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2 / 2)

自己可以借粮让村民吃饱种地,但不会再拿钱给他们修房。</p>

章县令一再说以民生为重,自己从回来也一直在考虑:怎么才能有原则的帮扶村民渡过难关,又不养成“等、靠、要”的习惯……</p>

想到这,江枝眯起眼:自己还是习惯使然,老是用文明社会的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事。</p>

这里可不是宣传“五讲四美”的地方。</p>

都说枪杆子里出政权,皮鞭子下自然也出好人。</p>

非常时行非常事,谁敢唧唧歪歪,直接让小组惩罚打一顿,若是不服再送给章县令调教去。</p>

心里有了主意,江枝就开始分派任务。</p>

“二瑞,夏秀才那里暂时不急着去识字,你把在镇上买的工具发出去,让所有人给我家砍树。</p>

每人每天给三十文工钱,树砍下来就建一个宽敞的大屋。</p>

该请工匠就请,不要求多好,泥地木墙结实些,要能扛风雨!就是你在霍家看见的库房那种。”</p>

“有了大房,以后你学字方便,我下来也不用那“旱厕”棚子。</p>

最主要是,要是遇到暴雨,村里人要有一处躲藏的地方!”</p>

江枝把事情的轻重缓急讲给他听。</p>

徐二瑞也知道暴雨来时的厉害,村里那些窝棚肯定扛不住,如果有一间结实的房子就能让村民暂时避雨。</p>

“好的,娘,田叔也说过砍树先给我家盖房的。”</p>

徐二瑞收起自己想识字的心,还是先做正事。</p>

“另外,村里孩子和妇人也用起来,让她们挖婆婆丁、泥鳅串、过路黄,捡摘干净的每斤干货一文钱!</p>

。</p>