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疲态尽显(2 / 2)

其实早在一年多前,钢铁战士就曾经要求米军和英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分担苏军压力。</p>

但当时无论是英国首相温斯顿还是米国总统富兰克林,都只是嘴上答应,实际纹丝不动。</p>

盎撒人就没安好心。</p>

尽管英军在亚洲及非洲战场节节败退,尽管米军在加州战场陷入到最残酷最血腥的巷战,但是这么点困难对于实力雄厚的盎撒国家集团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p>

只要盎撒集团愿意,随时都可以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因为元首的海军根本就无力阻止盟军在西欧漫长的海岸线抢滩登陆。</p>

但是盎撒人不愿意。</p>

更加确切点说,是不想这么早就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p>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p>

先让日尔曼人跟斯拉夫人拼个两败俱伤,盎撒人再出来收拾残局收割战利品难道不香吗?</p>

所以,米国和英国始终只是口头上声援,实际上却毫无动静,钢铁战士气得骂娘却也毫无办法。</p>

顺便说一句,米国通过租界法案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以及各种物资价值大约一百亿米刀。</p>

但是这一百亿米刀相比苏联在整个卫国战争当中消耗掉的价值两万多亿卢布也即一万多亿米刀的物资,根本就是杯水车薪。</p>

所以无论米国援助或不援助苏联,对于欧洲东线战场的实质影响其实都十分有限。</p>

所以无论喜欢或者不喜欢,苏联红军都是二次世界大战的绝对主力,如果没有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牵制住德军主力,盎撒国家集团就算在西欧抢滩登陆成功,只怕也是没有能力往前推进半步。</p>

请想象一下,假如德国将东线战场的五百多万德军摆到西线,将是一副什么情形?</p>

盎撒国家集团十分清楚将德军主力吸引到西线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对于钢铁战士的再三请求始终只是口惠而实不至。</p>

直到时间进入1942年冬季,德军在欧洲东线战场上疲态尽显,眼看着一场战略性的大溃败已经在所难免,盎撒人认为时机成熟了,终于开辟第二战线。</p>

然而让钢铁战士和苏联人失望的是,盟军的登陆点是北非阿尔及利亚,而非西欧。</p>

只不过,时间进入到了1943年之后,轴心国同盟的败象已然显露无遗,不光是欧洲战场的德国,不光是非洲战场的意大利,亚洲战场的日本也同样疲态尽显。</p>

继巴拿马海战之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斐济的科罗海又吃了一场大败仗,且输得更惨。</p>

当时时间是42年的年底。</p>

起因是日本海军想要切断从米国东海岸经由巴拿马运河到澳洲的海上运输通道,于是派出了一支由六艘战列舰加十几艘巡洋舰组成的特混舰队用于封锁航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