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高考其实也有高分的,当年数学最高分是118分,只失了两分。</p>
从最高分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种活题思路,其实早就有学校掌握,并且教授给了学生。</p>
1984年的高考数学卷,也成为了以后奥数的范本。</p>
试卷第六大题第2小题、第七大题和第八大题常被以后竞赛命题者作为范题参考。</p>
蔡老师站在人群外听了半天,拳头攥得紧紧。</p>
怎么可能会出这样的题?</p>
高考命题组的人是傻了吗?</p>
方新亭怎么可能会解题?</p>
怎么可能会解题解得这么快?</p>
就在蔡老师的念叨中,荥州七中的贺放挤入人群,拿着默写出来的卷子,声音十分恭敬:</p>
“方老师您好,我的学生刚把卷子全部默写出来了……能不能请你填上正确答案?”</p>
“你的学生很不错,这么快就把题给默写出来了?我学校的学生还在伤感中呢。”</p>
方新亭先是夸赞了一番贺放的学生,然后开始看题。</p>
果然和记忆宫殿中的84年题目完全一样。</p>
他拿起蓝黑钢笔,开始快速填写答案。</p>
他的速度如此快,几乎连考虑的时间都没有。</p>
用蓝黑钢笔写完,又拿出红色钢笔写解题思路。</p>
所有的学生和老师看着方新亭在写题,眼睛瞪得大大的。</p>
学生们在考场中的泪水、看到试卷时的绝望,和现在方新亭写题时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p>
“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吗?”几个中专大专毕业的老师,心服口服。</p>
“我要去深造!我要去大学深造!”看着方新亭飞快的填写答案,连演算过程都没有,贺放如醉如痴。</p>
“我以后,也要像方老师这样,下笔如有神!”</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