散了一颗。</p>
男子凑上前来点烟,夹在腋下的一本书失去了着力点,掉在了地上。</p>
唐植桐自己点上,瞥了一眼弯腰捡书的男子,从一开始俩人就都没有互相介绍认识的意思,权当是萍水相逢吧。</p>
“老哥,这是本什么书?能借给我看一眼吗?”唐植桐朝男子呶呶嘴,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是在没话找话。</p>
“这有啥不能的。”男子略微一犹豫,还是把书递了过去,这是他带着防身的重要理论依据,尽管重要,但也没有到不能示人的地步,毕竟刊物都是公开的,花钱就能买到。</p>
唐植桐看了一眼封面,《工商行政通报》,上面写着时间和期号,往里面翻一页,先看目录,都是工商体系内的一些新闻,各地的先进经验等。</p>
再往后翻翻,唐植桐看到一则名为《大力发展小商品生产,活跃市场,更好地为组织人民经济生活服务》的文章。</p>
上面提到9月的时候,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哈尔滨召开市场和街道工业现场会议,副局长管大同在会上明确农村初级市场的存在不可避免,同时指出:如果不积极领导和管理,那么就会出现黑市交易,价值规律就会自发地发生作用。</p>
唐植桐一愣,这么大胆吗??</p>
再往回翻翻,封面上印着“1959年9月、第149期”的字样。</p>
“都是上面允许的,只要心别太黑就成。”男子看到唐植桐吃惊的模样,得意洋洋的说道。</p>
“老哥,多少算黑心?您给透露一下?我也好有个防备。”唐植桐将期刊合上,又递了回去。</p>
“唐山,知道吧?”男子接过期刊,这回塞进了书包里,往东边指了指。</p>
“嗯,听说过。”唐植桐点头确认道,这个地方可太知道了,无论是八十年代的小刀队,还是新世纪的烧烤店,都非常有名。</p>
“那边一斤玉米能卖到这个数,一斤萝卜能卖到这个数。”男子一边说,一边做了两个手势。</p>
“这是七?四?七块一斤,四块一斤?”男子所做的手势与唐植桐常见的手势不同,只能靠猜测去解读。</p>
“五块,四块。感情你不会拉手?”男子有些意外。[注:价格数据来源于1998版《开平区志》,第249页。]</p>
“让老哥见笑了。从小没接触过,城里还有集市的时候,都是直接报价,基本用不到拉手。”唐植桐了然,人家做的手势是拉手用的啊!</p>
虽然唐植桐没看明白,但是知道拉手。</p>
以前货物报价不是明码标价,也不是用嘴讨价还价,而是双方把手放在袖子里,通过拉手指来谈价,这种方法又叫“拉手比价“或者“袖内拉手”。</p>
无论是卖方开价,还是买方还价,一切都在袖子里进行,当然,有的也有块帕子遮住手,反正不会让别人看到,这是行规。</p>
这种谈价的方式虽然不透明,但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即便谈不成,买卖双方都不会伤了和气,第三方也不会知道价格,方便接下来跟其他人接着讨价还价。</p>
唐植桐来这边之前,小时候在农村的集市上见过拉手,那个时候的农村依旧有这种交易方式,不过仅存在于交易大牲畜的时候。</p>
由于农村百姓不会时时关注牲口的价格,一些闲汉就有了机会,老百姓称这种人为经纪人,也就是俗称的牛经纪、马经纪、羊经纪等。</p>
经纪人熟知市场行情,利用自己对牲口的了解,在中间赚取个差价。</p>
经纪人会跟买家或卖家拉手,手都是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