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备战通州(1 / 2)

崛起大明 韭菜东南生 2451 字 5个月前

用诈术,袁继咸的提议很好。</p>

但朱慈烺却不能同意,他摇头道:“三河已经使用过一次了,黄太吉更不是豪格,除非我真的站在通州城头,否则他在是不会上当的。”</p>

“故技重施,未必不能成啊~~”袁继咸还想争取。</p>

朱慈烺却已经不看他,起身站起,转对江启臣:“可写好了?”</p>

“好了。”江启臣满头大汗,将写好的奏疏,呈送到朱慈烺的面前。</p>

朱慈烺翻开看了一遍,点头,对江启臣理解自己的心思,非常满意,令唐亮盖上自己的印,然后又从怀中掏出一封自己亲笔所写的信笺,和奏疏一起,交到袁继咸的手中,郑重说道:“这两样东西,请先生都交给我父皇,父皇自会明白我的心思。”</p>

奏疏是公开的,朝臣可看,秘密信笺却是他们父子的,外人难以知晓。</p>

“殿下!”袁继咸不受。</p>

“这是钧令!”朱慈烺硬塞到他手中,然后说道:“时间紧迫,不容耽搁。先生还是快去吧。”</p>

“殿下啊,”袁继咸泪眼蒙蒙,跪行一步,试图抓朱慈烺的袍角。</p>

朱慈烺毅然道:“我意已决,如果你非要带,就带走我的尸体吧。”</p>

“……”袁继咸骇然,伸到一半的手,僵硬住了。</p>

朱慈烺叹口气,脸色放缓,声音也放缓,望着袁继咸:“先生快去吧,早去早回。”再转对堵胤锡:“城中能用的船只,都给先生带走。”</p>

通惠河,原本是不能载货通行的,但建虏入塞,天津关闭了闸门,抬高了水位,河面变宽,现在通惠河隐然已经可以通行小船了。</p>

堵胤锡无比凝重的拱手称是。</p>

太子和袁继咸的对话,他一字一句的都在听在耳里,但他却一句话也没有说。</p>

袁继咸心知太子已经是不可劝,捧着奏疏和信笺,痛苦的向朱慈烺一叩首,站起来,失魂落魄的往城下走,走到一半,忽然想起了什么,转对朱慈烺:“殿下,如果明知道你在通州,建虏也不肯来攻呢?”</p>

“尽人事,听天命,如果那样,我自然就会返回京师。”朱慈烺回。</p>

袁继咸叹口气,转身去了。</p>

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朱慈烺暗暗松口气,和袁继咸这些大儒说话,实在是太费力了,每一次都得用强令做结尾。一番谈话下来,比骑乘十里还要累。</p>

“召集城内所有官员和百总以上的将官,令他们都到南门来,我要训话!”不等袁继咸下楼,朱慈烺立刻令。</p>

决定以下,现在该是聚拢和振作通州的官心和军心的时候了。</p>

“是!”佟定方急急去传令。</p>

这其间,更多的建虏兵马出现在通州城下,他们在距离通州南门一里之外,耀武扬威,持续追杀漏网的明兵,而在通州段的运河上,取得渡河胜利的建虏,搭起了一座简易浮桥,建虏八旗蒙古骑兵,牵着战马,踩着浮桥过河,站在通州城头上,清楚看到,建虏兵马无边无际,铁甲和军旗一眼望不到边……</p>

“快,快!”通州副将刘一松和精武营杨轩正指挥更多的军士上城守卫,以防止建虏攻城。</p>

朱慈烺放下千里镜,脸色无比凝重。</p>

脚步声响,堵胤锡回到了城头,拱手禀报:“殿下,臣令巡检司百总段彪,带了八十兵,二十条小船,护着副宪,往京师去了。”</p>

“就是几日前,操作火船的那位勇士吗?”朱慈烺问。</p>

“是。”</p>

朱慈烺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西面的通惠河,很快就看到二十条小船出了通州,顺着通惠河,往京师而去了,通州分旧城和新城,两城像是横排的“吕”字,旧城四门,新城两门,其中旧城的东门和西门,都是水门,运河贯穿旧城,西门进,东门出,四十里的路程,最迟天黑前就可以到京师。</p>

“先生以为,通州可守否?”朱慈烺问。</p>

他身边没有他人,问的自然是堵胤锡。</p>

堵胤锡拱手,坚定的道:“可守!”</p>

朱慈烺笑:“有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刚才先生没有劝我,我就知道先生必定是认同我的决定。”</p>

堵胤锡叹:“不瞒殿下,其实臣是不赞同的,你是国本,不应以身犯险,但臣知道殿下心意已决,而通州确实有坚守的必要和可能,因此,臣才勉强同意。”</p>

朱慈烺笑。</p>

“但臣也是有担忧的。”</p>

“说。”</p>

“臣担忧的,不是通州变成松山,而是变成锦州,殿下在通州被围,朝廷必然会倾力援救,而最近的兵马就在京师,如果京师大兵来救,被建虏围点打援,京师空虚,建虏转而攻向京师,那该如何是好?”堵胤锡忧虑。</p>

“所以我才要上奏疏,写密信,向父皇和朝臣们说明此间的情况,告诉他们,不必救援通州,专守京师即可。”朱慈烺道。</p>

“但陛下会听吗?”堵胤锡问。</p>

朱慈烺抬目望向城西的通惠河,默了一下,缓缓道:“一定会的,我父皇虽然有时候脾气急躁,但大势上还是清楚的,他曾经和我说过,他最欣赏的臣子,是于谦于少保。于少保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力排众议,拥立新君,对社稷和君王的区别,分的极是清楚。又率军守卫京师,击退鞑靼,挽大明于即倒,实乃我大明的第一臣也!京师乃是我大明的国本,亦是社稷的所在,决不能有失,不要说被围在通州的是我,就算是我父皇他本人被围在通州,以他的脾气,他也不会轻易命令京师来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