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老师的根基较弱(1 / 2)

现在如果他能得到如此推崇的高度评价,则说明他的学生们在科研道路上确实拥有独到的天分。</p>

趁几位研究人员专注于解析图纸之时,刘国璋向跟在一旁的李爱国走近几步:&#34;你是不是考虑过来到研究所贡献你的专业技能?&#34;</p>

李爱国接过烟,起身道:&#34;老师,我虽然非科班出身,但却能够研制出这样的发明,这是因为在驾驶火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实际应用,激发了我的创新灵感。要是脱离火车司机的工作岗位,或许我连为董工程师担任助手的资格都没有。</p>

老师,并非妄言自己不足。当今时代,研究人员的能力都很出众。没有电子计算,计算效率太低,研究人员们往往具备快速心算的实力,足以参加现代最强人智力较量。</p>

最关键的是,身处研究所内开展工作远不如驾驶大型火车来得有趣味。</p>

刘国璋点头:&#34;确实如此。这两项发明在技术水平上不高深,但在思维方式上别致独特。如果不是常年工作于一线的实践者,或许很难想出这类解决方案来。&#34;</p>

&#34;老师,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回归到工作中去。&#34;</p>

两人都在轻松地交谈中。</p>

此时,第一工作组的负责人已对图纸进行了详细审视。</p>

负责董青甫带着设计图纸,兴奋地报告道:&#34;刘主任何主委!这张自卸侧倾式车厢的设计图实在是太完美了!液压泵、液压缸、控制阀及底架、作业平台等方面的设计水准显著超出我们平时的常规设计标准!&#34;</p>

刘国璋也是科班外来的,挥了挥手回答:&#34;老董啊,我们就直接说重点——这项自卸式侧倾车厢设计,它可行吗?&#34;</p>

“自然可以!绝对可以!极具可行性!”董青甫激动地强调。</p>

随即,刘国璋当即决定:&#34;好的,现在请开始准备撰写计划书。等项目审核会举行时,请邀请研究所领导及资深专家共商此事。&#34;</p>

“是!马上就开始进行!”</p>

然而,说到一半时,董青甫脸色怪异,语气变得含糊,接着拉起站在他旁边的刘国璋低声建议道:&#34;主任,我们在制造出这个车厢原型之前,不妨先找到个试验场位子进行尝试操作。一旦试验成功,再把整个项目提交研究所验收,你觉得如何?&#34;</p>

此刻,刘国璋也恍然大悟,微笑着点头表示理解:&#34;老董啊,你的想法很完善啊,考虑问题很到位。&#34;</p>

在心里,董青甫也感慨着刘国璋的宽宏大度,并希望这一刻能够再次为自己鼓掌喝彩:“您是一个实干派的人物,总是站在团队发展的前缘,这正是团队所需之关键。”</p>

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便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保守,担心拖累了团队的整体发展。</p>

但此时此刻,在刘国璋眼中看到的并不仅仅是董青甫对于项目的谨慎态度,更是看到了团队创新精神的重要价值和对未来技术突破的信心。</p>

最终,在刘国璋的肯定鼓励和指导下,他们不仅迅速推进计划的撰写与审议准备,并且着手于寻找最优的生产线与场地,共同开启了一场技术革新的新篇章,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p>

“报国,我们一同出去散步。”</p>

在得到刘国璋的嘱咐后,他继续让研究员处理图纸,并引领李报国离开办公室。此时是晨光洒下的时刻。</p>

他们在通往外部的路上缓缓踱行。</p>

微风轻拂,旁侧的大树枝叶摇曳着。</p>

刘国璋时常问候路过的研究员,而与李报国则是交谈轻松事宜。</p>

“报国,你能及时处理我的燃眉之忧,太好了。”</p>

“指导老师,您的项目现在状况不妙吗?”李报国蹙眉道。</p>

刘国璋详述铁道研究所的近况。</p>

自从朱洲处的问题电动列车被发现后,一系列新项目纷纷立项,但结果却未能尽如人意。</p>

“在这些尝试下,我们在各个层面推进的多个项目都出现了问题,未能取得理想的成果。”</p>

李报国思考片刻,提议道:“老师的根基较弱,相比他人难以急于一成,需要采取渐进快速的发展方式。”</p>

“渐进快走,这个说法很有味道。”</p>

刘国璋慢慢点头,接着笑了起来:“你看,这次你为我提供了一份重大贡献,按照理,应该表达谢意;但我还需要你再帮忙处理一件事务。”</p>

“请老师直说吧。”</p>

“我还记得你们前门机务段的备修厂,它是京城铁道局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